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需要管理_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 知识需要管理
梦中搁浅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5-06 22:05:03

知识需要管理

       在很久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知识还需要管理,一直认为你只要把所学的知识记下不就行了吗?直到几年前才注意到“知识管理”这个概念,才如梦方醒、恍然大悟,一直以来虽然自认为比身边的人多看了些书,但深感脑子里依然很混乱,知识都以一种碎片化的形式存在着,不能把他们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是因为没有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这本书比较全面、详细的介绍了知识管理的目的、方法、细节以及意义等内容,虽称不上是佳作,但还是值得一读的。
       作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知识的学习、保存、共享、使用和创新。在我看来,个人知识管理可以分为获取、提炼总结、共享、实践、分析、改进、创新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在于实践、分析和改进,其实改进就是创新的一种形式。全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你的知识问题
  a.错把信息、数据当做知识
  b.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能用语言、文字或肢体很好的表达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虽然你知道该怎么做,但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或肢体来描述
2 知识的学习
(1)学习什么?
 a.确定你的学习方向
        确定学习什么是你在进行一项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知识 是无限的,只有确定了自己的学习方向才能集中精力的进行学习,否则会导致精力过度分散而无法对需要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
 确定学习方向的原则:
  a根据你个人的兴趣
  b你的价值观
  c你的目标
  d你的性格(有待商榷)
b.你想掌握到什么程度
        大部分领域80%的知识都属于该领域的常识,也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知识,掌握剩下的20%才能确立你的个人优势。当然后面20%的知识需要你付出的精力要远远超过前面80%的知识。
        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最重要的是要有时间的积累,在某个领域进行1-2年的专业学习是必须的。
c.建立你的知识结构
         大部分领域的知识结构都可分为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本专业的系统知识)、专业知识。按照这个结构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2)怎样学习?
   a.寻找适合你个人的学习方法
      可以通过观察平时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比如在那个时间段、什么样的外界环境等条件下的学习效率最高来确定。
   b.计算获取知识的成本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成本概念。获取知识主要涉及到时间成本,简要的说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量的知识,同时也要考虑你想获取知识的价值,有些知识是值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换取的。这个件牵涉到如何分辨知识的价值问题。
  c.建立你的学习方法模型
1、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这个主要通过书籍来获取
2、了解该领域的全貌,可通过搜索引擎搜索该领域或与行业人士交流来达到
3、跟踪并掌握该领域的最新知识,相关期刊、杂志、论文、牛人博客
4、在实践中学习、创新,在工作中有意识的利用知识并记录总结,尽量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思考它的本质
d.个人学习中的重要能力
  a、快速信息检索的能力
     1、有某个领域的相关基础才能快速查找到相关信息
     2、掌握搜索引擎的常用技巧
     3、要知道搜索引擎并非最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b、信息评估的能力
3 知识的保存
a.无限制的保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恶习
b.确定你的保存方法
    1、文件夹命名规则
    2、文件夹存放位置
c.对“人”的保存
主要保存对方的基本情况、背景,如对方什么学习毕业、专业、爱好等等
联系过程,你们讨论的事情等
4 知识的共享
a.知识为何要共享?
首先,共享知识是迫使你将一个知识点说明白或写出来的途径,对任何知识都是“听而后忘却,看而后记忆,写而后理解”,你只是听过或看过并不代表你已经理解了,只有写出来才能加深自己的理解。所以刘未鹏说能不能写出来可以看你是否真正理解了。
其次,自己思考的结果可能并不全面,甚至可能会有些偏驳,写出来在与大家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促进自己的进一步理解。
最后,通过分享知识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信任自己,同时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共同分享经验、心得,岂不乐哉!
b.共享知识的途径
1.与他人交流,比如跟帖留言、聚集讨论
2.写微博(短暂的思考结果或灵感等)、博客(长时间的思考或有系统的知识等)
3.其他,利用一切机会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
5 知识的利用
只有被使用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能否将自己的知识使用好是对一个人能力的重要考验。但仅有显性知识是不够的,显性知识大部人通过学习都可以获得,只有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以及有意识的学习掌握的隐性知识才能使你的知识更具有独特性。
      处处留心皆学问。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有时候知识多并不见得是好事,因为知识越多,会感觉到事物的不确定性越多,所以总想着等条件再成熟一些、掌握的知识再多一点的时候再去行动,从而导致许多事情都不敢开始。相反不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反而没有畏惧心理,敢于不断的尝试、创新,所以说无知者无畏。
个人知识的价值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1、 知识的独特性
2、 社会对知识的需求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