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写的读书笔记_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科技 >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 11年写的读书笔记
滕子京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8-14 09:08:45

11年写的读书笔记

April 5, 2011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真是一部好书。从去年就开始读,今年放到kindle上乘车和睡前翻几页,陆陆续续读完,刚好是词汇也不生僻,犀利又幽默,还充满“偏见”。倾向性非常明显的书,讴歌此而伐诸彼,与我同阵线,他的辛辣深合我意。而且“印刷时代”这个词被玄哥提起时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是用于形容xu同学。一个美好的词汇。绝非简单的怀旧思维所能比拟。

strong opinion正是我喜欢的。从一开始neil的观点就说到我的心坎上,似乎是未成形的想法都被他明白地论述出来,就像赵新侃批情怀党,哈,对对对,就是您说的这样。neil的论述脉络非常清晰,就我所能记得:

1. 内容受形式的制约,为媒介所塑造。

这一点我完全同意。譬如(1)在几个风格不同的网站上写东西,也会不自觉地沾染与之相应的秉性。(2)用记事本,用word,用手写,乃至不同输入法,不同字体,都会使风格受到影响。这(1)(2)都还只是其次。如果媒介的差异扩大到手抄之于排版印刷、活字印刷,再到广播、电视、网页,甚至从网页到twitter的变化都是革命性的。

[ twitter的革命性变化值得专门写一本书来探讨。曾经我的看法是(1)依靠人的联系,一段段由直接形成间接(2)它的传播方式是有效的。(3)即时性高于哪怕最快速的新闻报道,Ex. 食街上传来欢呼声,这时搜索任何新闻都无结果,但微博可以刷屏告诉你刚才是x进了一球,使比分变为2:1。(4)民主涉及人群意见的交流,所以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必然影响政治。Ex. 东南亚国家竞选facebook和twitter都是必争之地。Ex. 北非国家2011年以之作为联络反独裁运动的通讯工具是展示其巨大威力的更新例子。(5)在中国,微博由于明星的推广作用而使焦点首先集中在娱乐领域。虽然人人都在谈论微博,但显然对它的估计还很不够。]

2. 对印刷时代公共话语的回顾。

子观点包括(1) 美国的文化普及率从一开始就很高,且各阶层的群众都充满学习的热情。(2)美国人很爱读书,从英国进口大量图书。当时的畅销书折算到1985年的美国,往往可等同于数百万。

大篇幅讲述了林肯和X在集市上长达数小时的辩论。作为公共话语逻辑性、连贯性的代表。

3. 19世纪末广告和摄影(图片)的出现。

广告一开始是理性的。很快演化为口号。到最后根本不对产品本身加以呈现,而只表现加诸其上的生活方式。以至于背离理性都算不上。摄影表现的是割裂的时空,是孤立于过去未来的奇点,从而切断coherency。

4. 但真正将美国代入娱乐时代的是电视

(1)宗教、政治、教育等公共话语都成为了娱乐。(2)电视的影响远远超越其他任何媒体。(neil说到了computer,但那时还没有网络,他认为computer只是又一个被过度谈论的话题)

娱乐是电视的必然结局因为:(1)电视面对的是百万计的观众,必须迎合所有人,包括不同政见者,不同宗教信仰派别(2)观众可以随时移动,观众不一定会看上下集,所以电视内容必须保持为不需要背景知识,可以任意进入。(3)电视传达信息的优势在于图像,而不是文本。为了吸引观众注意图像不断变化,每一小段停留不过以秒计算,且小段之间迅速切换也毫无连贯性可言。观众被应接不暇的图像刺激占据头脑,无暇分析思考,也不能形成记忆。新闻的播报方式是Now this…,这个危险的信号恰恰表明了将要看到的和已看到的之间转换的突兀。

5. 在西方世界,奥威尔式极权不太容易实现。反而是赫胥黎(不是物竞天择那一个)的寓言正在当今美国印证。如果人民得到娱乐即满足一切,古往今来所有苦心孤诣只为压制反抗的独裁者都会震惊。

他基本上说了以上这些。

但启发我的还有很多:

(1)关于知识的琐细。

neil说到在不连贯的文本中知识成为琐细(trivia),除了在电视竞猜节目中施展之外别无其他用途。

我立刻想到了去年参见的trivia night活动。它的荒诞性我正无法解释。neil说得太好了。除了立刻使我获得提醒之外,又继续想到,在网络检索可以立即得到结果的时代,简单事实记忆的重要性降低了。注意力更应该投向(1)规律的掌握,因为规律是简单事实的拼凑所不能达到的(2)知识的索引。一件事物可以被忘记,但只要有找到它的方式就能被重新唤起,方式,也就是关键词

(2)关于迎合所有人

Ex. yy网上能够被广泛分享的文章etc一大特点就是迎合所有人。这也是星座的特点。

(3 )关于报纸新闻

报纸新闻受电视影响也有倾向变化为 短、抓人、娱乐。Ex. 默多克对旗下报纸的改革正是如此。

(4)关于娱乐化

想到几个事实,Ex. 芒果台新闻改革的方向正是要娱乐化。又,网络挖掘草根奇人,凤姐的蹿红等等现象都可以放到娱乐的范畴来讨论。炮制者想要吸引广泛注意,但又成本低甚至零成本,比之粗制滥造的电视节目还有不如,只能挖空心思寻找刺激点。中国人民成功地被娱乐了,bs凤凰传奇,乐呵呵看凤姐笑话的人们,自己的处境也没优越到哪里去。

(5)关于twitter

twitter成功的要素已经被他说破。所以娱乐不是偶然,而是必须。

最适合睡觉的雷电交加之夜却失眠,想到了不够连贯的以上这些,没查书,很多地方都不确切。看到后一半才愈发感到震撼。

展开全文
有用 7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11年写的读书笔记”的回应

滕子京 2012-08-15 05:17:13

@矮脚虎 想起了《穆斯林的葬礼》里的女主喜欢的人也是TA同时教课,这是对以后进入教职的训练吧..

矮脚虎 2012-08-15 05:09:22

哪有啊,悲催的TA被资本主义残酷剥削成instructor而已——做梦都想当RA啊

滕子京 2012-08-15 03:35:46

@矮脚虎 你现在已经是faculty了,好厉害...应该读的人没有那么多吧..

矮脚虎 2012-08-15 02:18:07

看了这篇让我又有了重读娱乐至死的冲动,今年教media literacy,想着要不要让一帮freshmen也读一下这本书(不知道小美们在高中读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