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盛世危言”_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盛世危言”
风君 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8-06 21:08:29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盛世危言”

这几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P2P、微信支付、余额宝、众筹、O2O……一波波的新概念,新事物层出不穷。在其推波助澜之下,中国互联网金融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加之媒体和舆论界的热捧,冠之以“去中介化金融”、“普惠金融”、“传统金融业颠覆者”等各种头衔,一时间上至业界精英,下至公众百姓,无不趋之若鹜,似乎一个无比美好的“新时代”已经呼之欲出。然而,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之中,面对众多扑面而来的新生事物,我们到底又有多少了解?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到底有何区别?其本质为何?一片狂热的追捧浪潮中,真正的理性思考却并不多见。而《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的作者陈宇,便是这“不多见”的思考者之一。

说起本书作者陈宇,也许其网名“江南愤青”更为人所知晓。2013年起,他在网上发表了一系列互联网金融方面的评论文章,以观点犀利,言语直白而广受追捧,被称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校长”。而本书正是其关于互联网金融评论文章的集结,一本针对当下中国互联网业态的剖析之作。

要做一个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评论专家”,说实话并不容易。评论者首先要具备扎实的金融知识储备,其次又要对互联网带来的各种新事物保持足够的认知,跟得住潮流,还要对形势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不能人云亦云,最后还要有意愿和能力将自己的看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而陈宇在这几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从银行底层做起,摸爬滚打十多年,最终成为业内知名的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他对国内金融的现状与弊病,有着局内人的深刻洞见。同时,他又对P2P等新兴模式有充分的了解,不仅对国内业界了如指掌,对国外的情况也做过不少研究,这是他敢于评论的底气。当然,如果没有自己的冷静思考,经验和阅历并不会自动转化为过人的眼光。而读过江南愤青文字的人,恐怕都会对其逻辑缜密的行文,鞭辟入里的分析和一针见血的批判印象深刻。可以说,正是在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理性的分析与思辨这几点的基础上,才使本书作者练就了一双穿云破雾的法眼。他在书中说道:“有人在山脚,只看一里路;有人在山腰,可看十里风景;而我在山顶,看到的是万里苍茫。”语虽张狂,却也不是无凭无据的盲目自信。

也正是缘自这种有凭据的自信,我们才能在书中看到他对互联网金融的精彩阐释,看到他敢于在众人追捧的情形下唱反调,给互联网金融泼冷水,看到他在别人还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时,就已经透过表象将事物的本质呈现在读者面前。在一干评论者中,陈宇是独特的,甚至是有很大争议的。因为他并非热情的歌颂者,而是有些“煞风景”的唱衰者,在行业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当下,尤其如此。这也使其有了“阿里黑”之类的尴尬名号。然而当你真正读过他的文章,就会发现,他的所谓“唱衰”并无恶意,也非为了博取名声而故作惊人之语,而是基于对本质认识和逻辑推演的冷静判断。当众人还在为P2P模式的兴起而欢呼时,他却通过中外对比和细致分类指出,国内的所谓“P2P”,早已丢失了其“平台”的初衷,而成为了变相的担保机构;当媒体和专家将余额宝捧为“颠覆银行”的终极武器时,他却淡淡指出,余额宝不过是一种货币基金,其并不会真正颠覆银行,而且会随着利率市场化而退出舞台;当业内外都在对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之类的光环顶礼膜拜的时候,他却“不合时宜”地指出互联网虽然可以提高效率,但却并不能解决金融业的核心风控问题,更何况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其实不过是“民间借贷的网络版”、“新瓶装旧酒”罢了,在其身上寄予过多希望并不现实……每每言辞犀利,不讲情面,甚至可称刻薄,却又每每切中要害,语出成谶,这是江南文字的独特魅力所在。

当然,作者是人不是神,他的观点和预测也并非全无纰漏,他在书中不时流露出的对人性消极面的强调,在笔者看来就有过度之嫌。然而,在如今一片对互联网金融的非理性期盼之中,陈宇的“盛世危言”却犹如当头一棒,令人清醒。正如作者自己在书中所说:一个有前途的领域,不会因为某个人愤青地说了几句不好的话而无法发展。而对一个行业最大的呵护就是批评,这能促进它理性发展。如今的互联网金融业,正是感性多于理性,狂热凌驾清醒的形势,我们在这个新兴事物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打破垄断、颠覆体制、改变世界……这些愿望固然是出于对现实的失望,以及改变现实的意愿,然而我们是否对互联网赋予了过高的期望呢?我们是否已经陷入了一厢情愿的“技术进步论”呢?这些问题,是应该要提出来的。

只是,大潮来临时,清醒者始终只是少数,所以才有那句“唯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在一浪高过一浪的互联网金融风潮中,多少人能够听见警醒之声?面对充满诱惑的新事物,想要尝鲜者所在多有,但欲“知其所以然”者可能就寥寥了。正如古谚所说:“人们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真相。”于是乎,本书作者在网上虽也不乏“粉丝”,但恐怕终究只是“小众”,难成“畅销”。但是,至少通过本书,我们得以了解如今仍有如作者这样的清醒者,也算寻得些许安慰。而如果你想要真正了解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而不是跟着众人起哄,那么本书还是不容错过的。


——刊于2014年7月7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