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is Beautiful : 舒马赫的理想世界_小的是美好的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小的是美好的 > Small is Beautiful : 舒马赫的理想世界
TiTi 小的是美好的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2-10 16:02:16

Small is Beautiful : 舒马赫的理想世界

Small is Beautiful : 舒马赫的理想世界

写这个标题的时候自己都在诧异,与自己前文“Less isMore”对仗到无可奈何。同样是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尤其长尾理论流行,让不少后现代主义的互联网崇拜者们把这本30多年前的书给挖了出来。看这类有些年代书很有意思,因为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当前世界的预测,两相验证,若能找到科学上的最新发现来对照就更有趣了。

舒马赫提出了若干创见,针锋相对传统经济学。例如对于土地,煤,石油等这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传统经济学中几乎都假定这些资源作为资本无限供应,而舒马赫则认为这资源应该作为成本计入经济计量中。而对于工业社会之“大”价值观,舒马赫认为以人为最大资源的理想社会应该以“小”为价值观。小国家、小地区、小企业,不做大规模生产,只做本地资源的生产——大众生产,而非大量生产。大众生产保证了人人就业的可能性,基于本地资源和需求的生产从更高远的历史观上看,事实上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这点是追求一致性商品的大规模生产从而将成本降到最低,利润率提到最高的工业社会价值观所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舒马赫对于工业文明对人性的破坏痛心疾首,工业文明造就了物质为基础的价值观念,提倡进步、发展、成功,也提倡优越的、现代的物质生活,以奢靡的物质享受作为风向标。例如这个社会就喜欢以成功企业家标杆。

这里应该插一句,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有做过企业之存在的解释,工业社会为何会塑造以大为好的价值观念。“沟通就是生产力”(这是我在自己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进入知识社会,互联网的出现促进了近乎无障碍的沟通,使这个情况有了变化。同样用科斯的理论推演,沟通成本大幅降低,当制度成本超过交易成本的时候,企业将化大为小,只保留核心业务,而尽量将其他非核心业务外包。然后无数的小企业通过企业网络和科技手段紧密协作,产生了巨大的生产能量和营销能量,将传统大企业逼到墙角,这就是我经常在电子商务课上讲的“蚂蚁雄兵”,拿2007年的山寨机现象做例子。

舒马赫与其说是个经济学家,不如说是个悲悯的人文主义者。在他这本著作中,没有一个公式论证,充斥全书的是他对贫困的同情,对压抑人性的现代化的反感,难怪此书被后现代主义者称为是代表之作。舒马赫基本上是反科技进步的——之所以写“基本上”是因为在他的思想中并没有露骨地表达此意,而是提倡佛教经济学,极力鼓吹按照人的本性来设计整个社会,以人为最大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来开发,而将经济发展,效率,远远置于此原则身后。这点很像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然而按照其设计的机制,以及对介于最先进技术和最落后技术之间的“中间技术”的利用。真正实施起来只怕对科技进步只有阻碍。例如他对计算机作用的一段话:“...或者换个方式来说,如果一个人真得靠计算机来运用高度精致的数学分析方法以测出是否有这样模式的话,这个模式就太脆弱、太晦暗,不适合作为真实生活推论的基础”(pp192),还有看“凡是科技发达的大城市,人的生活更加匆忙,远不如科技不发达的地区,如缅甸,的人生活休闲”。作者说的倒的确是事实,科技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反而让人更加繁忙,这不啻是个大讽刺。对于前一句话,我做研究这么久也深有感触。不管哪个领域,即使将算法效率提高 20%,其实对我们的生活又真正有多大影响呢?真正起作用的往往是一些起破坏性的创新,简单得令人发指。看Nature,Science上的文章,里程碑似的研究成果往往就寥寥数页。塔勒布在《黑天鹅》中也对计算机乃至人类归纳式的模型化思维模式大肆嘲讽。一言以蔽之:真正有用的东西都是简单的。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事实上塑造了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念,舒马赫对此深恶痛绝。

批判过后,舒马赫对设想中的理想社会是这样子的:
(1)改税为股,国家持股(社会主义);
(2)集体所有制;
(2)提出理想社会5大治理的原则:附属原理、维护原理、鉴别原理、动机原理、中间公理;

读到这里,我开始不耐烦了。舒马赫对于人性的把握真的就那么到位么?事实上我想这当中有很大问题。在舒马赫心中基本上是以人的最美好的一面来设计整个社会机制。然而,就以我们目前的理解,人类自私自利贪欲难道还少吗?不得不说,对于“人性本恶”,舒马赫对其理想社会的设计缺乏非常重要的考虑。我说此话是有一定根据的。传统的经济学按照人性的贪念,对物质的欲望来设计,认为微观上个体的逐利最终可以宏观上推动社会进步。作者所鼓吹的公有制也让我十分怀疑,作者是否有考虑到公有财产在一个非信任社会的生存情况呢?大多数情况下这类国家、集体财产所产生的利润被滥用、被侵吞。我们最熟知最典型的在中国公有制效率明显低于私有制,而最近的互联网密集发生的“国进民退”,也对“人性”并无贡献。事实上私有制也许诱发了人性的贪婪,但公有制由于代理人的缺席将招致秃鹫分尸一般对公共产品的侵吞,情形只会更加糟糕。这些在中国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非少数——这也是为什么不能把郎咸平当回事的原因。

圣塔菲研究所有个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博弈论实验,一个族群中1/3是自私者,1/3是惩罚者,余下1/3是中性的时候达到均衡,完全由自私者或惩罚者组成的族群无法进化,最终灭绝。这里所说的惩罚者似乎更应该称作正义者,是指社会上看不惯自私行为并用于出手的人,即使出手对自己毫无好处(例如房价高涨中的不买房运动倡导者)。按照这个实验的结果,社会上只有同时存在自私者,惩罚者和中性者才是合理的社会。那么要保证社会良性运转机制的设计必须能够充分考虑到以上三者。从这里看,舒马赫的基本假设是”性本善“,完全没有考虑到快乐的羊群中忽然有一天出现一只饿狼会是怎样的情况——看看911事件就知道了。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