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无定法_沸腾十五年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沸腾十五年 > 互联网创业无定法
蓝皮 沸腾十五年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0-06 22:10:56

互联网创业无定法

吾友林军著书《沸腾十五年》,把中国互联网从开初至今的人和事梳理了一遍,写得很严谨,穿插的若干细节为整本书添色不少。之所以显出这样的面貌,当然和林军作为一名自始至终的业内写者有关:第一手的素材,亲历现场的优势以及小小的写作野心。也许每位互联网从业者,都有必要到书中体验一番,前辈的艰辛不易、同代人的锐意进取、后来者的汹涌之势,都可以在书中找到无数例证并作为前行的某种激励。所谓读史可以明智,就是这个道理吧。

既以史为纲,必然忠实于事实,而事实,相比传说中“段子”的趣味要平淡得多,所以,如果非要把这本书和坊间的野史、戏说或者成功学读本比较的话,还不如不读。我也由此对林军将书定位于“史”表示敬佩,毕竟耗时过长,又冒着降低畅销可能性的风险,但正是这样的举动,让我们获得一份客观的参照标准,以供比较。没有比较,哪来的高低上下之分啊。这也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收获。

收获之二,是我发现并经林军证实了:互联网的精彩乃是参差多态的集合呈现。创业者的起点有高有低,倚重各有不同,但都为互联网行业添上或轻或重的一笔。我相信这种呈现将为很多正在进行时的创业者倍增信心。因为书中的事实告诉我们,所谓成功没有一定之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套路。甚至我还看到,信心也不是事业飞跃的核心法宝,比如现在如日中天的马化腾就曾打过数次退堂鼓。从这点看,事实往往有悖理论的。成功学曾经教导大家:要专注、要充满信心、要学会把握机遇、要补齐短板甚至要具备高超的演讲口才……而书中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消解了这样的观点。我喜欢这种基于事实,并对既有观点的消解。但是,消解之余,事实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这显然不是“历史”本身的功能,不过,读者可以基于此去思考,我想这是本书带给自己的第三个收获。

我思考得出的结论有二:一是兴趣;二是坚持。所谓兴趣,肯定是进入某个领域的钥匙,误打误撞也好,深谋远虑也罢,没有兴趣,最终结局还是放弃;至于坚持,我想是保证兴趣良性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不应该是捱,不应该是长久的痛苦,而是获得更大的兴趣满足的长久之计。在这两点之下,其实已经无所谓成功了。做自己充满兴趣的事业,以此获得长久持续的快感——还有比这个更牛逼的事情吗?

给林军提几个小小的意见:一是写作手法上的问题。全书以时间轴为坐标回溯的写法本来很好,但在处理不同的人和事交叉时,林校总是多些笔墨来岔到旁边做补白,让人感觉有些跳跃了,毕竟中断思路对读者来说,成本有点大啦。二是林军漏掉了若干值得一书的人物,比如高燃、李想、戴志康、茅侃侃这几位80后创业者,特别是戴志康的康盛创想,在BBS、SNS以及电子商务领域掀起了好几拨浪头,这个纰漏很是遗憾啊。

最后的建议:尽管这本书足够厚重,但15年的历史中精彩的人和事确实太多,平均下来篇幅稍显不够,不如林校以本书为提纲把个中人物逐一书写吧。这个工程浩大,但是绝对值得一做。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互联网创业无定法”的回应

蓝皮 2009-10-24 17:54:32

恩,这个林军会在后续写他们。

失去蓝的紫 2009-10-24 15:25:55

我发现书中很少提到80后的互联网创业者,好像,高燃,戴志康,李想这些人应该值得用一定的笔墨,给他们属于互联网历史上的应有的位置,借此鼓励80后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