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环球人物》财经专访,关于《云端经济学》_云端经济学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经济学 > 云端经济学 > 接受《环球人物》财经专访,关于《云端经济学》
beaidid 云端经济学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3-29 18:03:12

接受《环球人物》财经专访,关于《云端经济学》

《环球人物》财经栏目:书中例子都来源于哪里?这些观点有没有数据上的支持和验证?
《云端经济学》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提出别人未曾提出的观点,不仅仅要有答案,还要提供指导未来社会行为的方法论。在书中提过的问题里,如空巢老人、贫富差异的解决之道、善的商业模式、理想的城市模型等,是与当今国情有关的,但又从来没有定论的,所以我在写作过程中的支持来源于已发生的事实例证、我的个人经验/经历,和过去官方渠道公布过的数据,并合理运用分析模型,在企业竞争层面的问题上,用的比较多的是SCP分析模型(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Model,结构-行为-绩效模型),而在消费品未来的趋势中我用得比较多的是,SERVQUAL模型,即:有形设施(Tangibles)、可靠性(Reliability)、响应性(Responsiveness)、保障性(Assurance)、情感投入(Empathy),此模型在我写第五章“更美的城市”里关于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关系中,就用了SERVQUAL模型。
《环球人物》财经栏目:企业成败往往与消费者心理有关,您怎么看待心理学在商业中的作用?国内企业对行为经济学、心理学有足够的重视吗?
不能说企业的成败往往与消费者心理有关,这个说法我不认同。企业的成败首先取决于自身在创业期的核心竞争力,有点像林毅夫先生在《繁荣的求索》里多次提到的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有了核心竞争力的明确,才到方向性的东西,我理解的企业没有一开始就成功或失败的,失败的因素往往在于过分依赖市场趋势、忽视危险信号、不知如何掉头、缺乏创新。事实上,在中国,任何一种方向都可能获得成功,因为有足够大的消费群基数,换言之,只要能更好的培养消费群,都有赢的可能。而怎么培养消费群?就涉及到沟通、心理学的东西。
而我关注的心理学更多的是社会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我是十分认同法国法国天才诗人弗朗西斯•蓬热的《采取事物的立场》倡导的“换位”,产品或服务,成为连接企业和用户的桥梁,作为企业要站在用户、产品的角度,去衡量整个消费行为中的点点滴滴。国内企业对行为经济学、心理学已逐步开始重视,但不系统,目前还是粗放式的关注。
《环球人物》财经栏目:目前有哪些“方法论”可以科学地研究商业心理?
商业心理是归属于整个心理学的范畴,只是通过心理学去让商业更成功。所谓方法论,就是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最常规的有观察法,永远不要只相信数据,选择重要的时间、地点,亲自去观察下消费群,很有必要。其次是调查法,问卷形式,这种形式效果的核心在于你选择客群的总量,以及你问题的铺设。这两类都是常规市场调研、统计学的方法。而很多时候,如果希望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必须要用到实验法、比对实践等,尤其在研究人的本能的时候,必须用实验法。例如人对哪种色彩的敏感?色彩对人情绪的影响?又例如,涉及到人的内心变化的课题,都需要这个。当然还有个案法,这就有点像“黑天鹅”事件,个案永远不是单一个体的结果,而是公众对单一个体影响后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常说的大胆假设和小心论证,对商业心理的研究有时很考想象力。
也有很多时候,是想象到一个结果,再去重新论证。用心理学的因素去影响更多的人实现这类结果。例如,果冻为什么不能是吸的?
《环球人物》财经栏目:对于您接触的商业成功人士,他们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有没有共性?
我接触到的成功者,都有一颗卑微的心。他们很多都是认同“敬天爱人”的观念的,而现在越成功的商人,也明白怎么聆听消费者的声音。只有将自己足够的融到消费者,才能做出好产品。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概念叫“群体的智慧”,说的是集体的智慧永远要更精准(案例是一群人猜大象体重,1000人回答后平均值要比100人猜想结果的平均值精准),从这点理解,就是你越了解你的消费者你越能获得更多的成功。
《环球人物》财经栏目:普通人似乎很难找准商业心理,您认为需要哪些素质?如何寻找身边的商机?
当你要做一个商人,你就要和消费者对话。所谓的素质就是观察、观察、再次观察。我十分喜欢电影和艺术,在很多伟大的作品中,都会观察。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我参与一个大堂的设计方案,很多大堂都在于体现尊贵感,冰冷、高大却奢华。而我们那次方案,我们就假设自己是使用者,你是一个为事业拼搏的男人,周末还要加班,而你的妻儿来等你下班,以往的冰冷的大堂,女性和孩子都没地方去,很尴尬。但我们又洞察到一个成功的男人是要用细腻的情感,用自己的成功温暖家人的。所以我们在大堂里做了水族箱,为了孩子玩,而在休憩区放了舒服的沙发并做了个梳妆台,并在梳妆台上配备了常用的化妆品,好的设计就是一种氛围,在无形中感觉到“用心的力量”。至于寻找身边的商机,我认为“与众不同就是商机”,重点是,你与众不同得合乎道理,有根有据。
《环球人物》财经栏目:我们通常会有哪些“思维的墙”?怎样打破,不固守成规?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许多人在重组自己的偏见时,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而我们很多时候过分依赖经验主义和直觉,所以很多人一开始就输了。所谓“思维的墙”就是惯性思维对思想的束缚。至于怎么打破?放下、聆听、联想、创见。放下:把整个人掏空,不带任何主观意识。聆听:系统的观察、周全的考虑。联想:基于万物本源归一的核心,相互借鉴、启发;创见:大胆提出新的观点,并用心地去论证。
《环球人物》财经栏目: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在研究消费者心理,但却很少能做到苹果那样成功。您认为他们还欠缺什么?
国内的研究也有很多成功的,至于不成功,或者欠缺的。我觉得有三点,一是国内知识产权的缺乏保护,一开始就以“抄袭”为主,主动性不够;二是缺乏沟通平台,群体的智慧无法进入决策层,对市场的关注也过于形式主义;三是有资本的企业缺乏创新的信念,而有创新能力的新生企业又缺乏资本和试验平台,任何一样新产品的推出都需要时间去论证。很多创新公司死在时间里。
《环球人物》财经栏目:同样是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有些做法是完全相反的,比如您提到的“头等舱”问题。这是否意味着商业模式没有一定之规?
正如前头所说的,没有人能确保商业模式一定就是对的。有句话叫,成功之后你所的话都是真理。所以我们只要做到有根有据就行了,在不同环节做得灵活点,大象起舞嘛。当然好的商业模式的共同点是,差异化(有看点)、公众性(切实解决足够大基数的用户所需)、可复制(方便规模化)。
《环球人物》财经栏目:马云说,最优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您认同这句话吗?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上有自己的创新吗?
马云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有三层涵义。一:好的商业模式都是解决“最普世”的问题的,就好比说一个商业计划书如果不能一句话说明白,基本成功可能行很低,过分解释的东西,都不是好东西,就好比艺术,好的艺术是直接扎到人的内心,无国界、无语言、无种族之分;二:好的商业模式都比较简单,它的环节不应该太复杂了,如果一个商业模式涉及到3个以上的环节,每个环节又涉及到利益关系,就不容易成功,也不容易把控;三:优秀的商业模式在描述起来,从结果为目标的角度而言也很简单,就是,更好。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上有自己的创新,这是一定的,不然我们为什么用微信。
《环球人物》财经栏目:都说中国人聪明,国民经济也在向“智造”转型,您认为我们应该拿什么去“智造”和创新?
“智造”是一个很庞大的问题。我曾经在我的公众微信号“云端经济学”上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或将成为OIM大国》,里面说的就是中国提“智造”的本质是从供应链上如何从下游到上游,如何从OEM、ODM、OBM到OIM,OIM就是:ORIGIN IDEA/IMFOMATION MANUFACTURING(原始观念/信息输出商),中国真正成为上游领域的观念输出过、概念输出国。而目前中国还只停留到OEM、ODM,所以中国要想进入OIM的“智造”时代,有一定的距离,但中国又是有可能的,因为中国有资本实力,中国环境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中国人口多。那怎么才能促进OIM实现了,我认为是正是本次两会的重点,即: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版权、知识产权融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保护。只有这个后盾建起来了,OIM才有可能,连版权都不是自己的,谈什么智造。当然OIM之下,还应该有基础教育的强化、人才孵化、平台资本援助和鼓励性政策的支持。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