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理论》读书笔记-次级反应运动_道氏理论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金融 > 道氏理论 > 《道氏理论》读书笔记-次级反应运动
龙楼姑娘 道氏理论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7-25 15:07:19

《道氏理论》读书笔记-次级反应运动

书里有些观点比较重复。两个平均价格指数(工业和铁路)放在中国不适用的吧?

个人觉得本书主要就是次级反应运动讲得好。跟游子青衫老师的帖子一起贴出来对比下。


P20 次级反应运动(持续时间为3周到数月)
这种间歇性的次级反应运动回调,一般会回调到从前一个次级反应运动结束开始的主要趋势运动价格变化行程的33%-66%之间。
(P93)次级反应运动时牛市运行的维护措施之一,它对市场的过度投机是最有效果的检查。
(P94)造成市场次级反应运动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在熊市中的超卖和在牛市中的超买。这种超卖和超买的状况随着市场主要趋势的发展会加重,这常常被认作是市场的“技术状态”。次级反应运动的发生常被归咎于某一特殊的消息,可是真正的原因是市场本身的薄弱,使得市场容易产生次级反应运动。
这些次级反应运动常让人们错误地以为是主要趋势发生了改变,明显的原因在于:牛市第一阶段的价格运动,与后来被证实只是熊市中的次级反应运动总是具有巧合的相似性。反之熊市亦然。
特征:
(P69)长期牛市运动中,对比间或发生的快速回调,上升的过程显得比较缓慢。反之熊市中,其反弹也是快速的。在这一点上,理解在下跌或者上升市场中的运行基本原理是很重要的。
(P99)对于随后都被证明是一个新的牛市开始的熊市底部的上升波浪,一般具有缓慢上升的同时带有频繁的小幅回调的特征,而且在下跌中成交量在明显降低。
(P101)牛市中,次级反应运动的一个一贯的特点,就是当回调到最低点时,一般会伴随着相当大的成交。然后市场会上升1-2天,同时成交量会保持或有少许减少。随后又是下跌,可是却没有跌破前期低点,如果成交量在这次下跌中出现减少,就可以认为次级回调已经完成。
(P53)根据汉密尔顿对道氏理论的阐述,长期上升浪的正常回调范围是在40%-60%之间。
(P69)在熊市中的次级反弹,通常是在一个市场的价格线之后发生,而这个价格线是彻底检验公众对股票的吸货能力。在发生严重的市场下跌时,跌到了支撑位总会有大量的买进,以保护那些放空的账户,不会因开仓过大而无法平仓,从而促使股票反弹。股票的下跌大部分为卖空平仓和廉价的买进所抵消,可如果股票的吸货能力不充足,股票就会进一步缓慢下跌,通常会创出价格新低。
(P87)牛市中,一段时间里股市发生了很像是大型下跌的运动,可事实上,成交量在股票上升时是趋于增加,而在股票价格下跌时却在减少。用道氏理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说明这次运动不过是一次牛市中的次级回调而已。
(P87)若是牛市中,股价上升时,其成交量却在持续降低。则是出货信号。

P22 成交量与价格运动的关系: 牛市会以市场中相对较低的成交量为开始,而已市场的过度活跃而告终。
(P169)处于超买的市场会很明显地表现出,交易在小的上升浪中会变得沉闷,而在下跌浪中就会变得活跃。
永远不要在沉闷的市场中放空。此告诫也许是对的时候比错的时候多些。可是在较长的熊市中,这句话总是错误的,在下跌趋势的波动中,市场倾向于在上升中变得沉闷,而下跌时变得活跃。

(P203)股市中,当多头仓位的套现活动造成市场不稳定的波动时……有一点很容易忘记,那就是绩优股比垃圾股常常是更脆弱。绩优股是真正有市场的,而对于垃圾股的市场却是有名无实的市场。
——————————————————————————

次级折返和主要趋势 (以下来自游子青衫的帖子)
大盘在此支撑位获得支撑并重新走稳的话,那么对此轮调整的定位,就是一个“中级调整或折返 (secondary reaction)”。
对于道氏理论分析家来说,最困惑也是最不确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判定一个回调走势是属于一个上升趋势中的“次级折返”(secondary reaction),还是一个“主要趋势”(primary progression)”?
一个走势是“次级折返”(secondary reaction),还是一个“主要趋势”(primary progression),它们的最重要的区别,除了调整幅度的差别(实际上调整幅度上,即使是道氏理论分析家,也经常困惑;因为“次级折返”的调整幅度可以在 1/3 - 2/3 之间;而且往往是事后才能作出判断),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区别。这个区别甚至经常为一些非专业的道氏理论使用者所忽略。
这个区别就是:“次级折返”通常并不需要一个完整的循环,就可以折返;而“主要趋势”,则必须要经过一个完整的循环。
什么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呢?
 
一个完整的循环,必定要包括下面四个环节(当然,从“哪个”环节开始,是无关紧要的):
 
(1)多头市场的开始。
这个环节对应就是我前面的帖子里提到过的“庄家拉升”过程。
这个过程的显著特点就是“价升量增”。(大家可以看看2006年1月开始,到2007年5月的情形,看看是不是这样。)
(2)多头市场观望阶段。庄家派发 (当然伴随着“盲目投资者”的盲目买进)。
这个过程的显著特点就是“价升量缩”。(大家可以看看2007年9月开始,到2008年2月的情形,看看是不是这样。)
(3)空头市场阶段。
这个过程的显著特点就是“价跌量缩”。
关于这个阶段,因为可能是“短暂空头”,即“次级折返”,因此“明显”的“较长期”的“价跌量缩”是确认这一阶段的标志。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究竟何为“明显”的“较长期”的“价跌量缩”,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准,而且每个人的判断都带他自己的主观色彩 (当然还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看盘功力。)
目前的态势,“连续5天缩量下跌过程”我感觉大概是在确认这一阶段。
4)空头市场观望阶段。
这个过程的显著特点就是“价跌量增”。
如果是确认了上述阶段(3)之后,庄家打压了股价之后,当然庄家打压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在低位吸筹么?所以必然会有庄家回补空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庄家吸货,所以会出现成交量逐步放大;然而庄家总是“精明的投资者”,因此这个阶段的价格一般还会继续下跌。
几类情况分析:

(1)天量之外的天量
 
比方说在一个多头市场中(奏是平时说的牛市),大盘“天量天价”走得好好的,每天上涨,点位高位,超过历史;成交量也很大,每天两千亿。可是某年月日,比方说2007年5月29日 (只是“举例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哈),大盘本来每天两千亿的成交量走得好好的,可是如果你恰好有运气,那天(比方说2007年5月29日)下午14:00去看一下沪市成交量,发现势头好象要到三千亿成交量了。
在价格高位,天量之外“忽然”发现“超天量”,这是啥意思捏?
介个意思奏是说:要发生巨变啦!太子党们,高官的家人,知道内幕的人,或者用钱买得消息的人 (这些俺们西方都称为 Insider),正在玩儿命似的出货。
因为每个政策出台前,总必须在事先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讨论;而讨论范围之内的人,必定是知情者。还有一些太子党一类的。这些人都是股市中的“大户”。
在价格高位,天量之外“忽然”发现“超天量”,往往就是要出台某个利空政策,知情者提前玩儿命似的出货。
假如你某天,比方说2007年5月29日,下午14:00左右发现了价格高位天量之外“猛然”的“超天量”,一句话,你可真够走运的,赶紧撒欢儿逃吧。-:)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3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道氏理论》读书笔记-次级反应运动”的回应

ray 2012-02-24 21:11:54

市场长期趋势是不能操纵的,熊市牛市和庄家有什么关系。成交量也是较为次要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