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商人需要哪些“标配”?_金融是本故事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金融是本故事书 > 成功的商人需要哪些“标配”?
墨鱼 金融是本故事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5-08 22:05:20

成功的商人需要哪些“标配”?

翻读《金融是本故事书》,一串熟悉名字印入眼帘,他们有金融功臣孔祥熙、现代中国金融业奠基人周学熙、“红顶商人”胡雪岩、史上“第一贪官”和珅……他们都曾鲜活过,在中国史册留下过这样或那样的传说。作为商人的他们,懂得买卖的各种头道,在规则中进出,或辉煌或失利。“读史使人明智”,作者笔下的一个个与他们有关的商业故事,像警钟,更像启示录,为有意从商的读者指路。

1. 诚信

《金融是本故事书》一书中所提及的众商人里,最终能善始善终的,大抵都是做诚实买卖的,并且他们以诚信为准绳,约束自己做人做生意。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隐形富豪:程氏家族》一文所记载的恒孚银楼的故事。程氏十一世程蟾香克勤克俭,注重信用。他经营银楼时,也秉持诚信这一理念,其字号的金器成色之标准得大众信赖。正因“童叟无欺”,恒孚银楼刚在苏州开业一年,就名列当地一百家金店的销售榜首。“上缴国库的饷银,只要打上‘恒孚’字样的,官府就不再检查,因为它们的成色和分量总是最出色的。”

“高价买诚实,永远也值得”,这是消费者普遍的心理,也是恒久不变的消费标准,但是商人们懂得却常常因利益而熏心,忘记这么简单的道理,最后走向万劫不复。比如书中里提及的孔祥熙大发战争财的儿女,最后恶名昭彰。

2. 人脉

“人脉就是钱脉”,这是中国商界的一条铁律,没有一个成功的商人可以绕过它走向成功的。被誉为金融功臣的孔祥熙,可以在身兼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三个要职,与其早年不惜扔掉国内已蒸蒸日上的教育事业和煤油生意,追随孙中山到日本从事反对袁世凯的秘密工作有密切联系。

他深谙政治势力之利,不惜用短期的利益牺牲,换来当时被奉为民主革命的领袖孙中山的青睐。也在这期间,他与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宋霭龄一见钟情,喜结连理,并直接导致后来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而此一结果又导致了宋美龄结识了蒋介石。后来,孙中山不幸逝世,孔祥熙又说明妻子宋霭龄与自己一起拉拢蒋介石,帮蒋介石完成两大桩心愿。

孔祥熙做这些事情,一定程度上,是在搭建自己的人脉,而且他的人脉网络里,包含了“四大家族”的其中两大家族,加上以他为首的“孔家”,“四大家族”他已牢牢牵住了三条,所以,在后来的各种硝烟里,他都能安稳度过。与孔祥熙相反,曾权倾一时的和珅却不懂得经营好他与乾隆继承人的关系,导致乾隆一驾崩,他便沦为阶下囚,难逃砍头抄家的惨境。

3. 知人善用

无论是多有能力的人,都无法做到单打独斗。当生意规模上去了,老板们难免要聘请一些员工为自己干活。也因此,渐渐地,“用人”成了一门学问。知人善用,并非每一个商人能做到的。

但程氏家族却做得很好。程氏后人程觐岳在晚年的时候,将程氏在上海的三家钱庄和家族事务全部交给秦润卿管理,并声明“家族不分家,程氏子弟每年只准享用红利,但今后不得干预金融业务和日常管理”,正是他的知人善用,使得程氏三联号的业务蒸蒸日上,避免走向衰败。

难道他不怕秦润卿做手脚,将“三联号”独吞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程觐岳知道秦润卿的为人,知道秦润卿忠诚可靠又精通业务,将银行和程家事务交付于他,比之交给程氏子弟更有利。这全都有赖于程觐岳有一双识人的眼睛。作为商人,学会识人这门课程,百利无一害。尤其是找商业合伙人,更要慧眼识人,不然会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