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一种创新 倒不如说属于创新的方法论一种_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 > 与其说是一种创新 倒不如说属于创新的方法论一种
遗世成爷 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8-20 22:08:58

与其说是一种创新 倒不如说属于创新的方法论一种

      有幸阅此书,还得感谢合作伙伴一次洗脑行动。合作伙伴L公司,是国内当前炙手可热的全能型B2B设计公司。这本书作为L合作团队针对其服务对象——也就是我所在的公司管理层洗脑读书会力荐书单的第一本书(对方推荐此书的目的是想让老板和管理层加速思想层面的互联网转型,尤其是公司的掌门人),反倒让我这个局外人受益匪浅。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叫你怎么审时度势的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书,如何在时代的困境中寻找突破的书。
      如何寻求突破:抓住时代的异端,异端/非主流代表着未来。在这点上纵观历史的波澜,一个企业或者品牌有可能在当下的战场上失利,但是如果提前布局5年后、甚至十年后的战局,或许到时候又是另一番成王败寇。当初谁都看不上眼的步步高,尤其在被诺基亚一度占据心智的80后眼里十足low逼(当年还没有这个词),在改头换面、集团内部分拆以时尚、娱乐、强明星阵容OPPO、VIVI双双亮相后,将目光瞄准3-4年后即将与80后并肩成为时代的中坚力量、彼时还被定义成非主流的90后的小子,如今,这两个品牌都成功攻下90后的山头,同时在三四线城市市场份额一路上涨,大有农村包围城市之态。
      叫兽认为,将一件事情放到总背景结构中去解读,透过现象看本质 ,即了解生存结构和思维方式,生存结构——思维方式——思维定式/局限性 ,摆脱刻舟求剑的局面,尽管这是描述如何找到大公司的价值黑洞的方法论,但是这对研究个体的局限性、时代的局限性,甚至对个人进行内省,道理都是想通的。

一、持续性创新和破坏式创新
持续性创新特征:
1、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我就做什么样的产品
2、技术进步的程度一定会超过用户需求的程度
其结果就是技术越来越高级 产品越来越复杂 定位越来越高端 用户越来越高大上
破坏式创新的特征:
1、降低原有的性能要求 对产品原有的主要性能(主流性能)不做改善,甚至弱一点也没关系,而是去提高某个新性能(进入新的性能改善曲线)
破坏式创新往往来源于低端,但不止步于低端 美国钢铁厂的经典案例,小钢铁厂因为技术进步会逐步吃掉大钢铁厂,以及芯片颠覆式创新(英特尔 AMD ARD)
破坏型创新有两个市场策略
屌丝逆袭:做更便宜的产品 低端市场颠覆性策略
跨界打劫:找到新市场 进入全新的维度 同级别市场混搭 猎豹 清理大师 (边缘切入 单点极致 以点带面 )
          高势能进入低势能市场 用互联网思维做传统产品 如小米手机 小牛电动车 雕爷牛腩
2、通过这个新系能改善 一般会带来几种结果 产品越来越便宜 越来越小巧 越来越方便 (满足人类天生懒 贪 嗔)

3、换操作系统还是打补丁
第一象限(持续性创新,大公司盘踞)和第四象限 (破坏性创新,小公司切入的边界)


二、任何一个价值网都存在一个失效的边界
内耗 物极必衰
如何从A价值网迁移到B价值网?
价值网的基本属性 :特定的产品性能属性 特定的成本性能属性 特定的组织能力
大公司做加法 小公司做减法
产品性能:产品至简(苹果)
成本性能:成本至简(小米,零库存 +零渠道+零营销费)第一次免费 第二次收费 二次打击能力(小米+亚马逊+360)
组织能力: 工商管理还是互联网管理 (创新者的窘境应对方法:自我革命 设立独立机构 内部PK 并购或者投资 )
诺基亚和苹果的对比 两者在产品 成本 组织管理上的根本不同)

三、三种生存方式
第一种 在低维市场竞争 稳定 周期变化慢(传统行业)
第二种 追随 引领科技 在高维市场竞争(互联网行业)
第三种 混搭 高维 底维混搭
大公司天然有大公司的窘境:为了过分追求利润率 股东利益(标准的工商管理经典范式)

四、每个时代 每个人的局限性

生存结构 思维方式 遮蔽效应 引申出 有见识比有常识更重要

下面是L公司团队总结的书评,我觉得更精辟,特原封不动献上:

1.【黑洞价值网突破】
用竞品做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方法战胜它是不可能的!在做新产品时,快速去看他的商业策略逻辑是否与同行业产品是否在同一个价值网,竞品的价值网逻辑是什么?找到他价值网的黑洞!(而这个黑洞即是大公司的创新窘境)必须寻找新的价值网逻辑策略。

在如何开发一个新产品、品类这点上,现在国内大行其道的生活方式、小而美自有电商品牌的始祖——初刻创始人、前凡客的副总裁许晓辉有一段更全面的总结:
-逆向定位 。比如你做大,我做小(参考个人电脑的问世);你做快,我做慢(慢生活生活方式)
-找到现有产品不足的地方,进行强化,这一理念在《用户启示录》中同意被大力推崇,对所有的产品经理和创始人都值得深思
-找到一个大品类中的小品类,进行放大和势能叠加 参考雕爷打造的众多项目
-跨界混搭,将原本不相干的品类进行糅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寻找突破之前一定是建立在对手、对标对象充分研究总结基础上,这个基本功不能缺失 。

2.【突破性产品新曲线】(四象限图)
持续性创新&破坏性创新区别:
持续性创新:改善原有性能曲线、超越用户市场需求;(大公司主场)
破坏性创新:建立新的性能曲线、更小更简更便宜;(创业公司必经之路)
在突破性产品定位时:要寻找新价值标准!

3.【破坏性创新2法则】;
不同产品(简单便宜)+不同市场(屌丝逆袭 跨界打劫)

4.对传统企业转型:【创始人自宫法则】CEO不能亲自参与破坏性创新时,成功几乎=0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