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名不符实_组织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组织 > 似乎名不符实
aloneone 组织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8-02 18:08:00

似乎名不符实

与把其作为管理学发展中的关键理论而推崇的评价相比,在读完这体中文译著后,感到有些失望。
1)正文常常让人觉没严密的逻辑结构,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与《致读者》中强调的该著在行文上更偏重理性演绎似乎不太一至。
比如
3.4.1选择的诱发定势一节中“监督措施与诱发”:
“监督风格可以排列成连续体——在一端,由上级做决定并发布给下级,事先不征求意见;而在另一端,在自由平等讨论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我感觉这称为“决策风格”更合适些。接下去——)

“事实上,如果个体按人的行为的‘机器’模型的假设行事,上级的直接命令会防止其他选择的产生,但是参与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诱发。与观察结果相反,这一事实可以用两种不同机制来解释。”

(这里到底是“如果……”一句为事实呢,还是“观察的结果”为事实?——不知道是译者的问题,还是英语本身就缺乏一种必要的严密?接下去——)

“一方面,决策中存在被广泛遵守的独立的文化规范,至少形式上创造了使他们接受参与决策而不再考虑其他选择的条件;另一方面,在有参与的地方,在组织上层有可能控制(至少部分控制)诱发的环境下,选择是建议性的。

(“独立的文化规范”是什么?这个规范是怎么“创造了使他们接受……的条件”的?“参与决策”作为作者所谓的“组织平衡”理论中的核心,是指组织成员做出的“参加”或“退出”的决定——见P99“组织参与决策——加入或退出——是组织成员需要做出的第二种主要决策”——放在这段中似乎无法与上下文连接起来,在这里这个词似乎应该是另一种含义。)

2)作者经常是一大段资料、设想的铺陈之后就嘎然而止,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3)虽然几乎第章后面都有一个结论,但很难与前面各节的内容联系起来。

以上之类是我读此书遇到的最大的困惑,但我仍然对原作者保留一定程度上的敬意,希望我所遇到的问题是因为翻译、语言习惯差异甚至是生活环境差异(比如我就无法理解上面所提到的”独立的文化规范“到底上指什么,可能美国人一看这词就能明白其内涵)所造成的。
希望能有智者为我指点一二,能与“管理学”的同行探讨探讨。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似乎名不符实”的回应

李登胜$library 2013-02-12 13:45:37

我觉得上面的例子体现了西蒙的理性演绎和有限决策的行政人思想萌芽,用简单的话来理解作者文中的监督措施与诱发:监督风格一句说明监督存在的两个方面(前提条件),上级对下级的任务发布以及下级平等讨论去决策,这好比一个管子的两端,银币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而上级命令或者是行政命令、文化规范可以理解为控制行为,控制下级参与时的选择,所谓独立的文化规范可以理解为与任务相关的规章制度、隐形的公司文化习惯做法等等;这种控制行为看似有效,但是实际参与(下级决策以及实践活动)会使得这与“观察的结果”(是思维上的观察,即假定人是一种机械式参与而无超越选择范围的存在,这种假定的结果会让我们观察到没有诱发的结果)相背离,实践参与会脱离控制监督的预期,会产生由决策导致的新的超出预期的选择和结果。后面的一方面和另一方面的阐述是对整个监管控制阐释不一致的补充说明,值得一体的是其中部分控制与可能控制看似模棱两可,实则是对于控制行为批判性的强调,告诉我们上级对于下级选择或者组织文化对于下级参与实际任务的选择控制都只是建议性的,控制的效果还是取决于参与者对于原有控制的接受程度和自身在面对任务过程中所作出的选择。
跳出这个章节来看待组织的控制行为,控制是多方面的,传统主流的理解,控制的本质是为了防范风险和调整完成预期目标,这些风险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业务等多个方面,作者没有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方面进行阐述,而是站在人的合理理性的角度进行理解控制与决策的关系,这也就给我们跳出管理传统职能之外的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这就是西蒙的睿智之处,想想《道德经》或者其它中华古籍寥寥数语,却被不同的人阅读推崇,晦涩简洁的智慧不在于文本本身,而在于之外,很高兴你能把你的问题发上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