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O书评】拉开投行“黑屋”里的灯_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 > 【EEO书评】拉开投行“黑屋”里的灯
jiaon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8-12-19 13:12:41

【EEO书评】拉开投行“黑屋”里的灯

EEO书评人 焦建 现在就阅读有关这次金融危机会让人进退两难:一方面你会害怕,这些在危机一开始或者在局势仍不明朗的时候写作的书是否包涵了足够的洞察力去帮助你了解问题本身,因为一切都还没有尘埃落定,所以宣称自己把握了事实的判断都显得面目可疑;而另一方面,假如你真的因为上述理由拒绝阅读一本以非凡的洞察力写作的书时,也许你又免不了在危机结束时埋怨自己的小心翼翼。因为你可能事后会发现,解决的方案早就已经成为了白纸黑字。历史经常证明,这些在危机结束前就给出准确判断的书,一定会成为经典。
一个解决方案是,我们应该多找一些“保鲜”时间更长的书来阅读——譬如历史,譬如那些只对事实真相做出描述而不试图在现有基础上就过早给出判断的书。当然,给出判断和提出建议依然是有意义的,因为假如它们具备足够的建设性,就有可能让历史真的按照它的方案走下去。这样的阅读指导思想虽然不一定会给你提供正确的答案,正如即使吸收了历史教训也并不一定就能够让人们在新的阶段里摆脱短视不再陷入危机一样,但它起码会让你离正确的道路更近一点。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具备上述多种优良品质——它早在危机之前写就,它具备非凡的洞察力,它写作历史描述事实并很少得出判断。也许阅读它并无力帮助人们找到解决方案,但你一定会对为什么投行在这次危机中之所以扮演了如此不光彩的角色,有更清晰的了解。
虽然世界上应该没有什么由人所做的事是在所有的时间都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的。但事实上,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里依然充满了隐秘——每个行业都有它的潜规则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局内人都清楚,局外人却无从得见。假如它们都跟金融业一样具备如此重大的影响力的话,任何一个走偏,都可能导致一次危机。各种危机爆发的原因正如一个个的小黑屋子。假如没有熟悉形势的局内人在屋里把灯拉开的话,外行如我们,将很难找到屋里的开关。
这本出版于06年的著作便是一本由局内人撰写的“拉灯之作”。并在危机爆发之后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也许还有抱怨,为什么早些时候没有这样一本揭露内幕的书呢?但我相信,即使是这本书早已流行,人们也会用类似阴谋论的方式来解读它。因为我们总是充满侥幸和自信,认为这一次的形势很可能就跟上一次危机爆发时不同。你无法在悲剧爆发前就判断它是不是悲剧,可惜你得出结论之后,一切都已经太晚。
读完全书你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疑问——你不知道这次危机是不是完全可以称之为人祸。但显然,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因素。华尔街投行们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形成的以客户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文化,在新世纪开始之前就逐步开始瓦解。而之后的网络泡沫破裂既受它的影响,又反过来加剧了局势的恶化……
很难想象一项美国金融业的法令会对今天的局势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而这也就要求今天的政策制定者必须小心自己今天的决定)——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诞生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了投行与商业银行必须各自分开经营不同的金融市场。前者专注于证券发行和交易,后者则是银行信贷。这项运行近七十年的政策决定最终在2000年之后被推倒,后果是——商业银行携雄厚的资本进入了前者的私密之地。它们以证券承销跟贷款挂钩的经营政策使得投行们不得不无所不用其极。即使是类似与高盛这样的一流投行也放弃了早先由西德尼温伯格开创的“以一流方式做一流生意”的老传统,温伯格的价值观——忠诚、谦卑、独立、公共服务意识、诙谐幽默——现在经常被念叨,却很少被实践。投行们开始聚焦于短期利益,它们开始有一单生意就做一单生意……
互联网兴起的“沸腾的岁月”里,投行们更加聚焦于新型的看似可以提供高额回报的业务。随着人才的短缺,投行们不断的降低对人才要求的标准,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原本不可能进入摩根史丹利高盛这些大投行的人开始成为投资银行家。而这些人在泡沫结束之后并没有离开,相反,一波波的裁员之后,正是原本优秀的人才为他们留出了宝贵的名额。
所有发生在华尔街投行身上的故事都牵扯到人性本身最丑恶的一面。因为这里亘古未变的法则就是要上演权力争夺获取更多的金钱权势。而正是这种局势的不断恶化使投行们失掉了自身原本存在的意义——它们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好的财务金融顾问并帮助实施它们。这让有志于以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进而影响社会的银行家们失掉了自己荣誉感的来源,早些年份就已经离开了大投行的乔纳森尼的这本书并没有涉及到引起此次危机的投行行为。但是你可以通过之前华尔街十年的转变中找到为什么会发生危机的答案——至少你不会再对投行们做出如此之多的错误行为感到迷惑不解。
这里能够符合里克尔在《写个一个青年诗人的十二封信》提出标准的投资银行家越来越少——“这足以做出判断……如果感觉不写作也能活下去,那就不要去尝试写作。”这里越来越多的人是因为“挣不到高薪就无法活下去”,他们投行的传统一无所敬因此毫无禁忌。正是在过去十年中发生在高盛和史丹利为代表的投行内部的文化转型,酿成了今天的悲剧。而这种转型还对投行是否有必要存在提出了根本性的质疑——假如投行们仍然继续抛弃“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策略继续以“利润为导向”的话,这就会使得投行们的公众形象进一步的恶化使得越来越少的才俊希望加入这一行当,这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乔纳森依然对几十年前的投行与公司的融洽关系抱以期待。他虽然一直在复述“投资银行家可能是最差的投资者”,而且他对自己实力依然存在着的质疑,但你可以看出他对这一行业的热爱,他依然期望西德尼式的投行文化的复兴,“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依然是一个值得期许的目标。而至于这样的文化是否还能够复兴,投行们在彻底消失前是否能够拯救自身,应该是另外一本书里的故事了。


相关阅读:
《华尔街的肉》安迪•凯斯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铁三角——透视凯雷集团的秘密世界》布赖奥迪,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版
《庞兹的骗局:一个金融奇才的真实故事》朱科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展开全文
有用 6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