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教授“谨慎的乐观”_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 > 郎教授“谨慎的乐观”
庞二哥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2-28 10:02:08

郎教授“谨慎的乐观”

在郎咸平近期出版的书籍中,这本《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是少有的比较乐观的,这一点不用看内容,单从封面上郎教授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来,前几本要么是紧皱着眉,要么是苦着脸,而这一本的封面郎教授则面带阳光般灿烂的微笑。
郎教授的好心情从何而来呢?来自他所说的“新常态”,包括“政府出重拳,为市场保驾护航”,“有效市场:改革开启攻坚战”,“制造业才是国之本:中国产业新常态”,“攘外是为了安内:国际经济新布局”等。其中我认为本书第二篇《政府出重拳,为市场保驾护航》是重点,在本篇中,郎教授着重说了三件事,一是“43号文件”,二是“中国式预算”,三是四中全会提出的规范公权力。其中“43号文件”是指今年9月21号,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一个重要的文件,叫做《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简称“43号文”。这个文件的主要内容是:“截至2014年底的存量债务余额应在2015年1月5日前上报;将存量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统筹财政资金优先偿还到期债务;2016年起只能通过省级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方式举借政府债务。”简单点说,之前地方政府的债务将由国家“兜底”,而到了2016年则只有省级政府才能举债,而且是发行债券的方式。郎教授除了像一般经济观察家那样先在地方债务角度上对这个文件进行了解读,之后又进一步提出,这个文件最大的功效是让“政府丧失投资能力,转型为服务型政府”。众所周知,中国地方政府在前几年最关注的就是GDP,关注是因为考核“政绩”的主要标准就是GDP。而为了提升GDP,地方政府就不断进行投资:挖个坑把GDP提升一千万,再把这个坑填上又是一千万。投资的钱从何而来?向银行借。银行当然愿意借给地方政府,反正我国的各级政府又不能“破产”。而且银行又不愿意得罪政府。于是银行和政府就绑成了一块。所以每一任地方官到了一个地方先借钱,再投资,提升了GDP,升官走了,周而复始。而现在国务院“43号文件”直接从源头卡断了政府投资的能力,就让这种GDP思维从根本上不可行,“投资”这条路走不通了,政府才会去考虑服务。另外,政府必须投资怎么办?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债券没人买怎么办?那就要政府想办法了,政府就要解释发这个债券是为什么,老百姓觉得合理了,才会去认购这种债券。从前政府向银行借钱理直气壮——理不直的时候也气壮,以后要向老百姓借钱了,当然就要放下姿态了。所以郎教授认为这个“43号文件”影响的远不止地方债务,而是政府职能。
除了“43号文件”,中央政府也在大力发展预算制度,这个预算制度的好处其实不用说,大家早就心知肚明,之所以迟迟不能推行,就是因为预算制度会阻碍很多暗箱操作,也就阻碍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现在李克强总理主持推行预算制度,应该会比较顺利地出台,也难怪郎教授要拍手叫好了。
政府在国际上的一些举措也让郎教授心情大好。郎教授很详尽地分析了“一带一路”的好处,它可以突破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可以建立一个新的经济生态系统,又能助推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说“一带一路”是相当有战略眼光的一种构想。
不过,对于一个习惯于“忧国忧民”的经济学家,郎咸平也没有盲目乐观,他说仅是“谨慎的乐观”,他的“谨慎”主要还来自于中国的一些“旧制度”,“那只伸得过长的手”。打破旧制度还是需要时间,旧制度对新常态的阻力也会非常大。而我个人对中国未来相对来说比郎教授还要悲观一些,因为中国经济现在走的是自由道路,但思想仍是保守路线,思想上的保守必然会对经济上的自由产生束缚。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

展开全文
有用 4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