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书评难写_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书评难写
豬不鳴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6-30 11:06:16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书评难写

我这个人懒散惯了。书是愿意看的,但从小到大连周记若不是老师强迫,都是不写的,遑论书评了。最近感觉实在是太懒散了些,就逼着自己写些书评。长的写不了,就先往千八百字上凑。书评难写,经典著作的书评就更难写了。一是被称为“经典”的,无不是被众人检阅过了的。其中高深之处,自不是我这等黄毛小子能指指点点的,境界达不到,修为也不够。二是网上牛人实在太多,好文章超多。就拿这本书来说,豆瓣上的很多书评都是不错的。书中内容该评论的差不多都评论完了,书中没有的,能引申出来的也差不多引申完了。因此就随便写写吧。

这本书据说是“技术分析派”的“圣经”,它也确实当的起这个名号。在我阅读的“技术分析”这些书里,从“块头”、内容等各个方面上来讲,能和它相提并论的我印象中只有杰克·施瓦格的《期货交易技术分析》。罗伯特·爱德华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更厚实,但不知是不是针对股市,其中内容稍显浅显。而且几版的中文翻译也都差强人意。史蒂夫·尼森《日本蜡烛图技术》也是经典书,但只专述K线,与此书没有可比性。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们这个8人宿舍最强的时候,这本书就有三四本(盗版10元一本,便宜),平均两人一本。除了一个对金融投资实在是没啥兴趣的舍友,每人都最起码读过一遍。对于我这些上一个学期课程到最后可能连教材都没翻过的舍友来说,这个比例实在是恐怖。为何如此,还是开头说的“经典”两字所致。上世纪70年代出的书,90年代翻译到中国来。二三十年一代又一代投机人的检验,不看它又看谁呢?大三教我们期货课程的老师,八九十年代就进入期货市场至今。到现在他家的技术分析书籍不过两本:一本是《日本蜡烛图技术》,另一本就是此书。

翻阅此书,你会发现墨菲在书中不断强调技术分析并非万能,这种形态可能失败,那种指标可能失灵。与国内作者比较,这实在是让人感叹。其实如果你读过国外其他投资经典,大体上都是如此。与国内作者在书中动不动就宣扬“每天一个涨停”,“××天××倍”来讲,国外作者更像是在做学术研究,其对市场的态度也更值得我们学习。那天在某博客看一国内作者说某些人只推崇国外的书,却不管三七二十一贬低国内作者的书。怎么说呢,或许国内确实有好书,但太少。相比金钱的损失,这个行业更怕的是时间上的浪费。我们这些后进者,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一本本鉴别。

零零碎碎、东拉西扯写了以上这些东西,就以此勉强做为本书的书评吧。

展开全文
有用 3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书评难写”的回应

豬不鳴 2010-06-30 17:27:29

2010-06-30 16:21:43 中华小快板
  篮宝书的理念很好,但具体到招术,有些都不太适合现在的市场(至少你做短线,比如开仓到平仓在五个交易日内的)...相对来讲,现在的商品期货市场来回更多,有些像外汇(当然同有外汇来回那么多)。
===========================
是的 我个人感觉 像现在我们从国内能接触到的这些经典书,基本是基于长时间框架分析的。在周线上最是准确。
这些书对日内交易基本不太注重,甚至可以说他们根本不鼓励日内交易,可能当时的电脑技术还未向现在如此发达。
日内的一些东西,我最近在看日本人的两个外汇实盘帖子 感觉比较牛B。但试了一下,用在国内期货上比较困难。最主要的是国内一旦跳空,
日内波幅就变的及其有限了,这时你再“顺势”,可能亏损的可能就比较大。
还要继续研究,嘻嘻

中华小快板 2010-06-30 16:21:43

篮宝书的理念很好,但具体到招术,有些都不太适合现在的市场(至少你做短线,比如开仓到平仓在五个交易日内的)...相对来讲,现在的商品期货市场来回更多,有些像外汇(当然同有外汇来回那么多)。

豬不鳴 2010-06-30 14:19:58

2010-06-30 13:43:40 中华小快板
  哈哈,全民学期货学交易,现在都在做吗?
=========================
呵呵 主要是技术分析的东西 各个市场都能用
现在我在做期货 还有两个朋友在做外汇 其他的应该是不做了 不过估计股票还是在买

中华小快板 2010-06-30 13:43:40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们这个8人宿舍最强的时候,这本书就有三四本(盗版10元一本,便宜),平均两人一本。
======================
哈哈,全民学期货学交易,现在都在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