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大脑”寻求平衡的支点_董事会里的战争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营销 > 董事会里的战争 > 为“企业大脑”寻求平衡的支点
言立方 董事会里的战争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3-10-18 22:10:26

为“企业大脑”寻求平衡的支点

为“企业大脑”寻求平衡的支点

在企业中,董事会的作用重大。更多的时候人们将董事会比喻成为企业的大脑,成为企业宏观决策和微观事务的决定者。所以,“企业大脑”的运转状况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状况,那些成功的企业并非天然由于“企业大脑”的运转俱佳,只有那些经久不衰的企业才能称得上是“企业大脑”运转良好的典范。被誉为“定位之父”的营销大师艾•里斯《董事会里的战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8月)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最好诠释,他试图让企业家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在企业中,唯有“左脑”和“右脑”平衡,才能最终走向卓越,否则,残缺的“企业大脑”最终会将企业引入歧途。

传统的企业中,习惯于“左脑”式思维,即管理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认为企业只要处理好效率问题和内部管理即可成为卓越的企业。而对于“右脑”式思维,即营销思维往往是忽略甚至不屑一顾。而从实际的运作中看,这些只重视“左脑”而忽视“右脑”的企业尽管曾经辉煌过,但无一例外走向了衰亡,这其中就包括美国三大汽车以及松下、日立等以“精益”管理著称的日本企业。之所以如此,作者一阵见血地指出,对于企业来说处理好内部管理和效率提升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处理好企业与外部产业的关系和未来的发展战略,这恰恰是营销不能缺少的因素。而正是因为这些企业缺乏“右脑”思维模式,直接导致对企业营销和战略的忽视。

既然企业董事会作为“企业大脑”要进行不同的思维模式,“左脑”还是“右脑”是一个选择,在其背后乃是管理思维和营销思维的争辩。该书又以详实的案例剖析了在管理思维和营销思维上的25种区别,以细节的形式对管理思维和营销思维进行对比。从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比较两种思维的利弊关系,指出在董事会的运作过程中,两种思维模式各自存在着的优势和劣势,努力为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找寻一条合适自身发展的思维模式。当然,无论哪一种发展模式,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属于两种思维平衡的模式,而绝非割裂两者关系的模式,这样的结论对于美国本土企业意义非凡,其实对于中国的企业也无不是一种积极的影响。

健全而平衡的“企业大脑”乃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左脑”和“右脑”的思维可以掣肘,可以争辩,更可以演习,但是从书中所列举的25种区别来分析,唯有平衡两种思维模式才是唯一的出路,即不能因为“左脑”管理思维的侧重就被忽视,更不能因为“右脑”营销思维的倾斜就被看轻。当企业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有效预防的就是观察那些经典企业的范式,比如可口可乐和宝洁。从现实的企业身上学习到“企业大脑”平衡的企业哲学,为企业最终走向卓越做好最佳铺垫。(文/王传言)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