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兴趣当事业,当了就要做好。_伏牛传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管理 > 伏牛传 > 别拿兴趣当事业,当了就要做好。
清时有赵 伏牛传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7-06 22:07:55

别拿兴趣当事业,当了就要做好。

<图片1>


前一段时间,有幸被“幸福进化俱乐部”赠书一本,痴狂地拜读了张天一写的《伏牛传》,受益匪浅。

最早知道张天一,是看了“罗辑思维”里的一篇他写的关于“提升自我认知”的文章,内容逻辑清晰,干货精准,忍不住好奇心之下去查了查这位90后的北大学霸,才知道他就是传说中研究僧毕业后卖牛肉粉并做出互联网餐饮品牌“伏牛堂”的第一代“粉教教主”。

他是一个创业路上对自己、互联网、品牌具有极为清醒认知的人,尽管在书中开篇就提到,千万别把“兴趣”当成事业来做,不然就会极为痛苦,却也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分析情势制定策略把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步步做成了现实,而且做得很大很值得学习。

原书中语句精彩易懂,忍不住整本都想摘要下来。今天这一篇,就从我自己的理解出发,做个小读书笔记。

1、 微信概念社群的先行者

在微信日益沦为“代购”、“广告”领地,即便朋友圈里躺着无数死尸“好友”的今天,他抛开表象,看透微信朋友圈社交属性的本质和优势,提出“人人都是传播节点”这一概念,并利用针对性选择出的2000位“湖南+北京”的用户作为米粉的首批体验用户,由他们作为一个个小的传播节点不断去积攒第二圈层用户。假设一个人能再次影响500人,他所设计的二次传播必然辐射到了100000+人。这些策略的得出,都来源于他对互联网时代下经济发展趋势的掌握,看到社群关系其实本质上是品牌对用户的理解和连接能力。

2、“功能+情感”塑造出品牌的高估值

阅毕此书总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才是最该佩服他的地方。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互联网不断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已经不断打破地域屏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都“平等”着接收着这个时代散发出的信息。大多数包括我自己都活在一种模棱两可的信息交互中,他却清晰地说出这是什么现象以及现象产生的原因。读到一个high点的时候简直忍不住拍案叫绝。如今,各式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很多人写广告也力求“软”,但正如张天一所说,互联网思维并不等同于互联网营销,很多人仍然靠做“事件”来博取眼球,吸引路人,争取获得最大曝光度,尤其是市场范围越大的电商企业。

而掌握互联网思维,主要还是用于更好地卖货。那么卖什么货呢?卖兼有“功能+情感”的货。就拿一个产品来说,在技术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产品在质量上都不会有太大差距,而唯一决定用户买不买你的产品反而更仰赖于你的产品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或者换句话说,让用户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或许这个特点早被类似“格力”、“无印良品”所用,但很开心的是,他再一次用自身实践所达到的成功印证了这一事实并准确地提了出来。

3、 用T型战略打造零成本社群品牌

前面还只是思维铺垫,真正的精华便是他花了大篇幅去讲解的“T型战略”:趴着说人话;制造情感不对称;人格化;归初心;打造自组织社群。这五点中最让我觉得惊艳的是第一点和第四点,着重谈谈。

其实T型战略就是针对前面所总结出的经济与传播规律所制定出的运营公关策略,是世界观下所引导出的方法论。在自媒体时代传播一样东西,内容比渠道更重要。所有的传播都是基于社交的,相比订阅号里折叠的信息,人们更习惯于打开朋友圈里的文章。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才会引人注意,两个字,真诚。但更重要的是不是你自说自话觉得自己多真诚,而是让看文章的人感到写文章的你有多真诚。(啊好绕嘴)

包括爱品牌形象塑造层面,也力求做到标签化的表达。当下主力消费者年龄越来越向90后偏移,90后乃至00后的特点即是很特立独行但又需要找到自己的归属。所以品牌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能让目标受众感知到的情绪,方便快速吸粉,不要再自吹自擂。

张天一在“伏牛堂”成立一周年之际,出乎意料地写了一篇分析自身弊病的“告员工信”,告知全体工作人员值一周年之际,不会有任何庆祝活动。记得他来拉同学入伙时曾说这个店就开两个月,两个月行就行,不行就关门大吉滚去找工作。一无所有时能说出这样的话或许是自我宽慰,在能把一家店的流水做到很高并能持续盈利一年还能清醒看待经营的问题,乃至对员工提出的“团建都不唱歌”的小问题也认真看待,虽多了几分谨慎和较真,却是从根本上有助于品牌和企业,而不是陷入到赚取物质果实的自嗨中。

他不断提到“初心”,不管是日常运营还是使用的公关战略,都离不开这两个字,因为他深刻地明白,坚持初心才是他今日得以收获诸多消费者的原因,甚至对经营一个品牌的人来说,金钱早已置之度外,没有因为赚了几百万几千万就自得其乐停不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个品牌越做越好,也只有越做越好,物质财富也才会积累更多。

张天一是活得很清楚的人,既能抓住趋势特点创造成功,也能坦然面对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保持一颗平常心,知道路的艰难,靠着信念和情怀做事,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又不会死拽着情怀不放,不受无故情绪的牵扯。他所记录的笔记中,大到经营策略的制定,小到一句优秀文案的角度,都值得学习。即便通篇没有过多描述他是学了多久的牛肉粉,但所有经营的成功都起始于那一门或许称不上最好吃却足够人为之买单的手艺。这是他的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我结束了半年的实习期,成为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收到转正通知的那一刻,我却有种异样的感觉。当一个人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工作能力只能临时冒充一下,但这种能力无论从自身还是外在来说都是极其不稳定的。阅毕此书,除了经营思维和策略的收获,张天一的努力连带其为人处事让我观照自身感到诸多不足,才是最大的收获之处。

在一个大多数人都渴求成功的年代,谢谢张天一无私分享运营笔记,向我们普及互联网传播知识。我们要正视内心的欲望,把兴趣当事业固然是一种折磨(前提是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但既然当了,就努力做好,坚持下去并不会成为下一个“张天一”,但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