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_底特律往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底特律往事 >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Carne与黑猫 底特律往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4-17 18:04:51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对底特律衰落的直观认识,源于人人网上一组照片。摄影师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了基本只剩下黑人居住的“鬼城”底特律,拍下了破败的高楼、厂房,和随之而去的汽车工人“美国梦”。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底特律作为产业整合的典范,被写入教科书,并被冠上“汽车之城”的称号。如今这里仍是汽车之城,只不过是破产的汽车之城。
        Once upon a car译作《底特律往事》。往事,意即辉煌已不复存在。作者Bill Vlasic是《纽约时报》底特律分局总编辑,底特律三巨头们的大小发布会可能无一缺席,也因此和美国汽车巨头的高官们有过近距离接触和长时间观察。这些高管的行事风格、脾气、做派,在书中被刻画的鲜活、真实,读起来详实可靠,和作者平日的经历也不无关系。
在金融危机后,不少机构、组织都将通用、克莱斯勒破产的矛头指向无所作为的高管,抨击拿着高薪,却任凭美国工业的象征——汽车工业,步步滑入深渊的管理层。本书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实际上,早在21世纪初,底特律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就已经面临一系列危机。通用和福特实现盈利越来越难,虽然手握多个品牌,却缺乏整合和定位的能力,克莱斯勒则在与戴姆勒-奔驰的合作中处于绝对劣势,只能听任德国人发号施令。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三个公司的投资者仍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却无法忽视它们内部共同的问题。首要问题来自于工会。一直以来,底特律汽车三巨头是整个美国汽车工业的象征,通用汽车也牢牢占据着美国汽车销量第一的位置,不可撼动。在繁荣的70年代,它们对待自己的员工是极度慷慨的,不仅在职汽车工人的时薪比相似行业的工人高出不少,并且员工退休后的一切福利由公司负责,包括医保、社保等等。当时能够成为汽车工人是一件光荣的事,不仅意味着金钱、保障,也意味着进入一个强大的工会团体,不必担心突如其来的失业危机。然而时过境迁,工人的高福利难以持续下去。相比日企,底特律的生产成本太高了,产品性价比完全不及丰田,销量节节下跌,生产车间外停满了积灰的滞销车辆。为了继续盈利,只有摆脱庞大的包袱:员工福利。
书中以大量篇幅描述企业如何与工会谈判、拉锯,试图摆脱负担。企业试过不少方案,比如一次性买断、成立基金会运营社保,但是工会一直认为这是无情的损害工人利益。从前的福利实在太优渥,现在面对冰冷的现实,多少有些难以接受。在华尔街的银行家看来,为员工担保如此多社会福利实在是无利可图,不过当一家公司成为帝国之后,难免想保护自己的“国民”。
总之,为了解决福利问题,三家企业都付出了大量的现金流,即使如此也没能得到完全满意的结果。克莱斯勒在此过程中被戴姆勒抛弃,售给了美国的信贷公司,福特和通用也开始了止不住的亏损。三巨头元气大伤,但好歹算是卸下沉重的负担,准备轻装上阵。
只不过,他们这一次又犯错了。
一直以来美国都是最不环保的国家,低廉的汽车和油价,让美国人毫不在意的开着高油耗的皮卡和SUV,这两种车型在美国市场最受欢迎的。但是随着石油价格的步步高涨,以丰田为代表的小轿车系列,慢慢占据市场份额。这种蚕食的过程是缓慢的,但当蚁穴已经筑起,千里之堤终将崩溃。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像是巨人,反射弧漫长,当火烧到脚跟的时候,需要许多时间作出反应,然而市场是不会等待的。对规模效应的盲目信赖,让他们看不到狼烟四起,当底特律惊恐的发现自己已经着火,开始研发节能的汽车和油电混合汽车时,大势已去。
当然,这时金融危机不适时的到来,给了底特律最后一击。除了福特之外的两个巨头均宣布破产,接受政府的重组、整顿。原本举步维艰的裁员如潮水一般席卷了美国的所有工厂,全书行文至2009年结束,底特律的所有辉煌在此结束。如同当年蜂拥而至一般,失业者大批逃离底特律,几乎是绝尘而去。底特律是美国汽车工业见证者,看着三巨头一步步发家,立足,走向世界,也眼睁睁看着他们举步维艰,被击倒,被肢解。
作者叙述时一直站在管理层的角度,难免略显主观,好在细节完整,想要了解事件始末的话阅读本书很有帮助。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