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则颠覆时代,企业的攻与守_规则颠覆者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规则颠覆者 > 市场规则颠覆时代,企业的攻与守
Sofia 规则颠覆者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7-04-10 15:04:00

市场规则颠覆时代,企业的攻与守

市场规则颠覆时代,企业的攻与守

文 / Sofia

本文首发于作者微信公众号:岁月无声却有恒

企业的宗旨是盈利,为广义的消费者(包括潜在的消费者)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以获取利润是企业的目的。因此,通俗来说,尽可能利润最大化的把产品或者服务卖出去,是每一个企业的美好追求。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企业非常注重销售。

随着时代的发展,销售人员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或者其他资源,便能将产品或者服务卖出去从而赚得盆满钵满的时代已然结束。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里,人们替换“销售”一词的是更为高大上的“营销”一词。

“营销”这个词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在发展变化的。在经历了生产导向、产品导向、销售导向的营销理念后,营销人员更关注需求导向,也就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来确定自己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

《规则颠覆者》一书在需求导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含义更为深广的需求导向的概念。

需求,不仅仅是消费者已经意识到、但是尚未实现的那些需求。还有一些需求是消费者尚未意识到的,但是技术经验已经足以产业化、商品化生产的潜在需求。

《规则颠覆者》对后面的这种“潜在需求”举例说明,如电子书,如智能手机。

我还记得本世纪初,我读大学时所用的手机品牌:西门子、诺基亚、波导。当年的手机并不便宜,15年前的2000多元人民币购买力不菲,但是所能买到的手机却只能发发短信、打打电话,功能单一。15年弹指过,这些古老的手机品牌已然消逝在人们的记忆里,如今广为使用的智能手机的功能也不再只是发短信、打电话,它身兼多职:可以上网、可以拍照、可以读书、可以玩游戏、可以……

我还记得自己在换智能手机前,所用的那个三星的翻盖手机。美艳的枣红色,散发着钢琴一般的高雅光泽,真的是爱不释手。因为这款手机的“颜值”,我一直没有去换新手机。可是,当我发现,啊,原来智能手机可以上网、可以听音乐、可以下载各种好玩的app(包括微信)时,我终于忍痛割爱,舍弃了美貌,选择了实用。作为一名到哪儿都会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伪”文化工作者,我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需要并且能够拥有这样一个神器——携带方便、可以上网、可以看电子、可以听音乐、可以玩游戏……功能应有尽有。

按照《规则颠覆者》一书的解释,企业在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之上,充分运用各种技术,创造出许多新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的需求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创造需求和满足需求同样重要,它们可以在这个创新的时代里帮助企业开辟出一片天地来。

01 攻

在这个多姿多彩的时代,频出的不但有斜杠青年,更有斜杠企业。

这种斜杠企业不仅仅是指单纯的跨界。譬如哇哈哈不仅仅生产八宝粥,还生产矿泉水;地产企业不仅仅搞地产,还跨界矿泉水。

在产品市场越来越细分的今天,这种斜杠企业的跨界还意味着竞争的跨界。举例来说,如果一家生产可乐的企业跨界生产橙汁饮料,这种橙汁饮料的竞争对手是可乐以外的所有饮品,甚至包括矿泉水。

因此,《规则颠覆者》一书认为,对企业来说,跨行业竞争的兴起导致竞争格局在竞争平台、竞争对手、竞争规则这三个方面发生了改变。

与此相联系的,产品/服务、盈利模式,这两个元素的各种新旧关系的排列组合,构成了新的竞争规则的几种类型: 

现有产品/服务+现有盈利模式 → 流程改革型 

现有产品/服务+新的盈利模式 → 秩序破坏型 

新的产品/服务+现有盈利模式 → 市场创造型 

新的产品/服务+新的盈利模式 → 业务创造型

我们不用特意去记忆“流程改革”“秩序破坏”“市场创造”“业务创造”这些术语。

从产品/服务和盈利模式的新旧组合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家企业已经拥有现有的产品或者服务,对这家企业来说,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润,假如不改变现有的盈利模式,则必然得给消费者提供新的价值。譬如7-11的现煮咖啡,收银员依然只承担收银的职责,收银员并不承担咖啡店服务生的职责,但是顾客却可以通过自己去接咖啡的方式从7-11购买到一杯现煮咖啡。

后面的三种,就相对好理解了。因为后三种模式,产品/服务,或者盈利模式,其中之一或者之二是创新的,在市场里攻城略地。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想开拓业务,成为市场规则的颠覆者,则必然是上述四种模式之一,对于创业企业或者想要跨界的企业更是如此。

但是这四种模式都离不开大脑的能动,都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便是没有任何一个“新”的“流程改革型”,也需要对流程进行疏离,从而改造现有的价值链。

怎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坐在树下乘凉,也许会被苹果砸中脑袋,也许永远不会砸中。这完全是一种运气的小概率事件。

但是,《规则颠覆者》却教给读者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发现的方法。

《规则颠覆者》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业务链”的概念。

与价值链相比,业务链是个更为宏观的视角,它关注的是业务解构本身。价值链是把某个企业的活动拆分为增加商品附加价值的各个环节,而业务链则不仅仅关注一个企业,而是着眼于整个行业。当我们把完整的业务链描绘出来后,就可以把握整个行业的功能和流程,从而了解自己的公司或者行业所处的竞争环境。

在关注业务链时,从最终的消费者开始,再到下游、中游、最终追溯到上游的功能或者活动流程。

并且,《规则颠覆者》一书中还具体提出了五种方法来观察业务链的变化。 

省略:即业务链中有没有哪个或者哪些环节是可以省掉的; 

整合:即把两种以上的元素合并在一起。 

替换:即用新元素替换业务链上的旧元素,为消费者提供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或者更便利的服务。 

扩大:即把过去的一种元素拆分成多种元素,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新产品或者服务。 

增加:即在业务链中增加过去所没有的新元素。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规则颠覆者,在关注业务链时,其立足点始终应当是——消费者的需求。在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满足或者创造消费者的需求。

02 守

面对规则颠覆者的到来,为什么有些企业节节败退、而另一些企业却依然屹立在风中?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今天的规则颠覆者,纵然颠覆了市场规则,在市场中占据了一方天地,但是,在明天,他们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市场中会有另一批规则颠覆者诞生。如何守卫自己的阵地?

事实上,那些饮恨败退的企业,失败的原因固然各不相同,但是,有两点原因具有普遍意义: 

未能把握顾客需求的变化。 

未能有效应对威胁本公司盈利模式的存在。

从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事实上,守的关键,也是要把握顾客的需求,并且梳理本公司的盈利模式。

也就是说,上文“攻”中提及的关注业务链的方法依然适用。

孙子兵法里有一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到了企业竞争之际,无非也是在“知己知彼”的情形下,进行应对。这首先,需要搞清楚对方是那种规则颠覆模式。

你是流程改革型,我便采用市场创造型的方式,改进改良产品和服务,在周边领域找到新的市场。

你是市场创造型,我也开拓新的产品和服务,或者采用流程改革型的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业务流程,降低成本、改革业务。

你是秩序破坏型,我也创新盈利模式,或者采用市场创造型的策略,错开竞争平台。

你是业务创造型,我如果需要应对,也应该是市场创造型,开辟新的市场。

不管是哪种应对策略,万变不离其宗的依然是消费者的需求。

在这个竞争激烈,经济局势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变是根本,不变,必然走向灭亡。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变革。而这种变革,除了关注消费者的需要,也要看到自身,业务链有没有可以改进之处,可以采用何种盈利模式。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