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是美好的,但它是回不去的过去_小的是美好的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小的是美好的 > 小的是美好的,但它是回不去的过去
云际007 小的是美好的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11-06 08:11:32

小的是美好的,但它是回不去的过去

读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

加尔布雷斯宣称生产问题已经解决了,舒马赫却说生产问题远远没有解决,人类解决的只是生产的一小部分,不过是把自然恩赐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或者化合,而这些原材料的生成则完全归功于自然,所以,对于人类的生产来说,自然做了大部分的事情,人类只做了一小部分工作。但是这些原材料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相反,大部分原材料是不可再生的,并且是稀缺的。而人类普遍追求生产能力的扩张,原材料的供给总会在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条件下消耗殆尽。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关系到现代经济命脉的一项重要资源——石油,已经有了明确的寿命,煤的消耗也惊人的快。乐观的预计是核能将成为未来主要的能源,但核能并不是免费的午餐,核废料将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尽管舒马赫推崇的佛教经济学和甘地的理想社会不可能在现代世界实现,但至少表达了作者一种理想的寄托。佛教的教义规劝人们满足于最低水平的生活需求,甘地则奉劝人们回归田园生活和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这样的经济形态无疑将不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压力,但人类已经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殖民主义的扩张已使得地球上少有此类世外桃源。

同时,人类的教育普遍关注技术知识的传播,这些技术知识无疑大部分是关于提高生产能力的,而忽视对于价值观念的培养,而作者认为价值观念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实质。价值观念的传授是教给人观察、思考、体验和解释世界的系统方式,这种系统方式将赋予我们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否则我们的头脑将充满细小、脆弱、肤浅和琐碎的思想,生活将变得空虚、枯燥、混乱和渺小。敏感的读者可能已经意识到作者可能在兜售一种形而上学的方法,因为他提倡的是方法先于观察和思考,而不是观察思考先于方法,确实如此,不过,作者更大胆的提出,对于形而上学的批评其实是不正确的,“教育只要不赋予形而上学以任何地位,就不能帮助我们”。因为科学知识的传播不过是赋予我们工具,而形而上学的价值观才是直指我们的灵魂和生命的。作者宣称教育不过是整个时代存在的根本问题的一环,他并不是提倡回到过去,也不是提倡发明什么新的东西,而只是指出:我们应该认识到问题并作出选择。

再说当今时代的技术,无疑技术已经成为时代特征,发达工业国家追求高技术,发展中国家也在追求高技术,而极不发达国家同样也在追求高技术。在作者看来,这是荒谬的,如果说发达国家追求高技术只是消耗了未来的资源,现在还看不出有什么坏处的话,那么发展中国家和极不发达国家追求高技术,显然对现在已经造成了损害,因为高技术并不能解决多少就业,同时高技术的现代化部门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对于提高本国的福利并无多大意义。拥有高技术的现代化部门和广大农村人口的贫困造成了不发达国家的“二元经济”。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广大的农村人口的贫困才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的就业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新颖而有意义的观点,那就是提倡发展中间技术,既不是高技术,也不是落后的技术,而是一种适合不发达国家的技术,这样的技术有利于吸纳广大农村的劳动力,使他们摆脱贫困。

实际上,如果能够形成一个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丰裕将导致工资水平的低廉,雇主宁愿选择低廉的劳动力,而不是去提高技术水平,这同样会抑制高技术的应用,这就是中国过去的情况。印度的情况特殊一些,因为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原因,劳动力不愿意投入工业生产,宁愿守在故土,安于贫穷,也许政府对于中间技术的引导作用更加重要。

总之,作者看来,大规模的生产是不可持续的,旨趣在于提高生产能力而不是培养价值观的教育是不可持续的,同样的,追求高技术也是不可持续的,尤其是不发达国家。所以,理想的状态是:反省我们的教育,约束我们的贪欲,发展中间技术,使广大的农村人口摆脱贫困。这就是作者想说的话,大的是不可持续的,小的是美好的。

但现实的世界是:大的是不可持续的,但它是无可阻挡的未来;小的是美好的,但它是回不去的过去。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小的是美好的,但它是回不去的过去”的回应

[已注销] 2015-01-05 22:07:43

他说的小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绝对规模上的“小”,而是保持灵活性所需要的小,他有写"to achieve smallness within a large organisation"

大蒜:以攻为守 2014-09-29 09:58:07

好有见地,也许他是站在现代社会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来看的,毕竟从甘地到作者再到现在也就100年。科技确实发展的非常快,但人的精神建议并没有发展,比如国内,在全唯物主义的大步前进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什么价值观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