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绿色,赢得未来_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 关注绿色,赢得未来
Moon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5-30 21:05:38

关注绿色,赢得未来

这是《世界是平的》作者2008年的新作,简体中文版在不久前的济南书博会很及时的推出了。说及时是因为前几天收到出版社的一封电邮推销其著作《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其中列出了很多国内政府机构团购的数据,可见次贷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假想“金融战争”的确在国内掀起了波澜。但中国或者世界当前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仅仅是次贷危机吗?我们的政府人员更应该读一下的是《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因为环境问题不仅宏大(需要政府与全民的共同参与)、而且紧急(环境污染已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更关乎未来(就如当前美国在IT产业的绝对优势)。现在中国也许根本不用不高兴,也无需担忧“金融超限战”,至少我们和美国、欧盟在绿色产业差距甚小,或可称处于同一起跑线,想要在未来50年或更长的时间引领世界,我们需要的是战略性、全局性的思考,并且立即就做。这是一个全新的机遇,并且不是一场你输我赢的战争,“绿赢”不仅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优势更会惠及全人类。

我们进入了能源气候年代

打开Infoplease.com网页输入个人的出生日期,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出生的时候世界上大约生活着多少人。如果在1950年这个数字是25.56亿,2050年呢?92亿。如果你觉得现在你所住的城市已经够急那想想50年后吧。世界最令人担忧的趋势不是恐怖主义而是人口问题。
过去长期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直稳定保持在280×10-6左右。1万年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但是工业化革命以后到现在这个数值已经上升为384×10-6,而临界点可能会在560×10-6而这时环境就会发生突变,这时卡特里娜飓风便会成为地球环境的常态,那我们又该住在哪里呢?那些为核战争准备的地洞里吗?我们正在自己唯一的家园里进行一次后果无法控制的实验。
书中提到一个有趣的事例来更好的印证“世界是平的”,恰恰是关于中国的。由于中国的需求使得废金属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世界各地的小偷打着同样的主意,都开始去偷井盖。地区从邻国扩展到更远的地方,芝加哥1个月内就丢了150多个井盖,苏格兰几天内100多个井盖都不见了。
不但挤和热,而且有更多的人希望复制美国生活,开高耗油的SUV、住别墅以及无止境的消费……书中这段文字能给我们足够警示:“没人能关掉经济增长的机器,”“这可能会演变成政治自杀,可是那些政客怎么会愿意自毁前程呢?因此,由于每个人都不想断送个人性命,那就变成所有人集体自杀了。”

资源的诅咒

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来说可能是件坏事。当自然资源的发现使得资金涌入该国,造成该国汇率上升。强势的本国货币提高了该国产品在国外的价格,削弱了该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但另一方面却使得进口产品变得非常便宜。富裕的国民无节制地购买相对便宜的进口产品,这就进一步挤压了国内制造部门。比资源的诅咒更为可怕的是作者用翔实的数据证明了石油政治的第一法则:在石油资源丰富的石油主义国家,油价和自由化的程度成反比。也就是当我们肆无忌惮的使用石油的同时也资助了中东地区的“恐怖势力”,并且使这个世界更不安全。巴林是中东地区第一个发现石油的,也是第一个将石油资源耗尽的,同时恰恰也是开始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国家,妇女可以投票的海湾国家是巴林,第一个聘请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海湾国家,对也是巴林。而俄罗斯虽然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只有两所大学排名进了世界前500名行列。

没有简单的解决之道

书中有一章:拯救地球的205个简单方法,我们对这样的句式一定并不陌生,各类报纸都告诉我们只要稍微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就能使地球变得更绿,确实如此吗?我们不否定每个人都需要更环保,但我们反对这样的说法,205个简单方法,在作者看来要使地球变绿的方法没有一个应该官上“简单”这样的形容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已经形成了无可阻挡的趋势对环境进行了肆无忌惮的破坏,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彻底更新的系统,环境的恶化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最近《环球企业家》上有一篇报道“风力泡沫”,其中提到中国规划的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可能在明年就提前实现,但至少28%的已建风电设备因各种原因而闲置。对中国这样一个缺乏能源的国家甚至还在浪费清洁能源!看来不可思议,但世界各地都在上演着这样的事情,因为原有的火力发电系统太完善并且太廉价了,众多可再生能源虽然干净但在经济上却略输一筹。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简单完成设施建设并不代表我们一夜拥有绿色能源带来的收益,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石器时代的结束不是因为石头没有了,清洁能源必须要战胜煤炭、石油形成的庞大体系以及背后更复杂的利益集团。只有一样东西比自然母亲地位更高,那就是利润父亲。如果政府能够提高能源的定价,并给市场一个长期的预期,例如保持石油100元/ 桶,那将会有更多清洁能源投入使用,同时通过价格手段会激励更多的企业投入清洁能源的开发,更多风险投资资金将涌向这里,但这样有战略意图和面向未来的政策却极少出现,在这方面作者相当羡慕中国,我们的政府能够在短时间内实行“限塑令”并且将全城的燃油机车换成电动的,这在美国的民主体制下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做一天中国(仅仅是一天)”这是作者谦虚而又傲慢的想法。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参与进来,共同去拥抱这一变革,我们不是独立开发各个要素,而是把它们整合起来。
正如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埋下的众多电缆将世界“填平”并为Google和Youtube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其实我们倒是希望更多“可再生能源泡沫”的出现,这些泡沫可以有,然而现在还真没有。我们对于绿色能源投资是那么得少,而又那么得谨慎,而这却能为我们在未来创造最大的价值。

当IT遇到ET

如果说当今世界最大的革命是IT革命,那么未来最大的革命将一定是ET(能源革命),而将IT与ET连接无疑把我们的现在同未来连接了起来,这就是作者给出的我们的前进方向。利用智能网络将电厂同我们的所有家电、汽车连接起来,根据电价和电网负荷智能的控制我们的家电设备,为我们的汽车充电,从而将能效大大降低。目前我们仅仅关注能源的供给端,而忽视了能源的需求端,以至于我们一面生产大量清洁能源,却一方面大大的将其全部浪费与无形。书中提到一个虚拟的能源效率服务公司,他们会为你安装一套免费的智能能源系统,同时将和你分享你每个月从电费和煤气费省下来的钱,而且它们还会从全球市场上售卖你所节约的那部分能源省下的碳排放许可证,以此来赚钱。同时他们可以将这样的收益权卖给投资银行来融资,而投行会再将其转化为绿色储蓄债券。多美妙!

绿色智能

英文的对手“rival”这个词,实际上最早是指使用同一条河流的人。《韦氏大字典》的解释是:“拉丁文rivalis原意:与另外一个人共用河流的人。”如果环境继续恶化,温室效应导致冰川不能再提供足够的水源,那么这个世界将多出很多“对手”。为了使我们不至于多出太多的“对手”是时候我们去更新对待自然陈旧的智慧了。Daniel Goleman,《情感智商》的作者最其近著《Ecological Intelligence: How Knowing the Hidden Impacts of What We Buy Can Change Everything》中又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概念,生态智商。智商更多是一个人的事,情商是一群人的事,而生态智商则是全人类的事,当我们有足够智慧知道我们购买商品背后的生态影响后,我们就能合理运用我们最强大的武器购买力去支持环保产品从而拯救地球。生态智商需要我们拥有大智慧,就拿书中提到的“生物燃料”为例,我们让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变成油棕榈种植园来获得生态燃料却不经意间让更多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得不偿失,看似清洁的生物燃料实则不然。权威数据显示由于森林衰退导致的二氧化碳增加量比世界上全部交通工具——所有的汽车、卡车、飞机、火车和轮船的排放量总和还要多。希望学校重视一门课“自然常识”培养下一代的生态智商,让他们坚决抵制砍伐森林而生产的一次性筷子……“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破坏热带雨林和其他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无异于用罗浮宫的所有画藏充当做饭的柴火。”哈佛注明昆虫学家威尔逊的话掷地有声。

绿色竞争力

如果我们终究要走上一条“绿色”的道路,那么为什么不赶紧行动从而获得先发优势呢?丹麦1985年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效,20多年来,能源消耗几乎维持不变而经济增长了70%,同时世界上两个最具创新性的用酶把生物质转化为燃油的公司——丹尼斯克(Danisco)公司和诺维信(Novozymes)公司同样来自丹麦。丰田汽车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即使在价格高出同档次汽车许多的情况下依然得到了空前的追捧,更多的商界名人因为自己开的是混合动力车而不是悍马和路虎而感到骄傲,胜利的天平已经偏向丰田这样在混合动力研发上拥有先发优势同时对环境更友好的企业。绿色作为一种价值观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看重。从长远看,最环保的也是最经济的。“更绿一筹”将是一种竞争优势。未来国际投资的理想之地将是拥有“能源价格优势”的国家。中国准备好了没有?

弗里德曼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专栏作者,感谢你的这本书,感谢你为环保作出的贡献!

展开全文
有用 8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关注绿色,赢得未来”的回应

亡命之徒 2009-08-11 22:14:17

当然世界各国都在学习美国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倍有面子,现在地球终于受不了啦!
天天拼经济,冷战,现在谁能有那个口才说服那些政客!让他们放弃现有的发展路子?这条路是美国人走出来的,现在仍然正在走的.

艾略特 2009-06-13 22:30:44

能源革命ET从来都没有终止过,人们也从来没有丧失过对ET的关注,但是最重要的是没有突破性的技术能让自然母亲把她的能源廉价的转化成现成的资源,利润父亲的贪婪让人性的盲点扩大——或者说看见也当没看见。
为什么只有我来考虑人类未来?每个人都会这么问,每个人都必须活在当下,不愿意为了未来而改变,毕竟改变的成本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