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的宣言_现在终结萧条!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现在终结萧条! > 新凯恩斯主义的宣言
我非衣 现在终结萧条!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9-12 22:09:30

新凯恩斯主义的宣言

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克鲁格曼的新作《现在终结萧条!》完全可以被看成是新凯恩斯主义对此次经济危机的回应,和对大众的政策宣讲。而正是由于这一敏感话题和重量级作者,也足以让我们重启一次关于对经济危机的思考。
《现在终结萧条!》的英文原名为End this depression now,以depression(萧条)而非crisis(危机)来指代此次危机,除了为了让人容易联想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所带来的危害以外,作者也希望以此定论此次危机的性质。
关于经济危机是什么,以及如何拯救经济危机一直以来是各种经济学说争议的热点。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塞斯关于经济周期的分析认为,在自由市场里根本不存在经济危机,市场本身不会带来经济普遍的繁荣和萧条,某一个行业或某些行业的繁荣和衰退是时常发生的,而之所以出现经济危机完全是因为政府对货币的垄断。因此,对应经济危机的发生,政府所需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而克鲁格曼显然对这样的应对嗤之以鼻,在他看来,所谓市场调节是一个虚幻的概念,因为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萧条经济时代,当所有人都突然发现债务水平太高,债务被迫减少支出,但债权人也不愿意增加消费,结果就像一面镜子的内外,消费越来越少,带来的工作机遇也越来越少,于是收入也越来越少。而当所有人都在减少消费时,总得有人逆向消费,以刺激经济,而这个“人”只可能是政府。
克鲁斯曼的以上论调还未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理论。然而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受到经济学人的重新审视,无论是关于滥发货币导致的通胀,还是理性人微观经济行为对宏观政策的消解,都表明凯恩斯的宏观理论的缺陷。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更是用一座通往无人岛的桥来嘲讽凯恩斯关于扩大就业的政策:虽然貌似桥梁工程可以创造就业,但是这座桥梁毫无用处,更为重要的是,桥梁工程实际是拿纳税人的钱在创造就业,这些钱完全可以拿去进行自我消费和增值,客观上挤占了私人企业的发展空间。
在应对凯恩斯主义所带来政府投资过高、滥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等尖锐问题,克鲁斯曼有力地回应,比起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的经济体,政府赤字也只是九牛一毛,美国每年对债券支持的利息是“每年1250美元,这听起来像个大数目,但是放在一个15亿美元的经济体例,它不到国家收入的1%”,而虽然“我们一直因令人沮丧的通胀危险的警告而国足不求,……真实的情况是,我们的通胀率太低了”。在其中关于“核心通货膨胀”的论述也恰好体现了新凯恩斯主义的“价格粘性”分析。
所谓粘性,是指与弹性相对。新凯恩斯主义在继承凯恩斯宏观理论的同时,向微观经济领域扩张,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自由主义所说的“完全竞争的市场”,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尤其是垄断行业中,工资和价格不容易发生弹性变动。克鲁斯曼指出,“在供求关系调整下,一些价格持续波动……然而,很多价格是不会如此波动的,它们是由几乎垄断行业的企业制定的价格,或是达成协议的长期合同,所以他们只会在几个月或者几年间有所调整。”假设一个企业要为明年的商品设定价格,它预测整体的物价水平会升高10%,为了应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效果,它可能会把价格提高10%——即使当前的供求关系已经基本平衡。也就是说,通货膨胀通常是自我延续的。因此,通货膨胀的加剧可能只是短期现象,也可能是嵌入经济的难以撤销的通胀率上升的长期现象。
对比谈虎色变的通胀,克鲁斯曼认为,真正可怕的是不受约束的银行家,认为正是里根在1980年和1982年通过的《货币控制法案》、《加恩-圣杰曼储蓄机构法》放宽了对银行的限制,才导致了今天的结局。因此,无论是基于对工资和价格的粘性分析,还是对货币政策的质疑,克鲁斯曼认为,必须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正如另一名新凯恩斯主义学者拉亚德所说,“如果失业超过长期‘自然失业率’并存在滞后现象,那么暂时收入政策就是有助于失业更快地回到自然失业率的一种极好方法”。只不过如何掌握暂时的量度以及如何衡量“自然失业率”本身还是一个难题。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