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_经济史理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经济史理论 > 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
tuweri 经济史理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2-11 23:12:04

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

  就像Hicks本人在结论篇中所说的那样,他所著的这本书尝试从国家(及国家政策)以外寻求经济史自身发展探索的道路。虽然从习俗经济和指令经济开始写起,但即使是这一初始篇章,所寻求的也并非原始商业的创始期情况,而更近似于城邦期之前或之间的植根于农业和落后部落的商业摸索期。从农村集市经济所带来的长久利益所形成的稳定性农村商人阶级的发展扩大,过渡到这些商人阶级为寻求海外贸易和农产品种类扩展而开拓的海外殖民地以及为保护商业发展而成立的以商法为正式法律的中世纪城邦(甚至是纪元前的希腊城邦也被认为一部分是为了保护商业的正常进行),再进行到信用确立、国家的商业化进程(但正由于不从国家角度去分析国家对商业进程的影响,而刻意没有谈及荷兰及英国的重商主义历史),直到劳动力以及工业革命以来工资的变化和无产阶级团体的形成。
  对个人来说,最有启迪性的两个章节就是对货币和信用的阐述以及对工业化时期工资增长进程的推断。对货币(重金属时代过渡到纸币时代和信贷时代)历史的描述,令人产生了一个新的困惑:既然地中海主要商业国家都经历过从重金属时代过渡到纸币时代的阵痛期,那么几乎在商业进程中从未经历过这一过渡时期而直接承认纸币信用的中国,商业为什么单纯由于取消海外贸易而面临长期摇摆止步不前近千年的历史阶段呢?虽然用国家法律与商法不合并且法官对商业抵押无法量刑可以部分解释这一情况,但事实上中国确实长久享受过名为“朝贡”实则就是海外贸易所带来的好处,这却没能令中国像法国王室那样(不能指望像西班牙王室那样为了寻求重金属而扩张)确立国家商业主义。而对工资增长的阐述,作者先借用了李嘉图的新技术采用会先因固定资产(采用新技术的机器和铁路)投资而减缩流动资金,继而会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而需要新的劳动力来完成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所以劳动力工资会经历先停滞(甚至减少)进而增加的过程;同时作者也认为凯恩斯的工资理论只适用于经济萧条期而不适用于经济长期走势(作者认为流动资金长期近似于工资总量),但个人认为虽然工业化发展会使人均占用的工业品数量出现增长,但这种增长幅度并非无限,而某种工业品占用数量的增长可能与其它工业品占用数量的减少相伴随,因此个人认为萧条经济(产量过剩及因产能过剩而停止或紧缩生产)才是长期趋势,而凯恩斯理论可能正符合真正的工业化趋势,也就是流动资金与工资并不产生联系,工资会长期处于停滞甚至降低的状态(瓶颈形态)。
  另外作者在最后提出世界一体现代化的阻碍是民族主义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西方国家为确保地位而采取的技术垄断,而贸易保护主义往往并非西方国家而是欠发达国家(由于对外国资本的不信赖而出于民族主义本能保护自国贸易,但自国被保护技术可能往往不能创造利益,从而使得经济长期停滞)。国家商业主义则在一战之后崩溃,西方国家不能全方位控制自国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央银行,但商业渗透并不强烈的俄国和中国却抓住社会主义教义和历史时机,控制住了本国的主要贸易和经济命脉。虽然这最后的概述对我的吸引力并不如前一段所说的两个论题,但这几个论述却是发前人所未发,不能不说对经济史其它议题的研究很具启发意义。

展开全文
有用 5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