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沸腾十五年》,枉为IT人_沸腾十五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沸腾十五年 > 不读《沸腾十五年》,枉为IT人
破帽遮颜 沸腾十五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08-10 09:08:21

不读《沸腾十五年》,枉为IT人

    一、沸腾之前,沸腾之后

 

    认识林校,是从老兵群开始。那个时候的老兵群,还只是依托于免费论坛的一个小论坛。而林校的《中国互联网史》(《沸腾十五年》原定书名)业已经开始开始策划、成稿。在后来的老兵群中,以及在杭州组织的互联网老兵聚会中,和林校有过面对面的几次交流,大致了解了林校对《沸腾十五年》一书的一些出发点和创作思路,便愈是有些期待。


   前些天,群里已经有同学们喊已经收到书并开始阅读,这让我原本就按耐不住的心里更加躁动,对《沸腾》的期待便如暴风雨前夜的西湖水一样,表面的波澜不惊下暗潮涌动。还好,当当网的配送速度还算是迅速,周末订的书,周一下午便已经送到。


   二、《沸腾十五年》


   书刚一寄过来,便迫不及待的拆开先睹为快。在《沸腾十五年》中,林校以时间为线索,将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的十五年间各路英雄好汉写个通透。这让我这个自认为互联网从业者的人也深感惭愧: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内幕和人物,自己竟然在此之前一无所知。如1995年中国互联网的开端,丁磊与马云的激情出场;1999年人们对互联网愈加成熟的认识与操作;2000年的网络泡沫人们的惶恐,和那帮对互联网始终不渝的喜爱折腾的极客们……阅读这本书,就仿佛我们正随着这群我们熟悉而陌生的人,一起回顾他们那激情澎湃的岁月。我们应该庆幸现在有了《沸腾》这样一本书,让我们可以回顾中国互联网的诞生、发展和成长,也能够从中感受波澜壮阔十五年间中国互联网的巨大变化。


   书中所涉及到的人和物,以时间为主线串通在一起,组成了波澜壮阔的互联网编年史,林校的描写脉络清晰、对于人物和事件的挖掘深而广。林校写成本书用时三年、采访人无数,走遍中国,所经历的困难和艰辛也足够令人肃然起敬。


其实,《沸腾》中应该还有一条线索,那就是书中出现的关系错综复杂的关于人与物的线索。同样她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出现的一些非常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可能是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有一些话在书中并没有描写的很是详尽,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稍微用心一些,便能读出更加深刻的东西,关于我们的命运、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敬爱的国家。这丝毫不影响《沸腾》它必将成为一本经典好书。


《沸腾》之前,我们还没有一本书能够完整的记录中国互联网走过的足迹;《沸腾》之后,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追随着《沸腾》续写这其中的故事,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三、不读《沸腾》,枉为IT人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关于互联网史、关于中国互联网志的重要文献,很多内容更是我第一次阅读到,足够多的事实与材料,让你阅读起来一定捧不惜手,大呼过瘾。厚达445页的《沸腾》,没有花俏的华而不实,整本书的沉实就如踏实的林校般每一页都不可或缺,每一页都是一个重要的足迹,每一页都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与现实。诚如林校在书中所说: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或者是从事互联网、电信、媒体或其他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我希望你能从这本书中读到一个产业是怎么诞生、发展乃至长大的,这个产业中最优秀的公司是怎么做起来的,这个产业的领袖是怎么催生出来的,他们又是拥有怎么样丰盈内心世界的一群人”;


“如果你对互联网了解不多或者只是一个希望多了解互联网的人,你更多是一个对中国命运走向关心,对中国未来趋势有所判断的有识人士的话,我希望本书能帮你更好地解读处于变化的世界和正在一天天走向强大的祖国”;


“如果你不是很关心互联网,也暂时不想去创业,你对外部的世界也无暇或者不需要去关注的话,那么,我希望本书能帮助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你能更好地建立起对自我的认知,读出你自己的潜力和前程,和我们的这个国家一起成长和进步,这和你的未来休戚相关,也是本书最希翼达到的目的”。


老兵群真是一个好地方。老兵们每天天马行空式的漫聊,聊出了非常多非常好的创意和思路。我们就如互联网上的蚂蚁雄兵,虽然我们一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但一旦成雄兵,那一定能翻云覆雨,改写历史。


最后,借用《沸腾》中的一句话送给所有热爱并执著于互联网的人:不要嫌晚,只要你信仰互联网,任何时候进场都不算晚。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不读《沸腾十五年》,枉为IT人”的回应

oldbai 2009-08-11 19:34:05

不读《沸腾》,枉为IT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