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过程_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 > 制度变迁过程
Apeiron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03-01 15:03:01

制度变迁过程

       诺斯在本书中试图建立一套能够解释决定经济绩效的经济结构以及这种结构的变革过程的理论。
       诺斯保留了新古典关于人的行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假设,并加入了交易成本、衡量费用等概念。诺斯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不同的产权结构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激励。国家规定了一组产权,并通过强制手段保证产权的实施。国家规定产权的目的是使统治集团获得的租金最大化,在保障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的情况下致力于减少交易费用。租金最大化与交易成本最小化这对目标经常互相冲突,产生引发制度变革的不稳定因素。通常,统治者通过代理人来实现控制国家的目的,但是统治者的利益与代理人的利益常常不一致,统治者对代理人的控制程度与实施这种控制所需要的费用有关。统治者经常面临竞争者的威胁,竞争者可能来自国家的外部,也可能源自本国。选民在统治者与其竞争者之间的选择视其面对的机会成本而定。选民面临的相对价格是决定选民选择哪一个统治者的关键因素。因而,在存在竞争的国家,统治者常常实施一组减低选民所面临的相对价格的从而保证自己的统治。由于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和税收方面的便利,统治者可能选择一组效率较低的产权,这就使得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的产权结构与导致经济增长的产权结构是相互冲突的,进而导致的经济结构的不稳定。诺斯还指出“所有权结构与实现技术变革发展所带来的潜在利益是不相容的”,因为“由于技术变化和更有效率的市场的扩展将改变相对价格和选民的机会成本,并可能最后导致与所有权的基本所有权结构发生冲突,所以,后果必然是不稳定的。最后说明一点,军事技术和地理位置对国家的组织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交易费用和衡量费用决定了经济组织采取的具体形式,而这些又与产权的结构和衡量的技术有关。经济在等级组织和市场之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等级组织由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收益和其遵循费用之间的比较。在下一章中作者又谈到了意识形态的作用和搭便车的问题。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使得许多变革的个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因此,许多变革便无法实施。但是,与此相反,我们观察到许多个人从事着与他们自身并无多少利益关系的事,于是就需要一种意识形态理论对其进行解释。意识形态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维持一种产权结构的成本。意识形态由人的生活经验产生,因此,分工造成的人的异化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意识形态,造成了意识形态的对立。作者认为一种成功的意识形态是由一种有内在联系、通观世界的看法构成,而且必须是灵活的。我对这一部分的理解还比较混乱,只是根据自己模糊的印象臆断作者的意图。
       理论部分结束。我不打算像流水账一样记录第二编每一章的主要内容,而是挑几个我认为值得记录的片段。
       第一次经济革命起源于人口压力和资源变动导致的狩猎与农业相对生产率的变动,这使人类逐渐开始了定居农业的生活。引起相对生产率变动的因素一方面包括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另一方面则包括了产权结构对生产的激励。狩猎用地公共资源的性质导致了过度开发的结果,降低了劳动生产率。而农业用地拥有专一的排他性产权,从而有效避免了过度开发,同时对提高农业用地上的投资产生有效的激励。
       通过实施一组产权使创新的个人收益接近于社会收益有效地激励了创新活动,从而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是由于科技创新导致了经济增长进而引发制度变革,而应该是制度的变革刺激了科技创新从而导致了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创新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直到通过制度提高了个人在创新中的收益率时,创新才大量涌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各国君主筹集税收的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各国的发展路径。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