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重要观点汇总和读书笔记_从0到1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从0到1 > 《从0到1》重要观点汇总和读书笔记
吴玉昆 从0到1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5-02 09:05:46

《从0到1》重要观点汇总和读书笔记

《从0到1》重要观点汇总和读书笔记[我的wordpress]

《从0到1》 《Zero to One》

作者Peter Thiel是美国硅谷创业圈中教父级别的人物,所以此书的近期关注度极高,甚至有了“没有看过这本书,都不好意思和创业圈的人打交道”的定位,我开始是抗拒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成龙大哥,哈哈),后来送朋友这本书,书到手就翻了一下,我从最后一章向前依次阅读,花了一个周末和几个晚上,读完这本书。

虽说不像高知识密度和高理解力图书那样有满满的干货,但还是看到了不少有趣的新观点,也有几章内容很值得推荐(尤其是第8章 秘密,第11章 销售)。

我认为本书中重要的几点内容:

全球化和科技的分析,虽然作者对两者的区别有些夸大,但是作者对全球化的反思确实代表了欧美国家对全球化的再思考,因为中国可能是这几十年来最大的赢家。
竞争和垄断的关系,这是本书的核心观点。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要以成为一个细分市场上的垄断者为目标,而不是瞅着每个竞争对手去抢别人的市场份额,要做“从无到有”的事情,而不是做“人有我优”的事情。
如何分析一个商业模式,作者在第13章,以绿色环保产业中的特斯拉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一个不错的思维模型。
如何成为细分市场上的领导者,要有自己独到的策略,不论是销售(第11章 销售的重要性,介绍的很详细),还是技术等(第5章提到了垄断的几个角度),与此同时,核心的一点是从小处着眼,即抓住细分市场的机会!
本书对中国的评价,在第6章中,作者将现在的中国视为“确定的悲观主义”的典型,这个判断很有趣,注意作者这一判断的依据。
喜欢第8章“秘密”的观点,创新无处不在,“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们的思维变懒了,视野被自己局限住了,以为该有的都已经有了,该发明的都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当然这也算是一个思维的问题,一个如何发现问题的问题。
在第7章“向钱看”中,引用了《马太福音》的一句话,这句话真是意味深长,无比深刻:“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马太福音》第25章第29节”,这是一个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世界,就像学习外语,掌握第二门语言之后,我们就更容易学会更多语言,赚钱也是如此,方方面面都是如此,因为方法论是相通的。
# 第1章 未来的挑战

两种进步:从1到N和从0到1,前者是水平进步,全球化是典型,尤其是中国的全球化;后者是垂直进步或深入进步,代表探索新的道路,科技是典型,颠覆性创新。

大部分人认为世界的未来由全球化决定,但科技更有影响力,科技进步才能解决资源稀缺的问题。

# 第2章 像1999年那样狂欢

这一章是回应99年互联网泡沫导致的科技质疑。

互联网泡沫的破裂,让全球化代替科技成为未来的希望,对美国来说全球化就是利用金砖国家的过程。「这可能就是当初中国能够加入WTO的外部原因,世界需要中国这个市场推动全球化。」

# 第3章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

商业问题:还有什么有价值的公司没有成立?

最典型的例子: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航空公司,面对1600亿价值的市场,只能从178美元票价中获得37美分的利润。而处于垄断行业的谷歌公司,却可以从500亿美元价值中获得21%的利润,其利润率是航空业的100倍。「市场大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垄断和竞争。竞争市场需要遵循供需关系,垄断市场却可以自己定价。」

垄断市场的方法是创新,创造别人无法提供的价值!

资本主义与竞争相斥,因为垄断才能快速积累资本,而竞争却会吞噬利润而降低资本的累积速度。
两个极端的市场是完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大部分的行业都是处于这两种市场之间。

垄断者将自己放在更大的行业背景中以掩盖自己在细分市场中的垄断地位,比如谷歌公司;而非垄断者则强调他们的市场是若干大市场的交集而夸大自己的独特性,实际上这种独特的小众需求是否存在还未必,比如在一个没有英式餐厅的位置开设一家英式餐厅。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无法对未来进行长期规划,而只能着眼于短期利益。所以要从每日的生存竞争中解脱出来,唯一的方法就是:获得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现代的垄断不会像地主收租那样可以毫无压力,因为世界是动态的,垄断者通过创造更好的新事物(新价值)来获得垄断权利,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推动了社会进步。比如苹果公司的iphone推动了移动互联网和软件的发展,打破了微软的软件垄断,打破了美国的电话服务业的垄断市场。「市场经济的力量,即使垄断者,也有被颠覆的可能性」

# 第4章 竞争意识

**竞争与垄断**:我们陷入了错误的商业思维之中,要避免竞争追求垄断,而不是强调如何通过竞争赢得市场。当然这么说,可能过于理想,但是目标是垄断。

**战争与和平**:本书介绍了一个典型的案例:谷歌和微软,双方起初分别是操作系统和搜索引擎领域的垄断者,之后互相进入对方的领域互相竞争,最终苹果公司成了最终的胜利者。「我们总是将商界视为战场,强调寻找对手和消灭对手,进入对方的领域将对方消灭掉,最后两败俱伤,因为竞争是一场高成本的买卖,竞争让企业的目光更短浅了。」

第5章 后发优势

规避竞争才能打造垄断企业,竞争会造成利润流失。「在《模仿的技术》一书中,也强调竞争的本质是避免竞争,因此才有了容易被模仿的产品和不容易被模仿的商业模式之分。」「专利战也像竞争,会造成利润流失,甚至导致公司的毁灭。在《苹果经济学》有这一案例。商业不能留情,专利战如此,收购也如此,正如亚马逊收购公司时那样,要么被毁灭,要么乖乖接受收购价。」

**评价一个公司的价值是现金流!** 「(1)一个企业的价值是它今后创造的利润的总和,股价代表的是长期持有股票的总收益(2)最典型的企业价值体现是融资估值和上市后的股价,(3)现金流包括目前的现金流和未来的现金流。(4)目光要长远,并且长期持有,而查理芒格认为不断的交易股票与股票的长期价值相悖,会带来击鼓传花的效果,创造投资基金领域的泡沫。」

最典型的例子是有大量当前现金流的纽约时报和目前处于亏损状态的twitter,后者的市值是前者的12倍。

垄断企业的特征——从哪个角度创造垄断性,也就是自己的特色

专利技术:创造十倍的改进提升!「平庸或者相当的产品,则会因为其他的优势例如销售而产生垄断,比如可口可乐的销售终端。」
网络效应:技术上不够现金,但是快速的推广形成领先者,比如facebook
规模经济:「想到了查理芒格的经济分析方法,其中一个模型就是规模效应,足够大,就会极大的降低成本,这就是工业化的核心之一。」
品牌优势:「品牌也是在相似的产品之间创造巨大鸿沟的方法,形成企业的护城河。」
建立垄断企业的方法

占领小市场:这是本书多处强调的方法,不要一口吃成胖子,更重要的是在快速的形成垄断,所以要专注于一个细分市场,找到细分的用户群体,比如paypal锁定ebay上的超级卖家。
规模效用:一旦创造了或主导了一个利基市场,就要打入稍大的相关市场。比如亚马逊从图书开始,京东从电子产品开始,ebay从拍卖市场开始,逐渐扩展到其他商品。
第6章 成功不是中彩票 「对中国的分析」

作者如何回答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成功是靠运气还是靠技能?**换成关于未来的问题是:**未来是靠机遇还是计划呢?**

 首先要有对未来的明确判断。
对未来有目标有计划,那是最好的,明确的愿景对应明确的计划和技能练习。如果看不清未来,多数人的反应是积极准备所有可能用得到的技能,也就是努力成为“全能人才”。作者的观点是“培养实力,独霸一方”, 而不是样样通样样松。「悖论,追求某一技能的登峰造极,是一种对未来的赌注,风险极高,这也是大部分人不这么做的原因。作者好像是说只要培养实力,就能独霸一方似地。」
作者对未来的两个纬度(悲观乐观,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分析:
对中国的判断比较有趣,中国是明确的悲观主义,分析如下:
1.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简单的“低起点+模仿先进国家的发展模式(后发优势)”
China can grow so fast only because its starting base is so low. The easiest way for China to grow is to relentlessly copy what has already worked in the West. And that’s exactly what it’s doing: executing definite plans by burning ever more coal to build ever more factories and skyscrapers. ”
2.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持续的原因:人口推动资源价格不断攀升。“But with a huge population pushing resource prices higher, there’s no way Chinese living standards can ever actually catch up to those of the richest countries, and the Chinese know it.”
3. 中国坚持走一条有风险的道路的原因:老一辈的中国人孩童时代都经历过饥荒,因此展望未来,总会考虑到天灾。「英文:中国每一代领导人都经历过饥饿年代,所以政治局成员展望未来,disaster is not an abstraction」
4. 中国公众也知道“冬天”即将来临“
5. 局外人着迷于中国内部的巨大财富,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富有的中国人正努力把自己的财产转移出国,贫穷一些的则能省则省,以求储备充足。中国各阶层人士都对未来严阵以待。

当前的美国是不确定的乐观主义,所以公司会追求短期目标和短期利益,减少冒险,年轻人也追求安逸的精英生活。因为未来存在众多不确定性:金融(独立于实体经济的循环),政治,哲学(秀知识的感觉)和人生(研究困难)。

长期规划仍然是最重要的。
长期规划意味着看好未来,对未来的看法,也影响甚至决定了企业的很多行为,

你不是一张彩票:尽最大的努力,把握自己的命运。
备注:想起了一个人生的公式,人生=命运+因果效应

第7章 向钱看

For unto every one that hath shall be given, and he shall have abundance: but from him that hath not shall be taken even that which he hath.
—Matthew 25:29, King James Version.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马太福音》第25章第29节

背景:在风险投资中,初创企业的表现并不是人们预期的正态分布状态,而是极端的两极分化:最佳投资的回报要等于升值超过其他所有投资对象的回报综合。

策略:所以正确的投资规则是,绝对避免“广撒网式投资”或“多元化避险策略”(”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而是只投资给那一个最有潜力的公司。

当然没有人知道最优潜力的公司是哪个,所以依旧会得到一个“投资组合”,但是这不同于直接按照“广撒网式投资”得到的投资组合,懂得幂次法则的投资者的备选投资公司尽可能少。

为什么没有人看到幂次法则?「幂次法则是什么?」
答案是:最有潜力的那个公司,需要长达十年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才能进入“指数级增长期”,。最开始所有的公司的表现都查不到,过几年之后有的倒闭有的继续,

每个人都是投资者,不仅是创业者(创业者的最大投资是成立新公司),还是企业职工(我们选择一份职业,是因为相信自己选择的工作会在今后的几十年变得很有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像投资者那样挑选企业。)

**人生不能多元化**,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一定时间内只能创办一个企业,所以创业者必须谨记幂次法则,把公司经营好。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证创业公司的独一无二————一个市场胜过其他所有市场。一种销售策略胜过其他所有的销售策略。

**第8章 秘密** 「本章很棒」

「发现秘密,就是发现被忽视的商业模式。保持好奇心,看似没有秘密的商业世界,还有非常多值得挖掘的困难之事值得去解决,只不过需要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大脑。」

反主流的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和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你发现哪些别人没有发现的秘密?」
商业版本的反主流问题:哪些有价值的公司还没有被创立?「你发现了哪些别人没有发现的秘密?」
需要注意区分秘密(困难的事情)和神秘之事(不可能的事情)

为什么不探索秘密
“**稍作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已经被完成,“**需要不懈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也逐渐被解决,剩下的都是“**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这导致了颓废和享乐、复古潮流(主张重新解决那些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甚至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也是将所有的问题分为两种:很容易回答的问题和无人能回答的问题。
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已经结束,四种社会趋势瓦解了人们仍然相信秘密存在的信念:渐进主义(强调循序渐进,最后变成了故步自封和安于现状,不求突破)、风险规避(害怕失败,害怕犯错)、自满()、**“扁平化”**(**竞争的全球市场、世界是平的。探索秘密之前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可能发现新事物,难道全球人才库更加聪明、更加有创造力的人还没有发现吗?这种怀疑声音阻碍了人们去探索秘密,因为我们身处的环境大到任何人都无法做出独特的贡献。**)
「对“扁平化”的分析,很有趣,实际上,我们确实这么想,因为我们不是最聪明的,如何保证我们做的是别人没想到的,或者我们做的时候被别人快速赶超。按照作者的观点,“扁平化”是错误的吗??」

恪守常规的世界
人类已经解决了全部的问题,“大家各得其所,世界一切正常”。
举例:奴隶制曾经被视为合理的,经济学的有效市场理论是正确的,没有人能够战胜“无形的手”。

相信秘密
怀尔斯为什么能够坚持九年证明费马大定理。
不探索是发现不了秘密的。世界上还有许多密码值得我们去探索,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发现他们。
商业世界也是如此,成功的企业建立于开放却未知的秘密之上,相信并探索秘密进而发现常规之外的、近在眼前却不为常人所见的商机。

* 如何发现秘密
秘密分为两类:关于自然的和关于人的。
创建公司时,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自然没有告诉你的秘密是什么,人类没有告诉你的秘密是什么?「翻译有误吧,应该是,发现了哪些自然的密码,发现了哪些人的密码?这两个秘密决定了创建的公司的性质。」
人的秘密和自然的秘密一样重要。例如如何发现”竞争和资本主义是相对的,我们需要的是垄断“这一人的秘密。
**探索秘密的关键是独立思维**,避免被学校教育的常规思维方式束缚。

* 秘密的作用
保守秘密,这是公司存在的依据。「想到了在第13章,作者提到特斯拉的秘密问题——你有没有找到一个其他人没有发现的独特机会?——答案是,在清洁能源领域,时尚激发关注。所以清洁技术的目标不仅仅是环保所需,更是社会现象。特斯拉使用时尚来获得富人和电影明星的关注。进而成为豪华电动汽车细分市场的主宰者。
2015.09.19

第9章 基础决定命运

蒂尔定律:基础没有打好的初创企业是无法挽救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企业也是如此,起步阶段的缺陷很难被克服,注定无法伟大。」
几个务必要注意的初创企业的基础:

– 合伙人
– “所有权、经营权和控制权”
(img)
– 员工必须是全职的「避免员工追求短期利润,就像巴菲特不赞同股票期权制度一样。」
– 尽量避免现金奖励「公司CEO的高薪会诱使他保持现状,维持当前的收入,而不是与其他人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低薪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高额的现金报酬会让员工取走公司已有的价值,而不是投入时间为未来创造新的价值。任何用现金支付的薪资都关乎现在,而非着眼未来。」
– 股票报酬才能让员工全力以赴「股票报酬可以引导员工在未来创造价值。但是警惕所有权分配的冲突,没有最完美的分配方式,所以务必保密,否则就是办公室的核弹。」

**让创业延续:只要公司创新,创业就还没结束,一旦创新停止,创业就结束了。**

第10章 打造帮派文化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能脱离公司而存在,而是要和公司的产品类型、行业特点等相结合,是一种依附于企业的独特性的文化。
员工之间要建立牢固的工作关系,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牢固的工作关系之上,是能帮助所有人获得更成功的职业生涯,而不限于当前的公司。“paypal黑帮”就是如此,离开paypal后各有新的事业,互相有合作和帮助。
最好的工作岗位是能够“提供不可替代的工作机会”,而不是公司福利、薪水。

第11章 顾客不会自动上门 「本章很赞,核心是销售的价值和销售策略分类!」

本节是为“销售”正名,强调销售的价值!然后介绍了不同的销售策略,非常好的思维框架,一种观察现实社会的新视角!

为什么销售的价值被大家所忽略,尤其是被技术精英视为肤浅?

广告、营销和销售行业被视为肤浅的行业。
意识到广告操纵个人喜好的人努力保持独立思考能力,而没有意识到广告影响力的人会收到双重欺骗,精明的广告不会立刻让你购买产品,而是为以后的购买埋下伏笔。
(1)思维方式的差异。
技术精英习惯于直白的方式,类似于计算机编程思维,好产品自然有广阔的市场,坏的产品自然没有市场,工程师的梦想是生产足够优良、“可以自销”的产品,他们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没有距离。
技术精英认为产品性能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修改产品实质的销售人员,对市场的贡献不大。

技术精英高估了自己的工作难度,低估了销售人员看似简单的销售行为(吃饭、聊天就能拿下订单)背后付出的努力。
(2)销售人员故意掩盖自己的销售行为。
**销售人员的第一要务是说服,而不是真诚!**所以“销售人员”这个词带有贬义,销售人员会刻意掩盖自己的销售属性,因为没有人原因被提醒自己正在被推销。真正的大师级销售人员技术高超,不易察觉。各个领域的销售人员合力让我们察觉不到世界正在被推销驱动。

如何销售:不同类型的产品对应于销售策略

不同类型的销售对应于不同的客户获取成本(销售成本),对应于不同类型的客户,不同的销售策略。
销售的作用:**即使产品没有差异,高超的销售和推销自身也可以形成垄断,反之则不行**。「反之是否不行,肯定不绝对。不过销售方式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是事实,比如化妆品行业同质化产品下的不同销售模式可以有很大的市场规模差别,而在互联网模式下的,无库存的销售模式也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核心。销售方式也是一种商业模式,比如粉丝经济等。」

不同的销售策略:「注意分类方式对应于产品的复杂程度!」
– 复杂销售:火箭、飞机、综合性解决方案,公司高管甚至CEO是销售主力。
– 人员销售:传统的销售策略,强调科学的销售流程,精悍的销售团队,不断扩大客户范围。
– 在”人员销售“和”市场销售和广告“之间,存在一个销售盲区,产品价值不够高,但是销售成本无法降低。例如目标群体是便利店老板而功能是追踪存货、管理订购的软件,不论使用“人员销售”还是“广告销售”,销售成本(客户获取成本,CAC)都高于客户带来的平均总净利(客户生命价值,CLV)。
– 市场销售和广告:适用于有广泛吸引力的低价产品,比如快速消费品(洗衣粉牙膏牙刷等),大众客户群,所以使用广覆盖的电视广告和报纸等方式。「如果客户来自细分市场,这种策略就是一种灾难。」
– 病毒式营销:facebook聊天服务,dropbox云同步服务,paypal支付方式,这种核心功能

**销售的幂次法则:每一种生意,都有一种最有效的销售方式!**销售策略多多益善的大杂烩式销售是一种灾难。「销售策略多寡和产品多寡类似,不是越多越好,极其有钱的苹果公司也不会生产很多类型的产品」

第12章 人类和机器

本章节的有趣之处是比较了全球化与科技化,核心的观点是**“全球化意味着替代,而科技化意味着补充”**,提到了在科技化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全球化中的那些弊端,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全球愿意从事低薪重复工作的人比比皆是。
本文让我看到了科技进步的优势。

全球化VS科技
全球化意味着替代,而科技化意味着补充。
全球化的替代意味着“零和游戏”,有人受益就有人受损。在“锵锵三人行”中,张维迎强调中国的工人阶级和美国的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就在于全球化导致前者抢了后者的饭碗,结果就是中国数亿农民工脱贫而美国的工人阶级二十年没有涨工资。「大家都看清了全球化的替代特点。」
但科技的“补充”意味着双赢。人类的优点是擅长在复杂情景下制定计划、做出决策,人类不擅长的数据处理正好是计算机的优点。换言之,人类和机器之间的差异更显著。「与中国工人阶级和美国工人阶级之间的差异性相比,计算机和美国工人阶级的差异性更大,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计算机和人类之间的差异,也无法让“愿意从事低薪重复工作的人”高枕无忧,而作者强调全球化的缺点,却强调的是“原因从事低薪重复工作的人”之间的替代关系,这就是逻辑上的漏洞。」

针对人类和计算机的补充和双赢关系,作者举了一个例子,paypal使用人机协作识别欺骗性交易,从而帮助公司转亏为盈,并且这种人机合作模式,也是作者之后开创的第二家公司帕兰提尔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

作者进而谈及为何我们过分强调计算机对人类的威胁,却忽略人类和计算机互补的力量。

对于聪明的计算机也就是“强大的人工智能”,作者的观点是,“被计算机替代是22世纪人类该担忧的问题”,遥远的未来距离现在还很遥远,我们需要的只是做好已有的工作,制定计划让计算机帮助人类做我们之前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对于人工智能的威胁,作者的回答过于简单,其核心观点“等到22世纪才会出现这种威胁“的依据何在?如果按照前文所强调的幂基增长来分析,只恐作者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第13章 绿色能源与特斯拉「很棒」

本章节使用七个问题分析了清洁能源领域的商业模式,可以扩展成创业和研究创业公司的思维框架,平时可以据此训练这一方面的思维能力!**梳理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模式!**
具体而言,本文以众多倒闭的清洁能源公司和一枝独秀的特斯拉为例,以以下的七个问题为分析框架,阐述了前者的失败原因和后者的成功原因。

清洁能源公司要回答以下全部七个问题,
1. 工程问题:你的技术具有突破性,而不仅仅是稍有改进吗?
2. **时机问题:现在开创事业,时机合适吗**?「让我想到了Zipcar,起步很早,可是后起之秀Uber才是最成功的,是时机太早吗?」
3. **垄断问题:开创之初,是在一个小市场抱占大份额吗?**
4. 人员问题:你有合适的团队吗?
5. 推广问题:除了创造产品,你有没有办法推广产品?
6. 持久问题:未来 10 年或 20 年,你能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吗?
7. **秘密问题:你有没有找到一个其他人没有发现的独特机会?**

第14章 创始人的悖论

所谓悖论,就是创始者的个性并不一定是社会最看中的品质,而是在某些品质上更极端。类似于前文强调企业要在一个细分市场获得垄断性优势那样,创始人的品质也是在特定的品质上达到了极端的状态。
极端的品质的来源,既有创始人自身的因素,也有被社会塑造的因素,两种因素的协同塑造了大众眼中极端个性的创始人,比如布兰森,Lady Gaga。「想到了锵锵三人行评论芙蓉姐姐和凤姐的现象,大众利用她们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她们也在主动的利用大众的这种消遣行为来使自己成名,都是互相利用而已。虽然将她们与布兰森相提并论有些太过分了。。。」
文章强调创始人的极端品质对公司的重要性,也提醒创始人要小心行事,不要高估自己的个人能力,不要将别人的崇拜或嘲弄视为事实。

结语 停滞不前,还是临近奇点

强调人类未来的四种模型:历史的兴衰交替;稳定向前发展,全世界达到发达国家的整体富裕水平;人类的毁灭性破坏力导致毁灭性衰落;加速腾飞,科技的质变带来美好的未来。

分析四种模型的可能:
人类的破坏性毁灭比历史兴衰交替更有可能,因为文明的传播甚高。

`「想到了《基地系列三部曲》所展示的第一帝国的衰落和第二帝国的兴起,就是一种典型的历史兴衰,促进第二帝国兴起的方法就是依赖第一基地的文明和快速的科技进步。但是第一基地的衰落过程也部分反驳了本书的观点,因为全球贸易的关闭促进了衰落,贸易割断导致各个星球都无法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导致了经济的崩溃的文明的衰落。当然真实的现实并没有《基地系列》中的高度社会分工,所以这种衰落不会发生。」

全球稀缺资源的争夺可能导致冲突,经济的停止可能演变成灭绝。

` 「资源的稀缺性是否值得商榷?这儿应该强调的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如果科技的进步导致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和核能等的飞跃性进步,比如核聚变的可行性,那石油资源的短缺就变成了伪命题。」`

第四种模型就是奇点的到来,也就是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未来。
2015.09.16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