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中丧命_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技 >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 在娱乐中丧命
斐君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8-08 09:08:45

在娱乐中丧命

身为心理学家的鲁斯•威廉西马博士在自己主持的广播和电视节目中,把“有关性事的林林总总”,用“在过去只能是卧室和某些阴暗的街角里专用”的语言讲给她的听众。对此,威廉西马博士提到,“有人说我取悦于人,我说这很好。如果教授上课时表现幽默,人们就会带着记忆下课。”

我在网上看到一条2002年的消息。作为已经70高龄的希拉克为了驳斥若斯潘“希拉克年老体衰,精力不支”的观点,希拉克的女儿克洛德专门为父亲做了一套形象设计:穿上浅色的西服,换上新款的衬衣和皮鞋,将部分白发染成黑色,不要再戴眼镜,说话要避免急躁。如此一来,今年70岁的希拉克形象陡然一新。在最近的一次民意测验中,希拉克首次超过若斯潘,并领先4个百分点。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没有意外,希拉克将保持领先势头直至大选结束。而最终结果也在意料之内,希拉克恋人总统。而在书中也有类似的例子,“虽然宪法对此只字未提,但似乎胖子事实上已被剥夺了竞选人和高层政治职位的权利”。
    
由此可见,公众人物原本可以表现的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噱头和化妆术。对此,波兹曼批评为,记录了公众话语的解体和其向娱乐化转变。这么看来,似乎前两个例子,前者沦为了卖弄言语的技巧、偷换会话的“场合”,而左右后者结果的则成了电视时代政治舞台上的“形象竞争”。当然我们无可否认威廉西马先生的心理学知识水平,抑或是希拉克的政治驾驭能力,而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种种事件都充满“感官刺激”甚至“欲望”、“违反游戏规则”的庸俗元素。

而这些事件依靠电视甚至新媒体不断冲击大众,使得大众被动去接受这些饱含庸俗元素的信息。以至于大众由于过分“享受”和“相信”这些娱乐化的信息而丧失了自由。如同赫胥黎一样,波兹曼所担心的不是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所表述的,“人们受制于痛苦”,而是担心“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书中,波兹曼精准地剖析了娱乐的篡权谋位过程。以美国为例,“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指新英格兰人民,包括现在的美国人民)都是热诚而优秀的读者,他们的宗教感情、政治思想和社会生活都深深根植于印刷品这个媒介”。
 
但随着“图像革命”如暴风骤雨地席卷而来,照片和电视图像似乎重新塑造的语法体系。然而,照片不提供对世界的看法和概念,而电视图像往往配合声音传播的消遣文化占有大多数。电视或者是电影作为形象化的媒介代表,一方面将如同阿凡达、哈里•波特等超现实的形象具象化,将脱口秀、政治大选等现实事件娱乐化,另一方面却也剥夺了大众为自己的抽象思分类、排序、建构、放大、缩小、着色等的权利。尼采说,任何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生活的哲学。而以此类推,任何认识论也应该是某个媒介发展的认识论(波兹曼语)。那么,那些如今已经习惯于用图画、雕塑或者其他具体形象表达思想的人,会发现他们无法向原来一样去膜拜一个抽象的神。犹太人的上帝存在于文字中,或者通过文字而存在,这需要人们进行最精妙的抽象思考。而强烈的视觉冲击又确实恰好打到印刷品的七寸,大部分民众也甘于为这种“进步”低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丧失观点分析和思考能力也就变成了当代社会的通病。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据此观点,不能不说娱乐统治是人类文明的低谷甚至是退化。

反观国内,各地方电视台的品牌节目如“非诚勿扰”以及类似的相亲选秀问答节目,无一例外地表明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中国人民人均阅读量逐年下降(根据“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的结果,日常生活中有读书“习惯”的人只占到5%左右,而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而与“没有时间”矛盾的是,中国人平均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是2.5的小时。其实这也反映了国内的业余生活的选择。而在这个背景下,国内电视节目方面,相亲与选秀节目所体现出的,马诺被观众戏谑为“拜金女”、闫凤娇爆出“不雅照”、富二代男生叫嚣荧幕、曾轶可炒作走红等事件,甚至在“百家讲坛”等文化普及以及养生类栏目当中于丹解释“为女人与小人难养也”所犯下的常识性错误、刘心武解读《红楼梦》注重人物关系的错误导向、张悟本制造假学历摇身成为挂号千元的神医(《人民日报》出版社也将其作品《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出版)等等事件,可以看出娱乐是被当作许多电视台的招牌(“芒果”台、江苏台)来做的,而伴随的则是社会的不良影响、错误的导向,甚至于大众勿把错误当知识的现象屡见不鲜。

而如今,网络等新媒体崛起。社交网站走红,如FACEBOOK、开心网、人人网,个人认为是一种娱乐化比较极端的形式,即将大众本身娱乐化,当我们把别人的“新鲜事”当作KILL TIME的手段,把自己的私事、秘密都放在网上以供他人消遣的时候,自己和他们离灭亡不远了。

目前我思路有限,想不出一个彻底铲除这种危机的方法。而对于个人而言,网上关于回归“圣哲”,在大学重读经典的倡议绝非一纸空谈,其实际上也是一种引领,从文学上,是一个回归“心灵故园”找回人类自我的途径,而从社会来说,回归“圣哲”,则是让当代人体会文字中被先人斟酌再三从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思想。身为哲学系学生,有条件、也有责任,首先不让自己成为娱乐铁蹄下安心卧死的人。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在娱乐中丧命”的回应

斐君 2010-08-08 13:21:00

当然不针对个人,人群也是现象的成分

姽嫿ღ 2010-08-08 13:08:37

有时候我想,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了快乐,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既然他选择了某种快乐的方式,别人有什么好说的呢。
书给了一种现象的陈述,但我们不好给深陷现象中的人下结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