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拍块板砖_微力无边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营销 > 微力无边 > 我来拍块板砖
彼得·潘 微力无边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2-09-08 22:09:25

我来拍块板砖

用一天的时间读完了《微力无边》,然后在豆瓣上将其从四星调为三星。在微博上,这本书似乎影响很大,但很有些名不副实。还是最早的观感——干货太少,版面净被空洞的抒情,熟悉的案例所充斥。当然,我也知道,45元能有多少干货呢,一万五一堂培训课也未必有多少,有几处思想闪光处能给人以深思启发,也就那样了。虽然我还是不满足,觉得不够过瘾。

前面三章飞快扫过,只在看到一句话时停顿下来:老派的广告形式如果不能跟微博的“碎片化”同步,也必将走向没落的归途……书中加黑提醒了。但这也仅限于微博吧?在全媒体的时代,广告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传统形式仍可适用于传统媒体,而微博上的广告因为其载体的缘故,是需要精心设计,图文并茂,简短精悍,别致新颖的。(还有长微博)

大约是编辑的职业病,抑或是从前写论文的惯性思维,对于太绝对化的说法我总是提高警惕。第五章71页中提到:“但同样是传媒,同样是传播力巨大的《超级女声》和《非诚勿扰》,它们就无法用影响力来定义其社会属性。严格地说,它们只具备传播力,而无法形成影响力。”我估计孟非、乐嘉和芒果台看到这句话不会苟同吧。作者认为,传播力不等于影响力,这是对的,但例子举的不当。《超级女声》和《非诚勿扰》无法形成影响力,这种说法简直不可思议。不用说参与者受其影响,观众的生活、思维甚至价值观也被左右,《超级女声》甚至影响到一代人的审美观念,看看街头女性的中性化装扮就知道了。

这种地方比比皆是,不能太较真,转而说说书中的闪光点。能以三寸不烂之舌,倘若真和书中所说,简单的一条微博就能让薛蛮子风投他的公司,作者自然是不同寻常。书中虽然芜杂,仍能时时发现思想的闪光处,这时候,用那英的话说,他是发光体。从第四章以后,写作渐入佳境。比如“人人”这个概念,书中引用《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的话:“这是人人时代,是一个个具体的、感性的、当下的、多元化的个体时代,他们之间的组织是一种基于话语的、临时的、短期的、当下的组合,而不是一种长期契约。”确实,这段话对于解释微博群体乃至当今的消费群体极为重要。正是因为人人时代的这种特性,受众很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如何聚拢受众并使其产生黏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又如粉丝值这个概念。书中认为,决定传播力的并不是粉丝的数量,而是粉丝值,后者指粉丝们的粉丝数的总和除以粉丝数得出的结果。这个公式还是略显笼统简单,但能说明一些问题,如传播力并不取决于粉丝的数量,关键还在于粉丝的质量。比如,粉丝的粉丝数目,粉丝与你的互动性,粉丝的忠诚度等。1000个僵尸粉也抵不上一个经常为你转发的活跃粉丝。如何扩大你的粉丝值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如何提高你的粉丝值?除了精心设计好你的微博页面外,信用很重要。任何人对他人微博的每一次转发,都是自我信用的一次支出,支出合理,信用值就会提高;支出失误,就会发生信用透支,其信用值就会下降。信用越高,传播力和影响力越大。这个概念可以扩展为粉丝的好感值,你发每一条微博都应该设想粉丝的反应,是否会增加他们的好感度抑或是反感,引起粉丝的大量增加抑或是流失。发些无聊的微博或者过于生活化私人化的内容,只是在浪费版面,官方微博尤其要避免这点,每一条微博都应该是精心设计,追求少而精的。

个人认为,最后一章是写得最好的,当然,是相对这八章而言。所提出的微博四大属性,社交、媒体、渠道、平台,并进一步细化,有一定启发性。尤其其中渠道属性,是真正涉及微博营销的内容,可惜本书也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所提及的螺蛳粉,老榕,快书包,湛庐文化,凡客诚品是应该细细研究的。譬如其中的“微博营销矩阵”就很有意思。

最后我追索到自己不满足感的来源,因为这本书只是触及某些东西,从未深入,杯水不足以救火,薄饼不足以解饥,始终是隔靴搔痒。或许这正是作者的阳谋,觉得还不够爽,那就来培训,来听课吧。我没那个经济实力,只好去读读其他更有含金量的书了。

展开全文
有用 30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我来拍块板砖”的回应

额尔古纳河旅人 2015-08-09 15:11:04

我找书,看到题目后先后豆瓣看评价,看完你的文字,我觉得不买了,因为你,老杜少赚了一笔钱

一只阿苏 2014-11-15 14:28:37

刚刚被营销,买了老杜这两本书 《微力无边》 《恨着恨着就爱上了》

听说 2014-06-12 12:16:35

我和楼上有同样的问题 能否推荐一些你读过的 关于品牌关于营销关于电商的书

悦清图文柳市店 2013-11-20 23:09:31

拜读你的阅后感,不仅联想到一个事儿,可否私信推荐一下,你个人认为的,关于---品牌营销,或者是提高企业影响力的书? 不胜感激

Treasure 2013-08-17 14:05:44

被忽悠了。

乔木头&mootol 2013-06-28 00:23:28

这是它的营销手段,能让咱们在这讨论就说明他成功了

奇奇 2013-05-26 12:29:12

都被杜子的自我营销贱忽悠了。了解一下他的背景的吧,是一个只读过小学坐过牢的江湖骗子,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学识不懂营销,所有怎么又能写出有营养有分量的营销书籍呢?但杜子贱算是一个懂得忽悠大众利用媒体资源造势的聪明人。他这种’‘吊丝逆袭’‘的历经以及形象填补了社会大多郁郁不得志的挫败青年空虚的内心,与他们多么相似的背景但其“放荡不羁”个性又给他带来成功,完全引起了共鸣,给予了吊丝们希望,被视为偶像。其实书只是他推销自己整个计划中的一小步,但这才是他懂得充分利用媒体'营销'自己的例子----他跟新浪微博狼狈为奸,他为微博打广告做推销, 微博边吹捧他为营销大师,他又不断借机推销自己垃圾书和的垃圾课程,打造自己一个高深莫测营销大师的形象,同期间不断上节目,做培训,利用僵尸粉丝,和薛蛮子等人推销自己,影响媒体,影响舆论,为自己牟利。

杰果坊 2013-05-06 06:57:34

故意这样写得,按他的说法,他做公司就要往死里挣钱,培训才是他的主体思想,书只是他的一个引子。

御街行尔 2013-03-29 13:17:44

说的对,我觉的这本书干货太少了,貌似他故意不说似 的。把简单的东西搞的很复杂。然后一直不说为什么。。感觉有用,但是不知道怎么用。。如果光买这本书真的不建议买。

唐僧僧 2013-01-01 10:44:02

这确实是老杜的阳谋。书隔靴搔痒,但天天在微薄上大肆吹捧其培训的牛逼。就勾引了一批不明真相的群众。而这些群众,说白了,正是老杜产品的受众:有点钱,没知识体系,好忽悠。我们这批人,不是他的客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