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给自己看的_嚣张的特权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嚣张的特权 > 总结给自己看的
隔壁老王 嚣张的特权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1-30 09:01:38

总结给自己看的

1、美元的诞生与成长
17世纪的美洲大陆上多半是新兴殖民地,当时英国禁止出口硬币,因为王室要管理这些贵金属用以应付欧洲战事。美洲仍是以物易物的时代,不久贝壳串珠被用来当做法定货币,而各个地方多半用该地主要生产的产品作为交换媒介。随着商贸发展,海盗和走私行为成为了获取硬币的方式。美国独立战争前夕,西班牙银币逐步取代物品成为主要的交换媒介。而英国为了控制殖民地仍然出台禁令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这些因素再加上著名的倾茶运动最终成为了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独立战争之后,由于发行了过多的欠条来支付战争费用,导致美国的票据市场混乱不堪,于是新宪法授权国会铸币权,并于1792年通过《铸币法案》,从此美元诞生。

美国立国之时,民众对于权利集中非常敏感,国民银行被禁止在州外或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而美国的私人银行虽然不受联邦政府许可证的限制,但是也难以和英国竞争。原因一是成本劣势,伦敦是一个庞大的投资者聚集市场,银行持有的商业承兑汇票可以随时转卖给投资者,票据越多流动性就越强,而且票据免息。二是美国金融市场极不稳定。一战前的美国一共发生过14次金融危机。三是美国当时缺乏一个调控市场的中央银行,这也是美国金融市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1792年,在汉密尔顿的坚持下,美国银行诞生了,美国银行被允许跨州运营,成为中央银行。美国银行规定州立商业银行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白银用以维持票据和贵金属之间的关系,如未缴纳将拒绝接受他们发行的票据。但是在1810年美国银行更换许可证时各地金融机构纷纷反弹表示不满,在杰斐逊等人的反对下,美国银行未能持续经营。接着州立银行便开始大肆发行纸币、票据从而造成经济繁荣,接踵而至的便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崩溃。恶性循环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在1816年成立第二美国银行。不过好景不长,美国担心精英主义的出现。第二美国银行最终在更换许可证时变更为宾夕法尼亚州美国银行,失去了中央银行的光环。

直到几十年后,奥尔德里奇计划才又再次把设立中央银行的计划抬上桌面。出于对集权主义的担心,该计划设立了一个比欧洲等国中央银行更为分权的体系,即是建立一个由15个地方储备机构构成的国家储备协会,每个分支机构都可以对贸易承兑汇票进行贴现,该系统受到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督。

这时的美国不但拥有的中央银行,即美联储,而且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授权国民银行在境外开设分支机构。一战期间,美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身份也有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一战扰乱了欧洲的信贷市场,各国政府由于筹集军费,对于金融的需求日益增大。英德两国银行的客户逐渐抛弃英国银行的背书担保,转而接受美国银行的背书。不久英德银行收到的信贷开始以美元计价。欧洲的战事使得英镑剧烈波动,而这时与黄金挂钩的美元成为很好的替代品。

随后著名的斯特朗执掌美联储。在他的领导下美联储系统的分支机构被要求购买承兑汇票,储备银行借以购买承兑汇票用来稳定贴现率并招揽投资者,此举迅速为美国打开了市场。由于费用低廉,进口商逐渐从伦敦转向纽约。

一战后的重建需要大量贷款,斯特朗于是奔波于欧洲,说服各国从美国借款,美国银行也迅速为欧洲各国政府公司发行债券,债券都是用美元计价。

美国迅速扩张的承兑汇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促进了美国金融的繁荣,但是随之而来的“大萧条”却抵消了之前的一切努力。大萧条破坏了国际贸易,美元繁荣消退,各国出现保护主义。由于消费下滑和贸易萎缩,各国开始纷纷提高关税拒绝外国产品,将消费引导至国内产品。

危机之前,英国为了应付美国的竞争压力,同意以特惠条件向德国出口商提供信贷支持。但是当危机蔓延至德国时,德国冻结债务偿还,这对于伦敦银行无疑是雪上加霜。英格兰银行寄希望于提高利率来吸引国外资本以避免黄金流失。不久,英国仍然难以承受黄金的流失,不得不宣布放弃金本位并允许英镑贬值。美国为避免赴英镑后尘,提高贴现率,捍卫美元,可惜稳定美元的代价是1931年上百家银行宣布破产倒闭。

2、国际货币体系重塑
17世纪前,英国皇家铸币厂是由铸币者公司经营运作的,而这家铸币者公司的前身是中世纪造币者协会,该协会的成员在那个年代以贪婪、腐败、道德败坏而闻名。直到17世纪,铸币厂已经败坏到英国政府不得不干预的地步,于是任命著名的大科学家牛顿来管理铸币厂。当时财政窘迫的牛顿欣然受命。正是在他的推动下,英国于1717年用金银两种金属确定英镑价值(复本位制),随后实行金本位。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用以筹集军费并逐渐演变为英国中央银行,当时的金本位制给世界带来了稳定的货币。直到19世纪,伦敦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国庞大的殖民地版图也使得各地的商人争先恐后来到伦敦争取信贷,当时世界超过60%的贸易都已英镑为报价、结算货币。

作为国际通用货币,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币值稳定。进入国际货币市场20年后,美元就成为全球贸易结算、报价的主要货币,这是因为美元和黄金可以固定在每盎司35美元,各国政府央行可以在美国随时兑换,二战后只有美国可以做到这一点,德国缺乏公开金融市场、法国缺乏金融稳定、英国两者都缺。

二战后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授权其他国家以美元定义本国汇率,这一特权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使得其他货币难以跟美元脱钩,因为只要盯住美元就可以盯住其他货币,避免汇率波动从而有利于多边贸易。

1941年,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和美国的怀特计划短兵相接,获胜方案将重塑国际货币体系。凯恩斯的方案是设立全球中央银行,即是设立清算同盟,每个国家都会收到一个信贷额度,额度的计量单位名为“班柯”,政府可用这个额度来购买进口商品。在这个体系下,贸易逆差国不会无限制的持续,因为信贷额度是有限的;相反,贸易顺差国也不会无限制的持续,因为规定顺差国需要按一定的比例上缴赚取的“班柯”。

因为当时美国是最大的顺差国,怀特的方案不同意对顺差国征税要求废除“班柯”,并用稳定基金代替。稳定基金不是分配信贷额度而是要各国上缴存放该基金的国家货币,因为美国人担心当时处于贸易逆差的国家会利用额度逼迫美国将其商品出让。

可想而知怀特方案笑到了最后,协议宣布各国将于5年内取消贸易中使用货币的限制并废除班柯和要求顺差国上缴的规定,从而打破了英镑遗留的最后一丝特权。1944年盟国各代表在度假小镇布雷顿森林达成协议,实行全球货币挂钩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

二战后,各国都缺乏重建资金,美国担心缺乏现金的国家最终会走向一战后的保护主义,如果各国提高关税实行外汇管制,那么美国提倡的以美元为基础的公开贸易体系就将遭受挑战。所以美国开始分别在欧洲和日本实施“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两项计划为欧洲各国和日本提供美元资助,帮助其进口原材料恢复生产,也正是这两项计划挽救和巩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然而1947年,一位名叫特里芬的经济学家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出警告(后为耶鲁大学教授),史称“特里芬困境”。他的提出的困境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承诺随时向各国兑现每盎司35美元的黄金,所以美元成为国币主导货币,但是当美国无限制的供应美元,黄金的储备和开发是有限的,虽然可以促进世界贸易、经济发展,但是美元兑黄金的信心会逐步下降,最终导致每盎司35美金的黄金价格失守,相反如果美国拒绝提供美元的话贸易则会陷入衰退。无论供应还是拒绝供应都会使得黄金-美元体系难以持续。

196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已经不足以偿还货币性负债了。全球贸易发展速度和规模已经逐渐超出美国黄金储备所能承受的范围。1961年,为了防止各国将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美国提出了“黄金池”的安排。该安排要求各国继续持有美元并偿还50%的黄金损失。可惜这个安排只能是虚拟构建而不能实行。1964年,苏联和南非的黄金开采供应比较充足,到1965年黄金供应下降导致成员国必须出售黄金用来阻止美元上涨。随后戴高乐1967年决定法国退出“黄金池”。随着冷战加剧,美国在全世界布置防线,肯尼迪的财政部长狄龙正好借此向欧洲施压,要求其分担美国驻军费用,并借安全和稳定等缘由要求各盟国支持美元。

1967年,狄龙的继任财长福勒提供了另一个方案来解决特里芬困境,即特别提款权方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发行名为特别提款权的记账方式,特别提款权不是货币而是一种贷款,但是本身的价值按照1美元与黄金的价值挂钩。特别提款权按照一定配额分给成员国,成员国在国际贸易和债务中必须接受这种单位。这种安排使得国际贸易中除了美元又有了额外的储备用以适应不断扩大的贸易规模,而贸易的扩大不用立马增加美元的供应也不用担心美元和黄金价格的剧烈波动。

但是特别提款权也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其一,特别提款权是政府之间贸易和债务谈判的记账单位,而不能用于私人机构间的交易;其二,发行特别提款权需要得到成员国85%的投票权授权,成员国的投票权不一,欧洲持有15%以上的投票权,所以难以达成一致。

1967年底,由于阿拉伯-以色列战争的影响和苏伊士运河的关闭,导致油价上涨英镑贬值,意大利央行行长卡尔利提出“双层级”黄金市场来缓解汇率市场的波动。所谓的双层级就是黄金价格按市场价格波动,但是官方仍然坚持35美元每盎司。这种安排可以保证布雷顿森林体系继续运转。

不过随着尼克松的单边主义和强硬态度日趋明显,美元贬值的压力也每日剧增。1971年底,美国在史密斯学会上跟各国谈判了一个新的汇率并宣告美元贬值,这只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回光返照。此时,其他货币仍然与贬值后的美元挂钩,但是区别是美国财政部已经不再承诺随时兑换黄金。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崩溃,各国实行弹性汇率制度,不过各国的储备并未减少,因为浮动汇率下各国通常会动用储备加以干预,防止货币剧烈波动以稳定贸易规模。而且各国也并未立刻抛弃美元。

1979年,沃克尔接掌美联储,开始了著名的紧缩政策以压制接近失控的通货膨胀,利率提升使得美元走强。美元仍然主导国际贸易,德国马克是其主要对手。不过德国一直强调本国的收支平衡,金融体系以银行为支柱,并未发展出庞大的证券平台。德国对于资本流入相当敏感,害怕资本过度流入引发通胀,规定非常住人口经营债券类证券时需要审批核准,而且国外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比国内银行高,大概是德国在一战时的超级通胀让人难以释怀。欧佩克虽然讨论石油要用一揽子货币计价,但是并未实行,直至1998年,石油仍以美元计价,国际贸易超过70%仍然以美元结算。美元之所以长期主导国际货币,其中关键原因之一便是美国拥有全球最为发达流动性最强的债券市场而且美元债券从未违约。其次,近年爆发的次贷危机虽然使得美元失去了魅力,美国也有借通胀来稀释美债的动机,各国开始纷纷减持美国机构债券,即是两房债券,但是却并未减持美国国库券。原因之一便是各国吸取了199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当国际资本流动波幅震动时,能够避免震动的方法便是美元储备,这使得政府的短期外债和私人部门的短期外债都可以有储备保障而不至于违约。而且一国汇率只要盯住美元就盯住了其他货币,盯住美元最为稳定,成本也最低。虽然阿根廷和巴西都曾经宣布双边贸易采用各国自己的货币,但是事实证明难以实行,因为各国换取了非美元货币在国际贸易和国内生产中也无太大用处。

3、欧元的前世今生
一战使得金本位短期停止了运作。50年代期间,法国的吕埃夫首次提出在欧盟范围内由法国主导创造一种新的货币与黄金挂钩,旨在与美元竞争。70年代,由于尼克松的单边主义,美元贬值导致国际流动资本进入德国,德国提出在史密森宽汇率之中设立窄汇率空间,也被称为蛇形体系,该体系以马克为中心。

可惜有些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选择加入蛇形体系或是退出该体系,成员国规模一直不大稳定。不久一个缺乏明确干预的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其中也包括类似于蛇形体系的汇率机制安排,不同的是汇率机制允许各国调整本国汇率,而非退出该机制。

1988年,法国的德洛尔开展了欧洲货币联盟的说服工作。为了说服撒切尔夫人的议论,报告没有明确提出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时间表,也并未支持大规模的共同预算机制和体系内的支付转移。因为德洛尔之前的维尔纳报告正式因为强调联盟内各国预算协调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体系而夭折。可惜德洛尔主张以法国为主的欧洲联盟也未能如愿,因为冷战结束德国统一。德意志联邦银行开始负责制定欧洲中央银行的设立章程,章程最终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峰会上全体通过。法国全民公投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当时荷兰的财政状况可以跨入德国设置的高门槛,而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则难以达标。欧盟到底要不要让这些不大稳定的国家进入成为争论焦点。

不过最终卢森堡成为了难题的突破口。卢森堡负债率低,足以跨入欧元区的设置门槛。但是卢森堡早已与比利时形成了双边货币联盟,可惜比利时的财务状况不足以进入欧元区,如果按照比利时的情况则难以严格按照《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将其他国家拒之门外。于是1999年,货币联盟包括了比利时、冰岛、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9国,其中很多国家都未能严格达标,特别是2001年进入联盟的希腊。

现在看来维尔纳报告对于欧元的长期发展更为有利,不过即便是按照维尔纳报告,欧元仍然存在根本的漏洞,就是欧元没有明确的国家主体。英国、瑞典、丹麦都是欧盟国家却并未进入欧元区,而欧洲委员会对欧盟负责而非欧元区国家。


4、日元国际化的问题:
当初日本贸易增长强劲,日元国际化前景广阔,但是日本政府却加以干涉阻止该进程,其原因是日本希望通过低汇率和一系列减税补贴来维持出口型制造业。日元国际化恰好会抵消一系列优势从而阻碍产业发展。直到80年代,日本决策层改变策略实行“大爆炸”改革,急速取消对国内国际的金融交易束缚并允许大公司进入债券市场。由于日本的金融市场主要依靠银行,银行的大客户突然被允许进入债券市场导致银行纷纷争夺房地产开发商作为其新客户。这次改革促进了房地产繁荣也成就了房地产市场的崩溃。这也值得中国金融开放政策借鉴。

展开全文
有用 2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总结给自己看的”的回应

隔壁老王 2012-02-27 23:10:45

什么不该点?举报?

yang111y 2012-02-27 22:54:20

不好意思,对豆瓣还不是很熟悉,看的时候点到了某个不该点的,楼主见谅。。

隔壁老王 2012-02-01 09:34:49

悟仁:老王,问一下,中国的大公司被允许进入债券市场了吗?
  
  还有这个债券市场是国内债券,还是区域、国际的债券?
  
======================
经朋友提点,上面关于国内大公司发债的问题写错了。。不少大型企业,特别是国企已经在国内发行债券,但是中小企业发债很难,打算集合发债也有一定难度。。。

隔壁老王 2012-01-30 15:42:01

现在债券市场一般是otc,就是电子平台,美国的债券市场非常完备,机构债券一般是两房债券,即是房地美、房利美。。。然后还有公司债券和政府国库券、长期债券等等。。。投资者有养老金、保险公司、券商等等。。。现在美国债券大部分还是美国机构持有,超过一半以上,而且规模超过外国投资者的资金规模。。。可想而知他们平台的流动性和兼容性。。

中国的大公司是否在美国发行债券不大知道,不过国内的债券平台还没有走向国际,而且也很混乱,公司债券很少基本没有,都是一些政府债券、央行债券、银行债券、政府部门债券。。

悟仁 2012-01-30 14:57:26

老王,问一下,中国的大公司被允许进入债券市场了吗?

还有这个债券市场是国内债券,还是区域、国际的债券?

隔壁老王 2012-01-30 10:15:16

========================
该书对于金本位难以为继的话题讨论不足,该话题可见《金融之王》,但是由于金融之王的内容很庞杂,难以总结,这里只简短概括一下:金本位在一战后停止是由于各国的债台高筑,欧洲大国黄金流失严重,美国黄金储备增加,使得欧洲的黄金储备难以维持各国的债务偿还和本币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