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城带给人的绝望_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商业 > 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 > 金融城带给人的绝望
海上千春住玉环 胡作非为:人性之本与金融暴行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9-27 05:09:04

金融城带给人的绝望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它的封面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英文书名swimming with sharks,书名的译文却是胡作非为。对金融投资而言,鲨鱼可以理解为风险,翻译成与鲨共舞也是妥帖的。可是中文翻译却另辟蹊径。带着疑问我进入了书中描绘的金融区。
        一、词汇解析
        1.利益冲突。在行业内并购风起云涌之后,一家银行可以在一个牌照下从事所有业务了。帮助公司即将上市的企业家们推高所持股份的价格,又可为投资者提供关于标的股票价格是否合理的建议,还可以为是否用客户资金购买股票进行决策。这直接导致了公司高层内部必然出现利益冲突。
        2.激励倒错。奖金反倒鼓励了伤害客户和银行的行为。在金融城广泛存在
        3.购者自慎。获得广泛认可和被普遍接受的法律选择,非道德范畴的事物。
        4.零职业保障。金融城从业者时刻面临着被解雇的命运,处于恐惧的心态中
         5.大而不倒。当银行大到一定规模,就立于不败之地,为了维稳绑架了政府,亏损的是纳税人的钱。
         6.上市公司面临的压力。银行若是上市公司,需要为股东负责,提升盈利能力。
         二、短期效益主义的思路图
         是什么为恶习提供了温床?客观上混业银行产生,cdo复杂衍生系统和各种银行it系统的越来越复杂,行业复杂性的显著增长扩大了误用和滥用行为的范围。能够理解这些产品的人越少,超生曲解、誤算和滥用的空间就会越大。合规部门~首席执行官不可能清楚了解每一个算法每一个产品。系统的多变性和不透明性从根本上使得大型银行变得更加脆弱。
         主观上短期效益主义已成金融城的内生文化。丛林法则生存下来的交易员,手拿复杂cdo,满脑子购者自慎,彼此间充满猜疑,每个人都专注于实现非道德范畴的盈利和收益职责,没人知道自己五分钟后会不会被扫地出门,如果一切都是完美合法,凭什么要关心道德底线呢,凭什么要对客户和银行忠诚?
         正如书中所说,激励倒错、各自为战、恐惧氛围、零职业保障衍生出的不忠诚,以及难以掌控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这完全不是一个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结构严密的执行体系,而是一片簇拥在一起的雾中小岛,上面站着唯利是图的雇佣兵。
           三、俘获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作者在探索金融城的过程中,无数次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绝望。
          信用评级机构恶意雇佣同性恋利用欠人情的心理影响评级结果,而由银行出资评级本就丧失了评级结果的客观独立。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多,额外工时越长,增加客户成本。或挤占利益空间,会计师有不愿意发现问题的倾向。
          中台部门因无法给出阻止交易带来的准确损失数据,整日被威胁,为了生存要么半推半就要么沉默不发声。
           甚至政客们在媒体披露金融业陋习后也沉默了。法律允许银行和银行家们购买权力。银行有本事可以从中干预行业政策,而政客从中获取竞选基金。
           而最让人无奈的是,唯一具备第三方掣肘能力的监管部门,发现自己无力对暗含在产品背后的复杂风险进行确定也没法衡量当市场崩溃时可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三、空无一人的驾驶舱
            作者认为改革迫在眉睫,最起码基于四个方面,首先,拆分银行为更小的单元;其次,银行不能从事在混业经营下引起冲突的业务;再次,银行不应被允许搭建、销售和拥有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最后,奖金文化应该和银行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
          但是这些显而易见的措施从金融危机发生至今并未得到实施,甚至国家层面也无法去影响一个全球化的银行,因为银行业务是跨国界的,业务部署地可以根据每个国家的政策进行调整。未来,势必会再度爆发金融危机,而那驾驶舱内却空无一人,根本没有那可以掌舵的人。
            
          作者作为一位人类学家,从人入手,以人群甚至金融社会作为研究对象,一层层剥开金融城的面纱,也一步步引人入胜得带我们走到绝望的感受。胡作非为带来的后果,你准备好去承受了么?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