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_从“为什么”开始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从“为什么”开始 > 读后感
闪电胖丸子 从“为什么”开始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4-09-23 10:09:14

读后感


* 整本书翻来覆去讲的就是要先有why,再有如何做和怎么做。
        * Why和how对应的是边缘脑,what对应的是新皮质,即前者控制人感性的部分,后者控制人理性思考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内心已经做出了选择,但因为边缘脑没有语言表达的能力,所以我们无法解释内心的选择,从而也就导致了怀疑。强大的人可以运用理性思考、逻辑分析来证明自己的选择,而弱一点的人则很有可能被其他人的逻辑论证所说服,做出非本心的选择
        * 书中认为,在商业中,操纵和感召都能够触动“边缘脑”,但操纵是短期性盈利,不能带来客户的中诚信。感召则是让客户从内心去认同你的产品或服务,建立浓重的用户忠诚度。如果目标客户是短期的,一次性购买的,则操纵未尝不可。但想要长远发展,还是要通过感召,吸引更多的创新者和早期接受者,通过influencer来帮助达到引爆点。
        * 书中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想基业长青,要通过文化来建立员工认同感。在发展方向上,现有value,再有vision再有mission,且mission不能偏离value。而在员工管理、组织设计中,要招聘与企业价值观相同的人
        * 书中认为,最大的障碍来自成功,就是说成功之后会迷失自己,有可能逐渐偏离最先设定的那个"Why"

* 存疑的地方:
        * 能做到从why出发的企业,屈指可数;大部分企业还是从利益角度出发。就现在的客户接受程度来说,并非所有人都是有了同理心就能成为你的客户的。不能否认是很高屋建瓴的看法,但落到商业实际中来,可能还是那个遥远的共产主义吧
        * 整体来说,企业上市是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以便更好地发展。但上市也就带来了股东的压力,你可以选择员工,但你是没有办法挑选秉持同样信念的股东的。当面临股东压力的时候,决策层是不得不做出一些短期性行为的。凡事都是trade off,可能当下更多要做的是如何去从中取得平衡,而非一味强调信念的重要性
        * 我觉得书中在举例时,仅仅强调''Why'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一些列内外部客观因素是略有偏颇的。Sony,Dell落后于Apple,并不仅仅是why的问题。你能说索尼是一家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公司么?尤其在科技领域,技术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大公司自身管理中尾大不掉,僵化慢速的问题,同样是导致落后的重要原因。你能说IBM现在不是dedicated to client么?你能说MS现在不想改变世界么?简言之,why很重要,但strategy&execution的重要性同样也不低

展开全文
有用 6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