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型社群》(李善友 著)_产品型社群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产品型社群 > 《产品型社群》(李善友 著)
彭刚林 产品型社群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5-08-01 22:08:59

《产品型社群》(李善友 著)

被朋友追问是否该考虑写《产品型社群》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时候,意识到我该再啃一下这根骨头了。当我下定决心咀嚼所有精华的时候,突然觉得索然无味,就像嚼人参片一样。因为书中说的都是现在互联网很流行的词汇,我即使全部列举,也无非是“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体验”、“单点”、“极致”、“温度感”等之类耳熟能详的空话套话。身在互联网行业,对于这些词我尽可能避而不谈。但不可否认,思考问题的方式的确在无意识中发生变化。在这里主要想记录分享一些给我冲击力很强的理论观点及看待问题的角度。思维导图地址为:http://pan.baidu.com/s/1i3q3jb3


 
①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任何一个系统,如果想有效运作,必须内部逻辑自洽。任可一个系统,凡是自洽的,必是不完全的。因此一切系统,必是有边界的。
也就是说系统之内为常识,跳出系统为见识,见识比常识重要。进入社会便是寻求见识。


②价值网概念
在颠覆式创新理论中,核心概念是“价值网”,其三大特征是成本结构、性能属性及组织形式。在某一价值网中的企业都会遵循固有的成本结构,以某种性能属性为重要的价值判断。价值网一旦形成,就极难逃脱,人们以为是管理者在做决定,其实是由所处的价值网所决定。企业所处的时代背景恰如一张无形的价值网,而互联网时代与工业时代在三大特征上都变现出深刻的差异性。功能成为标配,感情成为强需;中间成本趋零,二次打击盈利;个人异端化,组织社群化。
身处的价值网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就不同。就如之前唐老师之前所说的“要想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进而影响到他人”。价值网的不同,短期会倒逼着成本结构调整,最终沉淀到性能属性之中形成企业理念,比如说正在转型之中的苏宁。

 
③情感体验VS功能体验
技术进步的步伐要快于市场需求增长的速度,而且技术越进步,产品生命周期的更迭将越短,逻辑推导到极致,产品周期会无线趋近于零,这也意味着功能体验已经没有最优化,消费者对情感体验的需求超过对功能体验的需求,审美将代替科技成为互联网价值网最重要的性能属性。
对与这条我持有保留意见,因为我们坚信功能体验的创新一直并且持续的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当然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一大批强调用户体验的产品抢占媒体版面,肆意的抢夺人们的注意力,是因为目前存在着市场空缺。但一旦体验都成为了标配(当然没有体验的企业本身就不应该存在了)戴着科技公司面具的营销公司,又能做些什么呢?我虽说是联想的用户(公司发的办公本),不是小米的用户,等到哪一天,这些企业真正在科技上做一点事情的时候,我才会去说自己是一名国粉(非果粉)。用情感去售卖商品都是耍流氓,但现在已然成了流氓社会,你不这样干,可能不到明天就已经折戟在黄昏了。



④个人异端化&组织社群化
人与人的冗余度为零是互联网价值网的第三大特征。在机制的逻辑推严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的冗余度为零。即使两个相同的人,必有一个被淘汰。要生存,需要将才能发挥到极致,直至异端:要么天才,要么狗屎,不接触必须走人。对于Netflix最核心的观念是:“你能为员工提供的最佳福利,是招募优秀的员工,让他们和最优秀的人一起工作”。因为一个顶尖的人才,会吸引一群水平相当的人,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凝聚社群。异端化的人才筛选,避之不谈,但心存感激@烛龙项目,有你们在前面指引着我前行。


 
⑤顺势而为
        如果台风来了,你站在台风口,就算是一头猪都会被吹起来。但是我依旧疑惑的是为什么是软件行业比不过微软、做电商比不过当当、做游戏比不过完美、做杀毒比不过360、做米聊比不过微信的雷军做成了手机,要知道2010年~2014年并不是手机行业的台风!或许是跨界的魅力。此处埋下伏笔。至于小米的七字真言“专注、极致、口碑、快”是一个现象的归纳,互联网打拼的各位前辈深知其道,但落实起来又是何等艰难,哪怕自己非常努力,企业大了什么都难。


⑥比肩巨人: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小米的竞争对手是谁?是国产手机还是高端手机?小米实际的竞争对手应该是国产手,但是小米刚出来的时候,它会说HTC、三星和苹果是它的竞争对手。在商业竞争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傍大款”。竞争的时候一定要去找比你牛的人,千万不要去找不如你的人。比如我和东哥在同一家公司……
 

⑦降维:认清问题的本质是一个全方位多维思考的过程,但是不能深陷其中,解决问题时要跳出来,减少思考的维度,解决问题。

 
同时也发现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与你分享:在今天这个时代,沟通越顺畅,人却越孤独。
《产品型社群》是一本好书,看见它的封面说是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书不怎么愿意去看,抱着看李博士如何将牛皮吹爆的心态看完全书然后心虚不已。这本书中他做到了专注极致,在浮夸的互联网世界里用心写书,很值得尊敬。
最后感谢超哥,将其借阅于我,谢谢。(考虑到版权问题无法上传至网盘,需要本书pdf可以回复邮箱地址,另图片选择百度检索)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产品型社群》(李善友 著)”的回应

胡乔盛 2015-12-01 09:44:33

1509782716@qq.com

昊千洛 2015-09-06 23:58:01

13465808029@163.com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