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模式_The Idea Factory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The Idea Factory > 创新的模式
吴楠 The Idea Factory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8-05 22:08:33

创新的模式

创新有无模式?如果有的话,贝尔实验室的模式是不能绕过的。有如此多的具有革命性的技术产生于此,晶体管,信息论,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激光。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对现在的世界有着革命性的影响。

这得从ATT公司的垄断地位说起。垂直方向的结构:贝尔实验室在最底层‘生产’创新,然后由中层的Western Electrics公司(ATT子公司)大规模生产制造,再有顶层的ATT负责市场部署。水平方向:每个地方的电话公司几乎都属于ATT,这样在北美构成了一张巨大无比的网络。只要ATT不开放这个网络,别的公司根本无法进入电信市场(除非自己重新建一个,这样的成本显然不是任何一个新公司能承受的)。ATT的垄断地位一方面得益于‘自然垄断’。即,负责的网络需要一个管理的实体。另一方面,技术的优势也趋近于垄断。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一个领域只能容纳下3个左右的公司。

垄断的地位给予了贝尔实验室研究经费的保障,他们可以去追求本质性的问题,研究的计划可以是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的事情。当然,这也需要像Mervin Kelly, Baker,John Pierce等管理者深邃的目光以及他们创造的‘核反应堆’式的研究环境。一流的物理学奖、数学家、化学家聚集在一起,像原子一样相互的碰撞、激荡产生新的想法。然后,由一群顶级的实验员把每个前所未有的想法变成现实。

晶体管正是核反应的一个产品。虽然最初的动机是为了找真空管的替代品,晶体管在放大信号的同时,在耗能和Robustness方面都超出真空管很多。但晶体管革命性的用途其实是在做‘开关’上,导通为数字1,关闭为0,晶体管的开闭以微秒级的速度在进行。这意味着人们找到了从模拟世界到数字世界之门。现在,几乎所有的设备都在以数字的方式运行、计算着,而晶体管就像是人类大脑的神经元一样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香农的创新在贝尔实验室确是个异类,他可能是唯一的一个关门工作的人,拒绝参与到与大家的碰撞中去。更多的时候他更像是个观察者观看着一切,然后像个魔术师一样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机器玩具。可即使是闭门工作也挡不住煽动者John Pierce。 Pierce, Shannon和Oliver共同的发明了PCM。香农最大的贡献当然是在信息论。以统一的构架,统一了通信领域。天才就是这样,让人目瞪口呆。而香农思考这个问题,不过是因为这个问题让他着迷而已。而这一点也是他的问题吧,他在离开贝尔实验室到MIT从教之后,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工作产生。

贝尔实验室的终结恐怕也是终结在自己的手里。在真空管时代,模拟信号非常的脆弱,一个电话可能需要经过50个左右的真空管,唯一能让他们工作的方法就是这些东西都是由同一个公司ATT设计、制造和维护,也就是自然垄断。而晶体管取代了脆弱的真空管,同时香农奠基的数字系统让各家同时同时参与一个系统成为可能,这些都导致没有必要需要一个公司来管理通信系统。

贝尔实验室作为一个工业实验室,能够长期的投入在基础研究,追寻开创性的工作是空前绝后的。增量式的创新可以留给市场的力量来实现(例如,硅谷的风险投资VC模式)。而长期基础性的工作,在贝尔之后,如此创新的模式恐怕只能由政府来承担。因为只有政府才有足够的财力和组织人力来做这件事情。可即使是这样他们能产生‘核反应堆’式的反应么? 以现在通信学术界来看,差距非常大。

最后,在致谢里,作者写给他太太的话如下:
As for Lizzie, my partner in life, the debts are, I'm afraid, too great to express. For you, for you only, words fail me.
(丽丽,我一生的伴侣,我欠你的太多太多。对你,只对你,言语失去意义)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