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运行“模式”(探讨贴)_品牌之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营销 > 品牌之源 > 品牌运行“模式”(探讨贴)
时间、时间 品牌之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4-09 21:04:55

品牌运行“模式”(探讨贴)

       事实上对于这本书我只提两个字“模式”,这就是我给这本书的定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描述的是生物的生存演化模式,而本书描述的是品牌在市场中的运行模式。同时借鉴生物进化来类比品牌生存之道,真是聪明绝顶的天才创意啊!
    这本书的详细书摘已有Honda同学http://book.douban.com/review/4879574/给出,写的非常细致非常好。但困扰我的问题一直是“如何把握这本书提出的诸多观念?”作者提倡“分化”观念反对“融合”观念,并由诸多例证证实了作者的远见卓识。但问题是“融合”即使作为一个观念是失利了,但作为一个事实却是存在的。“分化”作为一个概念是成功了,但如何把这一观念运用于实际的营销中,如何准确分辨“分化”始终是一个难题?这里是不可能列出ABCDE条原则来判定新生产品最终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新品类,还是一个进化过程中的过度变种的。就像现在我们有进化论知识,却无法预知基因工程产生的新物种最终是会安全地融入生物界,还是以“撒旦”的姿态给生物界带来新的生态灾难。(因为新物种进入后的生物界不是简单的X加入N,而是变成了全新的M,当然这是媒介环境论的观念) 这里的判断方法大概也只有书中提到的“预测未来是不可能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研究过去”这一方法。
     换句话说也就是“理论与事实之间是存在着某种张力的”。比如,现在“分化”这个语词比“融合”这个语词更能说明品牌世界发生的种种事实,但“分化”就一定是最恰当的语词?更深层次地探讨生物的分化与进化过程,我们发现“有性生殖”(还有“无性生殖”)这个现象或许更能解释事实,“有性生殖”增加了变异的概率促进了分化的可能性(中学生物学知识吧?),同时“有性生殖”是多种性状遗传物质相互杂交的过程(像不像“融合”?)。于是我(你有没有呢?)发现“有性生殖”这种模式既促进了“分化”过程,又是建立在相互杂交(这太像是融合了吧?但显然里斯大师已经用一本书向我们阐明了不能用这个语词的理由,太危险了。)基础之上的,更深入地概括了事实。
     但理论与事实之间依然还是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张力,“有性生殖”这一概念似乎更恰当了?但任何语词的概括力依然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愿望是了解“更真实的自然”。里斯爷俩用一整本书在解释的“分化”观念,其下掩藏的事实绝不简单。顺着他的思路出现的那些事实早已使我完全折服了,比如P45页关于PDA和手机的融合,最后的主导品牌果然既不是Palm也不是Nokia,而是07年出现的iphone!(智能手机原来似乎该由黑莓代表的,但app store似乎将iphone从黑莓代表的智能手机品类中分化出来了?)所以这本书还是值得亲自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联想事实,去拉近语词与事实之间的距离,里斯父女已经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我想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更好地把握品牌吧?!

============================

下面是一些有趣的东西:
我的这篇帖子算是这本书在douban上的第二个书评了,按照《品牌之源》这本书的概念,我的这个书评是极难超越Honda同学的书评了(比如哪篇有更多的人点“有用”)。但我还是有一些小小的不甘心,我希望得到比他更多的“有用”评价,我能竞争成功吗?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品牌运行“模式”(探讨贴)”的回应

时间、时间 2011-04-21 22:44:32

阿迪达斯的防守反击http://www.21cbr.com/html/magzine/2011/2011480/texie/2011/0419/8155.html 这似乎是本书精神的一个反例。adidas最终会何去何从呢?
==========================
就我而言 adidas sport 我才叫adidas。三叶草直接叫三叶草的,不会带上Adidas这个品牌名;要是买得起Y-3就更不会带上Adidas了,不是显得低端了?

于是Adidas还能生存的原因是不是它的策略更偏向于宝洁的多品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