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有价,一切皆由价_一切皆有价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一切皆有价 > 一切皆有价,一切皆由价
书海冲浪者 一切皆有价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0-06 16:10:27

一切皆有价,一切皆由价

我时常在想,面临选择,人们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做?其作出选择的背后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觉得是利益,是利益的权衡决定了行为。可是,我虽内心里如此认为,对外却从来不敢说出来,甚至对这样的想法连我自己都感到害怕。因为这样的观点无疑是要受到围攻的,中国传统文化讲“仁义”,又说见利忘义,惯常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即使现在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对金钱的崇拜,但人们还是喜讲“仁义”,讳谈“利益”,而我把人的一切行为都解释为利益的算计,即使不被视为大逆不道,也有些让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当然,我所说的这个利益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声望、权力、地位、感情。所以,这里有必要谈一下价值与价格。在我们日常的理解中,价值无处不在,一件物品有价值,一次行动也有价值,而一种想法、一种机会也有价值,只是价值的体现的方面不同罢了。对价值的观点被称为价值观,属于形而上学的范畴。而价格则经常被限定在经济学的领域内,是交换产品或服务的货币衡量,更多的具有金钱的色彩。正象马克思说的,价值是隐含在产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而价格则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大多数时候,价值都能够通过价格来表现,来衡量,比如商品的价值,比如买卖的权力,比如享受的服务,都可以以一定的价格来体现出来。这个时候它们是一致的,也没有争议。而让人难以接受,存在较大争议的,不在于日常的经济活动,也不在于我们觉得价值和价格可以互换的地方,而是在于一些人们觉得不应该谈到利、谈到钱的事情上,这便是让人感情上难以接受的例外。

比如爱情,这是能用钱来换的吗?比如道德,这是可以用钱来衡量的吗?在我看来,这些都可以交换,即使不是金钱,也可以是其他的东西。我们说,一个人为什么要见义勇为?那要么是他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要么只不过是因为在他的价值观里,选择“为”要比选择“不为”带给自己更大的心理愉悦而已,也可能是他认为“为”会带来众人的赞许,也可能是他怕关键时候的“不为”会让周围的人嘲笑自己。我们说,一个人为什么要选择孝道?不是他有多高尚,也不是生来就孝顺,而是通过孝顺,他能让自己对父母的爱得到一种安然的表达,能带给自己一种心安理得的感觉,也能带给自己好名声等等。我们说,为什么一个人会选择文明的行为?不是他真的文明,而是他怕不文明的行为被别人发现后对其形象的影响已经大过其不讲文明所能得到的便利本身罢了。我们说,生命是平等的、无价的,但是哪一个生命不能被金钱所衡量?911、矿难、交通事故,所有的非正常死亡的生命都会被赋予一定的价格,甚至从古代就开始在法律上对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根据其不同身份给出了定价,现在也仍然如此,甬温动车相撞事故的赔偿为什么会比贵州沉船事故高出几十万呢?这不是他们的生命价格有所不同吗?

以往,我很少对人谈起这些,再加上我个人身份的限制,还必须唱一些高调。而现在,我有了知音,有了同盟者,这便是美国人爱德华多·波特。他写了一本《一切皆有价》的书,更为系统,更为彻底的阐述了价格决定行为的观点。他通过对商品、生命、幸福、女性、工作、免费、文化、信仰、未来的成本和效益分析,以及其价格的引人入胜的探讨,为我们讲述了许多价格背后的故事,带领我们进行全球经济猎奇,揭秘了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与价格之间匪夷所思的联系,对于世界如何围绕价格运转作出了令人信服的阐释。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原来自己琢磨的一些想法,特别是想得不明白、不透彻的地方豁然开朗,也更加坚定了我原来的观点。

总之,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即认为纯粹的高尚是不存在的,人间的一切事物皆有价格,所有的行为里面都有算计,都是权衡利弊和付出代价的过程,都可以找到其能够交换的对等价值,不同的是,有的是明码标价,我们还愿意去争论,甚至讨价还价,而有的却隐藏其中,我们不愿意去谈及,甚至讳莫如深,而它们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是用货币计算,有的则是用时间衡量,有的则是用心理感知,总会有一种形式来表现,而不管我们承不承认。

最后,我还是想套用汤姆·范德比尔特的一句话——价格是人类行为“未得到承认的立法者”——来再一次强调我的观点——价格是一切行为背后的决定因素,它是人类行为的规定者、规范者——一切皆有价,一切皆由价。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