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文笔——凌志军和吴晓波_中国的新革命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中国的新革命 > 记者的文笔——凌志军和吴晓波
东林君 中国的新革命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5-29 10:05:38

记者的文笔——凌志军和吴晓波

这段不错:
    此人来自台湾,却有个日本名字,田本和,自称是微软公司的,要在北京开设微软的分支机构,而他也的确带着微软公司那种目空一切的风格。就在王志东兴致勃勃地向他解释中文之星的好处时,被他打断。
  你不用说了。我只是劝你千万别和微软作对。田本和说:不论前进的路上有什么障碍,我们都会一炮把它轰平了。

如此连连失策,如果换个意志薄弱的人,也许就要一蹶不振。但是王文京是绝不肯让任何人把他埋葬的。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纠正错误的行动更快,比徐少春能够想像的还要快。
——总觉得这种话很二

我们现在的财务软件是标准化、行业化、个性化的结合,所谓的标准化,就是全世界的企业都一样;行业化是这个行业遵循的规则;个性化是单个企业的特征。
——这个也是

它只不过是22.5万美元,很少的一笔钱,和那一年进入中国的数百亿美元外国资本比起来,是九牛一毛,没人在意。但是对于中国漫长的经济史来说,它却具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性质。要不了多久人们就会知道,它叫风险投资,还发现,它将对国家僵化的金融体制发出强有力的挑战。
——明显夸张了,任何一单笔投资和百亿外国资本比起来都是九牛一毛啊。然后诸如“前所未有”、“强有力的挑战”给我一种作者词汇很贫乏的无力感。

听众全都被逗笑了,以为那个充满迷人色彩的轻松快意的时代就要到来,但紧接着,他们就听到了当代中国经济技术历史上最富感染力、也最具煽动性的一段话
——作者作为上世纪的记者,言语体系中仍然带有旧时代的说教、解释的意味,就好像以前看过的新闻背后写“记者认为……”“编者希望大家……”
然后还有诸如“充满迷人色彩”、“最富感染力”、“最具煽动性”,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吴晓波的笔法。(至于吴是否涉及抄袭问题,我现在还不知道)

这样说可能还是不全面,易被喷。等我把吴晓波的读完再整理出来吧。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