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是否理性_改造传统农业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改造传统农业 > 农民是否理性
飘飞的红领巾 改造传统农业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11-15 16:11:04

农民是否理性

读书会推荐书目,以下梳理,仅分享。
《改造传统农业》读书笔记
一、主论点
发展传统农业的国家经济为什么没有实现增长?
二、分论点
1、传统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高,农业产量与农业人口密切关联
2、投资缺乏激励—收入流价格理论(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含义
三、如何论证
撇开的问题
(1)随着收入提高,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率较低
(2)一个正在增长的经济中经济不稳定性对农业的影响
(3)在高收入国家里,农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适应。
传统农业特征假设:
(1)技术状况保持不变,
(2)持久并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保持不变
(3)这两种状况保持不变的持续时间足以使持有和获得作为收入来源的农业要素的边际偏好和动机作为一种对持久收入流投资的这些来源的边际生产率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论证逻辑
作者提出为什么传统农业国家没有实现较好的经济增长,首先阐释了“传统农业特征”是什么,随后作者驳斥了两个主流观点:其一,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其二,隐蔽失业,即农业一部分人边际产出为零。作者采用了两个实证,利用危地马拉的怕那加撤尔、印度的塞纳普尔说明传统农业的“贫穷而有效率”,此效率是指生产要素市场的配置效率;作者根据1918-1919年印度流行性感冒数据,驳斥隐蔽失业,即农业产量与农业人口密切关联。
至此,对于传统农业没有实现较好的经济增长,舒尔茨用实例驳斥了两个主流观点,证实传统农业的“贫穷而有效率”、农业产量与农业人口密切相关。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没有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源在于投资没有激励,持久收入流的来源昂贵,无法实现投资,缺乏激励;为说明此观点作者引入了“收入流价格理论”,并佐以危地马拉的怕那加撤尔、印度的塞纳普尔实例说明,“传统农业中,社会所依靠的生产要素是昂贵的经济增长源泉”。
作者证实“昂贵的持久收入流来源”假说后,提出“人力资本”概念来改造传统农业,即寻找一种成本较低的现代要素,实现经济增长。在这一部分,作者分析了“新要素的接受者”(农民)、“新要素的供给者”(往往是政府或非营利组织),从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技术推广与教育。
四、存疑
本书提出农民“贫困而有效率”,即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等)配置效率高配置;若从农产品产出市场看,则无法用舒尔茨的理论进行比较。对于舒尔茨驳斥的“无效率”观点,是否所有传统农业、贫困农业地区,都是因为要素价格太高,而非效率低下?重新审视本书论证逻辑,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找寻一种成本低廉的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从配置效率的角度解释相对贫困的发展中社会没有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
在市场化改革30多年的中国社会,农户是否是理性人行为值得讨论,而传统农业中“贫困而有效率”是受先天影响还是外部环境影响?农民是理性的吗?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