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中长大_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 > 在全球化中长大
fayeman 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1-29 11:01:24

在全球化中长大

引自新浪微博@文科生
http://weibo.com/p/1001603931687196210245

《全球风口》这本书带来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全球化。过去,在很大程度上,全球化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基本上可以等于美国化,更多的是从吸收的角度、从跟随的角度看待全球化,很少或者基本不会从输出的角度,从引领的角度来看全球化。过去全球化的意义就是政府常说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今天,全球化对于中国的意义是将演变成为,输出 - 资本和制造能力、融合 - 国外的技术、中国的市场和商业模式,创造 - 通过中国资本,市场和制造反哺到全球市场,创造价值。这个转变的原因是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跟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跨国公司的合作中,不仅仅获得了GDP的增长,同时也建立了强大制造产业能力,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让中国企业有资本实力,制造实力和管理能力用不同的方式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

在不知不觉中,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80年代,全球25,000人以上的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达到80%以上,到了今天,这个比例跌到35%; 平均人数少于 1000人的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20%, 是增长最快的部分。这是《全球风口》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传统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今天己经不再是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继续依附于跨国公司,作为跨国公司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己经不再是有效的发展路径。甚至,这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的发展路径选择。事实上,在大学的招聘中,跨国公司己经不再是首选的雇主,在中高层的管理职位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中国区的中高层管理人投奔本土创新公司,还有不少人告别高管生活,直接开始了创业生涯。

作为一个曾经的跨国企业经理人以及现在创新企业的发起人,在阅读 《全球风口》 一书中,从王煜全老师的案例和洞察中,感受很深。也想到了几个身边感受到的“全球化"瞬间。

第一个瞬间是中国经理人的全球化。在2015年最后几天,和曾经在宝洁工作、老朋友聚会,一位老友刚刚升任一个跨国公司亚太区CEO,管理中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和印度的生意。他在去澳洲视察的时候,当地的总经理对于一个来自中国的新上司显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朋友在给公司全体员工讲话后单独跟总经理做了交流,坦诚的告诉他,今天,可能开始让大家开始接受一个事实,在未来十年中药准备迎接来自越来越多的中国影响,也许是来自中国的新同事,也许是来自中国的竞争者。作为同一个时代加入外资的我们对此很感慨,很难想象在20年的时间,整个经济格局和人才成长状态就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二个瞬间是中国PE的全球化视野。去年7在硅谷参加奇点大学的Executive Program 期间,在为数有限的中国同学中,认识了一位来自北京的PE大哥。跟他交流几次,才发现他们的投资对象主要是欧美的创新公司:在他们看来,欧美的公司在技术和理念的积淀比较深厚。那些有技术创新的公司,通过他们的投资,把欧洲的技术和中国的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回国后,我们和他们在德国投资的一个健康产业公司交流,切身的感受到了技术,资本和市场结合的能量。

第三个瞬间是关于我们公司自身技术能力建设。也是因为奇点大学的课程,发现了硅谷一个做大数据技术的公司,他们偏重于技术,我们偏重于算法和应用。跟这个公司的人交流几次,迅速发现彼此公司在技术上互补,在市场上存在潜在的协同效应。这个硅谷的公司迅速表达了愿意跟我们紧密合作的愿望。请教了那位PE 大哥之后,我们回国后迅速启动了跟他们的合作。完全通过互联网的协作工具,通过Skype和邮件,建立了和硅谷公司的项目管理机制,克服了时差,语言和远程工作的挑战,快速的推动了项目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技术团队也深深的体会到,在底层的技术,在产品的理念方面,他们的确有很多深厚的积淀。这样的合作加速了我们产品开发的速度,也快速提升了我们技术团队的能力,拓宽了技术团队的视野。

从发生在个人身边的这些事情,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全球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在互联网时代的真实存在,它影响着公司的发展,也影响者每个人的职业发展。20年前,谈全球化的都是大公司的事情,或者是公司长大以后的才需要考虑的事情。但是今天,全球化时代,公司不再需要成长后在全球化,而是一边全球化,一边长大。

2014年春节刚过,参加了Uber上海的开幕酒会,第一次知道了这个公司正确的读音是乌ber 而不是优ber。Uber是一个快速崛起的国际品牌,迅速在全球的很多城市有了存在。与此同时,源自中国的滴滴出行,一方面在中国市场上快速的占据市场,另外一方面也通过投资和结盟迅速建立在全球市场的存在。Uber和滴滴全球化发展的路径和节奏跟以往的跨国公司完全不同,不是在自己在本土市场己经成熟后才开始进行,而是一边发展,一边成长,一边国际化。

王煜全老师根据自己在美国投资的众多经验,深刻的洞察了全球化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机遇。 薛兆丰教授则从经济学角度论证了全球化对于中国和中国企业的重大意义,从政策制定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个人觉得《全球风口》有两点启示特别有意义。第一,改变一个角度看中国和世界,中国己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身在其中的人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变化,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惯性中;第二,从企业运营的角度,从全球的角度来寻找发展机遇,学会一边全球化,一边长大。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