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变现力,毫无疑问这本书妥妥地吸引了我,无论是“创新”还是“变现”都充满着闪光的魔力。
我们都知道,有新可创并非难能可贵之事,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甚至每个瞬间都能冒出密密麻麻的新想法、好点子。然而,又能怎样呢?我们大多人大多数的创意还不是胎死腹中,偶尔的奇思妙想丝毫不会改变原本的轨迹。这本书,给我们一些为创意要有的深层思考,创新的可能性、可行性才是重头戏,有路可走+有利可图,创新才会变现。
以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创新项目开篇。三星透明液晶显示技术,“这很酷,但是,然后呢?”由项目的关键人物提出这个问题开始,这个专业的团队开始了周密的思考与调研,从确定“有利可图or与众不同”到“用尖锐的问题去考验创意”,再到绘出“魔法金钱”双曲线函数图、BFD地图(比较各方案地优劣),最终将创新成功地变现了。整个项目,我们感受到这个“沸点”创意公司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专业型思维。“沸点”研究创意,而它本身已是最大最实用地创意。
本书中提及的思考方式给我们很多启发。有些创新并非无缘无故的天马行空,而是对症下药的努力,即针对问题认真思索的结果。“问题逼到你眼前了,你就得想办法用最少的步骤从A走到B。”
“农民式逻辑”,就是做那些机会就在眼皮底下却从未有人做过的事情。多么实用的友情提示。
“伟大的问题和伟大的答案一样令人激动”,尽最大可能地向创意扔流弹,找漏洞,提疑问,比解决问题 本身更有意义。冲突,更能产生能量。有问题,才有进展。
通过对失败创意进行多角度剖析,沸点公司发现“决定一个创新项目是否成功的最大因素,在于进入创新流程前其策略的清晰度”。
慢慢学会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
沸点公司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之一,就是善于将问题场景化。比如办公室里的某个谈话,便可视为一次对客户反馈的梳理和提炼。
本书还剖析了那些耳熟能详却误人误事的创新传说,比如“屡败屡战”、“失败乃成功之母”。还总结了几大创新法则:营造一种成果导向型文化氛围;流程在它管用的地方真的管用;不要让创造性和商业性任意一方的势头盖过另一方;像双螺旋结构一样工作(创造力和商业能力问题就像DNA中两条线独立地向同一个方向延伸,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相遇一次);设计和创新是两码事……每一条都耐人寻味,饱含深意。
作者的思维极其缜密,语言也形象。善用暗喻,让理论更形象,更易被理解。“把创新比作织布,先找到不同的线头,再把他们交错缠绕,最后纺成耐用、美观的面料”,这不正是让创新结果的最好途径的描述嘛。
让懂的人更懂,让不懂的人更不懂,这或许就是本书的尴尬之处吧。明明其中思想价值连城,却只能安然地等待被懂的人放在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