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我们把投资分为三派: 1. 价值投资派,以巴菲特和美盛集团投资人比尔米勒为代表。 2. 技术派,比较有名的是 K线和各种技术指标,中国95%以上的股民和基金经理都奉行这种投资策略,包括我大学上的《证券投资分析》这门课讲的也是技术派。 3. 市场派,不相信任何方法,完全听从市场,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和著名金融学家马尔基尔为代表,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投资指数基金是最简单而且高回报的投资。 按照中国人的观点,以上这些投资流派都是「术」,而中国人更加推崇的是「道」,「道为体,术为用」,「术」是指导行动的具体方法,「道」更多的是方法论和处理事情的原则。而我最近在读的《投资最重要的事》讲的就是「道」这个层面的东西。 一般人都会觉得,「道」会更加「玄」一些,需要参透才能一探究竟,然而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每一章节都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其中有些道理甚至是原本就知道的,所以我不仅觉得是「最重要的事」,还是「最简单的事」。 当然,有时候看似简单的东西,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摘录一些有意思的句子: 第二层次思维者知道,为了取得优异的业绩,他们必须具备信息优势或分析优势,或二者兼具。他们时刻警惕,以防失察。我的儿子安德鲁初出茅庐,他从当前事实和未来前景出发,提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投资理念。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投资者,他考察的第一步永远是:“谁不知道这些信息?” 具备第二层次思维的人已经可以算很少了,更不要说在第二层思维之外还有第三层、第四层思维。 需求曲线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起作用,但在投资领域里似乎远非如此。在投资领域里,当自己持有的证券价格上涨时,许多人会更加喜爱它们,因为他们的决策得到了验证;而当证券价格下跌时,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对它的喜爱也随之而减少。 以前对这个朴素的规律并没有清晰的认知,经历了去年A股的牛市和今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太多的例子证明「越涨越买,越跌越卖」这个规律。 但是在市场兴衰的某些时间点上,人们通常会忘记这一事实而承担过多的风险。简而言之,在牛市中—通常是在牛市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说:“风险是我的朋友。承担的风险越多,收益就越大。给我更多的风险吧。” 有一天在网上讨论买房的事情,我说「房价暴涨可能会影响很多人的心态,一个楼盘3年翻一番,其实年化也只有26%,这还是比较高的。如果你能保证自己的资产收益率(投资理财)或者人力资本收益率(涨薪)高于26%,就完全不用惧怕楼市继续涨」,立刻有人反驳道「年收益你算错了,如果2.5成的首付,用3倍杠杆,年收益是100%」。 这让我想起去年的股市,在宽松的资金环境下,好像所有人都在用杠杆制造创富神话。牛市的时候,没有人会注意到杠杆是有风险的。 法则一:多数事物都是周期性的。 法则二:当别人忘记法则一时,某些最大的盈亏机会就会到来。 统计学里有一个「回归」的概念,深刻影响了我,回归似乎是个自然规律,小孩的身高会逐渐回归到平均值,高涨的经济也会慢慢回归到平均水平,而要想利用这个规律,一般人能够有的抓手就是「周期」。 强制卖家的妙处在于他们别无选择。他们被枪指着脑袋,必须不计价格卖出。如果你是交易的另一方,那么“不计价格”这四个字将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词汇。 揭示了最佳买点。 我们不知道一个趋势会持续多久,不知道它何时反转,也不知道导致反转的因素以及反转的程度。但是我相信,趋势迟早都会终止。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永远存在。 知道「周期」这个朴素的道理之后,却还是无从下手,左侧交易可能是个比较适合的策略。 ---- 参考资料: - 《巴菲特午餐都聊些什么(三)》吴军·硅谷来信 - 《投资中最重要的事》 霍华德·马克斯 Howard Ma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