似乎,凯恩斯似乎并非真心与哈耶克死磕论战。凯恩斯已经是名满天下的经济学学者加英国政治家,他毕业于伊顿公学、国王学院,政治上有代表英国财政部出席巴黎和会的经验,撰写了为战败国声辩的大作-《和平的经济后果》;学术上撰写了《货币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传世之作;私人生活上有着自己的Bloomsbury名人小圈子和圈子内众多名人间错综的绯闻轶事。反观哈耶克,在论战之初仅是刚刚加入LSE的研究人员,撰写了几部没有热烈反响的经济学著作,生活上是刚刚移民英国的“敌对国家人员”,甚至英语都讲不好。这时的哈耶克尚不足以与凯恩斯相提并论,自然有动力向凯恩斯的理论激烈开火,以便在经济学界谋求一席之地。即便传世之作《通向奴役之路》大器晚出后,哈耶克也是个毁誉参半的学者,经济学家内部很多人认为他在几次经济学著作未有反响下竟然降格写了社会学著作《通向奴役之路》,是经济学的“outsider”。因此,传记作家为了热卖两人大战的鬼片,凯恩斯被迫当了一把钟馗。
言归正传,国家干预还是自由放任,类似于“公平还是效率优先”这类问题,将是经济学者永久争论的话题。凯恩斯和哈耶克所谓的论战实质也是围绕于此。但问题是,验证经济理论的标准不能完全是其本身的逻辑瑕疵,而应经过国家实践的检验、是否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此,凯恩斯说到:“我们对经济学公认经典理论的批评,不在于找出它分析中的逻辑缺陷,而在与指出它的隐形假设很难或从未令人满意,它不能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
哈耶克认为市场长久的自动调节才是国家经济正确的回归。即使是最负盛名的著作《通向奴役之路》仍然仅论证了计划经济的弊端(将通向集权政治),而没有实实在在提出现实经济困境的解决方案。虽然哈耶克也主张政府在自己法律框架的情况下有限的调节市场,但本质和大方向上仍是坚持信任市场的“无为而治”。哈耶克反复强调的是“货币应当保持中性才能使自由市场调节经济至均衡”。从哈耶克经济学家的身份和与凯恩斯所谓论战角度来说,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抛出一个极有道理但未解决目标问题的“剑走偏锋”。因此,是否可以说,哈耶克极有说服力的反计划经济论述和长期市场自动调节理论并没有提出政府如何在美国大萧条那样的环境下,既保持货币政策中立性、保持市场的自主主导作用,同时尽量快的扭转就业、价格形势。
从现实角度看,在社会动荡、经济大起大落时期,政府和政客们很难接受哈耶克的无为做法。罗斯福坐办公室里啥也不做,而是向选民宣传无为而治和耐心等待市场的长期调节?当然,凯恩斯热潮过后,偏向自由主义的撒切尔和里根采纳了古典经济学派思想,也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但我想,前提是国家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充裕的时间可以等待私有化和市场竞争渐渐发挥作用。难以想象罗斯福在大萧条时期袖手旁观,等待市场缓慢的调节。如果真那样的话,美国经济多久复苏姑且不问,市场首先会调节掉一位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
总之,《凯恩斯大战哈耶克》这本书有牵强两人你死我活论战以赚取读者眼球之嫌,但牵强的控制能力尚可,值得一读。而对于两人理论现实适用力的评论,可以引用凯恩斯在《货币改革论》的一句话:“讲长期是对处理当前事务的误导。在长期,我们都死了。如果在暴风雨的季节,经济学家告诉人们,暴风雨在长期中会过去,海洋将恢复平静,这未免把他们自己的任务定得太过容易和无用了”。
http://blog.sina.com.cn/wallacetong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