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小米会是那头摔死的猪吗?_参与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参与感 > 台风过后,小米会是那头摔死的猪吗?
治壹 参与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1-06 09:01:36

台风过后,小米会是那头摔死的猪吗?

这是一本系统介绍小米成功学的书,也是一本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书。
关注小米很久,其实书中说的大多数观点都已多多少少有了解,但这本书算是一个系统性。关于小米有很多文章写的很好,我也就说几点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所有关于成功学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所渲染的那整套东西,只能成就那个具体情景下的那个具体的人或事。因此,成功学的书,都是读着膜拜的,仅此而已,不要奢望自己能用同样的方式成功。首先,尽管雷军一直说小米是顺势而为,但小米的成功不论怎样其实都是黑天鹅事件,初始时,除了合伙人,几乎没有人认为他们会成功,而事后的可解释和可预测也是重要的表现。其次,我一直认为在成功的道路上没有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所有的因素都是最终结果的必要条件,我们更容易关注99%,但少了那1%,往往就注定还是失败。所以小米的成功是独特的。
第二,书中总结的互联网思维又具有普遍意义。专注,极致,口碑,快,非常精炼, 再具体点说就是,极致的单品,社会化营销,快速的创新,用户的参与,粉丝的口碑。其实再想想几乎所有我们能想到的制胜的互联网企业都具有这些特点。但有一点,小米可能是主观忽略了互联网思维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免费。免费模式实际也是小米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个可能有一定的争议,但只要P<C就是可以说是免费模式。免费模式+极致产品,我认为是互联网思维最核心的两大杀手锏。
当前也有很多对小米的批评,但我认为小米是一个伟大的公司。
有一种观点认为,小米不断拓展品类,是因为手机已经不能支撑其高速增长,特别是在电视上的不成功,迫使其加快在其他智能产品的拓展。首先,品类和新业务拓展是所有企业惯常的策略,也是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一个标志。其次,小米的品类拓展与其他大企业(比如华为)相比有很大不同,华为这个量级的企业只会选择一些重量级的领域进入,而小米是生态战略,不论新品类是大市场还是小市场,丰富生态才是核心。当然如果能再把握一个类似智能手机这样的大市场产品自然最好,电视是一个,汽车是更重要的一个,所以我预计小米肯定会做汽车。当然,做大品类有大品类的难度,不像做个手环,做个智能灯泡那么简单。互联网思维讲求的是简单和快速,而不同产品的产业链复杂程度不同,会对转型的快慢有决定性影响。关于这个就不展开了,需要专门写个文章才行。
还有一种观点是说,小米现在越来越专注于低价手机,背离原来中高端的初心或产业升级的方向。实际上,传统产业或企业的成长路径确实是从低端向高端升级的过程,但以小米为代表的企业则不是如此,整体单品价格越低才是小米的方向。从799的红1,现在推699的红2,未来可能会推399的红3,红4,再未来可能会推99甚至免费的红5,红6。而且,这种价格下降,并不是牺牲产品的性能为前提的,相反,手机性能一代比一代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小米实际上是一个类似360的企业。这就是我说的免费模式+极致产品。
还有观点说,苹果都没在生态上挣到什么钱,依然是靠硬件销售收入为主,小米更没可能从生态中挣到钱,手机行业的核心逻辑还是没变。对于这种观点,我只能说苹果卖的那么贵,活的太优越了,生态不过是服务于卖手机的(苹果的核心逻辑就是卖硬件挣钱!),而小米恰恰相反,卖手机是服务于其生态的(硬件可以不挣钱!),这是根本不同的。即使如此,我想苹果仅生态收入的绝对量,应该还是大过很多手机公司的(回头查查),收入应该是已经非常可观了,苹果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定体现了这部分的价值。其实,这种观点更不值得一搏的道理在于,几乎所有依托免费模式起家的互联网企业,在高速成长的很长时间都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阿里的淘宝免费了五年不知道怎么盈利,腾讯的QQ免费了N年(具体我不清楚)也不知道怎么盈利(微信也是如此),谷歌也是如此,创始的很长时间内只能向Yahoo挣点技术服务费这点养家糊口钱,但最后这些企业却都赚的盆满钵满,所以未来小米怎么围绕生态赚钱不用外人着急,先让参与小米生态的人挣到钱才是打造持久竞争力头等重要的事。(PS:在性能和品质上,小米手机自然没法与苹果手机相比,但从性价比,从考虑价格之后的那个性能水平而言,小米绝对牛。就像360是免费的,但并不意味着360的产品就是低端的次品。其实,智能手机发展的现阶段,特别是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小米手机绝对已经是性能过剩了。)
还有一点是小米生态的活力应该非常好(猜测,从作为小白用户的我自己使用小米手机看是这样的)。就从多看来看,我之前很震撼于kindle,早就入手,并买了很多电子书。但现在渐渐越来越多用手机多看了,kindle也刷了多看系统。因为,比较多看和kindle,首先,书的价格上差不多,但多看的制作都是精品,而且交互性很强,体验完全不一样。其次,更重要的是,小米活力很强,创新玩法很多,比如最近正在尝试限时免费阅读,就成功的吸引了我。未来肯定有更多创新玩法。我想小米是要把免费玩到底了,未来可能所有书都可以免费看了(这是对人类文明和进步是无可限量的贡献),而且不是网络上免费的盗版txt文档,而是超越kindle体验的精品图书。
当然,还有专利问题饱受诟病,这个我就不多说了,我看见的是小米积极、自信、从容的心态。(PS:苹果好像也没多少发明专利,主要是外观设计专利,但是比所有手机发明专利多的企业都发展的好,当然这个具体数据我回头得查查)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