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风云阅读笔记_石油大博弈(上)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石油大博弈(上) > 石油风云阅读笔记
szcpa(深圳) 石油大博弈(上)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07-13 22:07:13

石油风云阅读笔记

 石油风云阅读笔记
  
   序言:
  
   作者在序言中强调本书的本科全书的性质,近代经济史,军事史,也是商
  业史,投机史,从石油产业的发展中都能找到材料证据。
   作者在序言中屡次谈到丘吉尔的一句话:主宰本身就是冒险的奖赏。石油产业发展的早期都是和冒连在一起的,包括几次重大的
  战争,几次石油产业的大的并购,作者一再证明了这个观点。这个和管理巨匠德鲁克强调创新很相似。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创业者投机者如何面对极大的风险进行商业决策的。
  
   第一部 创业者
  
   这一章最有意思,也最能说明作者对商业冒险的褒奖。
   冒险者往往不是通才,他需要各个专家的支持。开始的石油是作为偏门药品来使用的,但富有商业头脑的比斯尔想到了照明产业。他的想法引起了别的投资人的兴趣,1854年年底的时候,他们这个投资集团约请了耶鲁大学教授西利曼来分析石头油作为照明物和润滑剂的特性。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要利用西利曼的声望以便出售股票筹措这项计划的资金。西利曼的研究成就称得上是“石油商业发展史上的转折点”。西利曼消除了对石头油新用途的潜在价值的任何怀疑。他向他的客户报告说,石头油能够加热到各种程度,通过蒸馏分离成几个部分,每部分都含有碳和氢的成分。其中的一种就是高质量的用以发光照明的油。
   有了研究报告,就能募集到冒险的资金(风险投资)。石油的获取以前是通过自然采集,但形成新产业必须要有竞争性的价格让消费者消费得起,就意味着石油的开采。比斯尔知识面广,精通十几个国家的语言,了解世界的科技动态,了解世界历史。这位创业者关键的时候想到了中国的钻盐井的方法。这时候他又必须找到一位ceo来实施自己的想法。他找到了埃德温。德雷克,他生性活泼,干过很多行业。他有一个宝贵的特性:干起事来顽强不屈。 正是他这种牛脾气在宾州用钻井打出了滚滚而出的石油。打出油井这个的泰特斯维尔山村小镇的人口一夜之间成倍增加,地价也扶摇直上。比斯尔赶快赶到小镇,在那里花了几十万美元发狂似地租下和收买油溪附近的农田。从而成了大富豪,为这项冒险计划,他等待了六年时间。但是其它的合伙者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埃德温。德雷克最后穷困潦倒,虽然他是世界上打出石油的第一人。
   新产业一定是个投机风潮非常盛行的地方。让我们来看看几年间的价格波动。西宾夕法尼亚的产量急剧上升——从1860年的四十五万桶增加到1862年的三百万桶。市场的发展不能迅速适应大量增长的石油。油价从1861年1 月的十美元一桶跌到七月份的五十美分一桶,到了1861年年底继续下跌到十美分一桶。许多石油生产商都破产了。但是低廉的价格使宾夕法尼亚石油在市场上迅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把消费者很快地争取过来并且把煤馏油和其他照明油逐出市场。需求和供应很快就取得了平衡,到了1862年年底油价就上升到每桶四美元,1863年9 月升到7.25美元一桶。尽管价格剧烈浮动,迅速致富的故事继续不断地把人流吸引到“油区”来。不管怎么说,最初的投资者还是获取了丰厚的回报:不到两年,一个值得纪念的油井为每一个投入的美元创造了一万五千美元的利润。
  
   未完 待续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