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泽:我的救世情怀,就是写一本让大家都能读懂的经济学书籍_不可不知的经济真相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不可不知的经济真相 > 树泽:我的救世情怀,就是写一本让大家都能读懂的经济学书籍
董洋 不可不知的经济真相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2-18 22:02:47

树泽:我的救世情怀,就是写一本让大家都能读懂的经济学书籍

开篇我愿意分享我写在书里的两句话: 一句话叫重复就是力量。就是说简单的事情,你重复去做,反复去做,直到它成为你的习惯,会帮你培养出一种仪式感。学习是这样,读书也同样如此。就像周末去做礼拜的那些朋友,他们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相信。而今天,不管投资理财的你去创业,或者继续深造学习,觉得是对的事情,踏踏实实重复去做就是了。我信奉,习惯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力量,会是你强有力的背书。 第二句话,我希望看这篇文章的人懂得利用爱情的力量,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共同成长,无需什么前提或者背景。这是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不管你是刚好而立或者年过古稀,虚心的学习求识是顺势的,顺势者昌,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下面我们来谈谈这本书,我试着用两句话来概括这本书,或许这样能帮你快速总体了解这本书,也是为大家做一个导读。 1.这是一本能让你感知到的财经读物。 能感知到,就是能在生活中产生共鸣。换句话说,你周围的一切经济或者社会现象,均能从书中找到答案,比如,为什么别人的股票在涨我的在跌?怎样避免掉入中产阶级陷阱?房价何时能回归理性,房子还能不能买?互联网时代,下一个兴起的行业会是哪个?读懂这些,也许下一个风口还没来,你已经感知到了。 2.这是一本能将文言文一样晦涩的金融专业知识翻译成简洁白话文的书。一个经济现象,很少能像它说的如此清晰易懂的。比如说,供给侧改革,这是近段时间国家经常提的经济战略决策。书中用了一个比喻,智能手机在没有被乔布斯推向市场之前,大家都觉得一个砖头手机挺好,不仅耐摔,还能当武器。因为当时人们并没有一个大屏触摸屏手机的需求。直到有这么一个手机在2007年问世,大家才发现,原来这手机这么好用,太酷了,于是需求被极大的激发。没有主动介入这个市场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很快淘汰衰落了,这就是供给侧推动的改革。

下面谈谈这本书的内容。 章数共分六篇,每篇用四个字概括:周期轮回、汹涌钱潮、股市风云、楼市之谜、行业风口、札记思考。 作者开篇先讲中国经济。用简洁易懂的话教你三分钟读懂中国经济,比如,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大家都知道,叫做投资、出口、消费,中国经济腾飞的黄金十年正是靠“三驾马车”的带动,那么现在,经济增长放缓,它们又有什么变化呢? 和多数汽车一样,中国经济是两轮前驱,前面这两个轮子动力最大,一个叫房地产投资,一个叫基础设施投资。在过去,中国经济最红火的时期,订单供不应求,商品产销两旺。因为供需持续火爆,所以企业不断的去投资、开工厂、扩大再生产。可当扩张逐渐饱和,投资不能继续支持我们高速增长时,我们的经济就慢了下来。于是,我们就要想办法输出我们的资本和产品。“一带一路”、“亚投行”,就这样应声而来。把我们的资本和实力引向亚欧大陆经济带,创造新需求。 出口方面,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后,WTO已经变成了一个人气冷清的“微信群”了。 剩下的就是消费了。从国人买断日本的马桶盖和电饭煲这件事来讲,中国人民已经处在了消费升级的关键点,大家都想用质量好的品质高的东西,当这些东西满足不了人们的胃口时,“供给侧改革”就应声落地了。通过技术改进和产品升级,创造与众不同的高质量产品,告别“物美价廉”的时代,走进“物美价值”的时代。 若干年后,你打开手机,新闻头条是“日本大妈打飞的到中国买断马桶盖”,你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经济学就是这样,往往略过表象,直接看到本质,你接触久了,就会越来越理性。 书中第四篇,讲的楼市之谜。今年房地产一定是避不开的热词,新年伊始,一线城市楼市松动沸腾,接着二线城市“四小龙”像是被点燃的炮竹,房价一飞冲天,而且根本停不下来。当全民都涌进来炒房子,几十套房源要几千人疯抢时,中国楼市已经让许多人难以摸透了。 其实,房子里的悬案,破解开来,无非都是常识。 书中举了美国房产的例子,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和中国的现在一样,大量去美国买房置业,结果却不尽人意,大量企业兵败折戟。翻看美国的历史,真实数据往往和人们的直觉相反。百年来房地产的真实涨幅只有3%,与GDP不相上下。即使在21世纪初,货币宽松的状态下催生一个个房产大牛,也难逃08年的次贷危机,房产回归到了价值本身。巴菲特老爷子从来不投资房产,因为相比他50年年均复合20%的增长,房子的收益,就像大象旁边的一只蚂蚁。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不散的宴席。资产的价格永远围绕着价值,不论做几趟过山车,总有回到终点的一刻,就像每个人的生活,起起伏伏之后总会归于平淡。 下面是我读这本书的一点感受。 什么是经济学思维,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帮助?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家庭,都时刻面临着各种决策与管理。我们需要一种看问题的方法。生活中,有很多决策,如果仔细分析,这些决策中,有80%来源于他人的建议或者大环境的影响。读过《乌合之众》会了解,这叫做羊群效应(以自我为中心,趋利避害,受主观和舆论影响)。世界上最贵的车是购物车,前几天结束的双十一购物节,某宝在这一天销售额突破一千亿。但是随后的几天迎来的是退货潮,除去一部分次品退货,绝大多数人都是买了后悔了才退货,这是典型的冲动消费,买了不是因为需要,而是“大家都在买买买”。这种思维是我们的日常思维。 经济学思维不一样,罗振宇罗胖叫它理性思维,或者叫理科生思维。它能塑造你,教你如何理性思考,如何切准对方需求,获得最大效益。 举个例子,网上有个段子《如何用2000块把到心仪的妹子》,是利用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取得成功的例子。A用其中的1500元给妹子买了一部手机,200元吃饭,剩下的300元在一家快捷酒店开了一间房,最后骑车去找姑娘,姑娘说你是个好人。B用700元租了辆宝马,然后去批发市场,花300元买了99朵玫瑰花,带她去最好吃的那家街边摊,花了100,剩下的900元找了家五星级的海景房,当晚妹子就跟他睡在一起了,听说还是因为爱情。 经济学思维就是教你跳出常规解决问题的套路,站在一个更客观更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真实的世界。这是我读这本书的真实感受。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