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价值_品牌之源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营销 > 品牌之源 > 品牌的价值
Honda 品牌之源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03-27 16:03:01

品牌的价值

《品牌之源》 [美]阿尔•里斯 劳拉•里斯 著

这本书会告诉你这本书会告诉你品牌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
 打造新品牌的最佳方法就是开创一个品类,新品类并非由融合开创,而是源自分化
 为什么是分化而不是融合?因为融合需要做出妥协,而分化满足了不同细分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

本书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展开,讲述了自然界和商界的相似,即他们都是由分化这一现象主导着。但自然界存在着融合吗?当然,著名的骡、狮虎兽都是融合杂交的产物。但是,他们能长久吗?不能,因为没法进行有丝分裂。同样的,融合后的汽车飞机、水路两用车、
瑞士军刀都是作为一种观赏而不是实用的商品,艰难地生存着。

 品牌也有生死之分。比如打字机,它分化出了许多分支,分别叫手动打字机、便携打字机和电子打字机。但如今打字机这根枝条被叫做电脑的临近枝条挡住了阳光,它已经枯萎了。同理帆船、蒸汽机和马车都走过了相同的灭绝之路。
 我们不反对探究过去的市场调研,这可以了解消费者为何使用这个品牌。但我们反对预测未来的市场调研。比如,当今畅销的五大啤酒有4种是淡啤,假如在1975年推出莱特淡啤之前为消费者是否会购买用水冲淡的啤酒,还会做的这么成功吗?
 市场测试弊大于利,其中的弊包括:浪费时间、暗示竞争对手、结果不可靠(往往高估需求)

 打造新品牌的最佳途径不是追逐现有品类,而是创建一个你能第一个进入的品类。简而言之,打造强势新品牌的方法就是分立并征服。
 全球的十大品牌——可口可乐、微软、IBM、GE、英特尔、诺基亚、迪斯尼、麦当劳、万宝路、奔驰——中的八个,在他们推出之前,市场大小实际上都是零,他们都是由原有品类分化而来的。因此,市场大小无足轻重。

关于融合:
 你上次看到有人真的用瑞士军刀上的剪刀剪东西是什么时候?看到有人用它的螺丝刀是什么时候?或看到有人用那个镊子是什么时候?市场上有很多“瑞士军刀式”的产品,被数百万的购买,结果就是闲置在抽屉了好多年。互动电视也是一个道理。
瑞士军刀就像骡,由一种动物和另一种动物杂交而成,它是成功的融合,虽然不实用,但很珍贵。
 照相手机把相机和手机融合在了一起,并且是一个很大的成功。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便利性因素,这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但手机照相的效果真的和相机一样好吗?不,这并不重要,只是因为照相手机更便捷。


 分化并不总是具有破坏性的。大多数情况下,新品类和老品类会并肩存在。电动剃须刀没有终结手动剃须刀的业务,电动牙刷也没有结束手动牙刷业务。
 警告:简配和分化并不是一回事。简配原有产品通常意味着降低的价值比降低的成本更大。双门轿车的成本并非只有四门轿车的一半,所以汽车业卖出的双门轿车比四门轿车要少很多。
 分化思维让创新者们问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聚焦那个部件,从而打造一个新的品牌?”事实是,买电池比买手电更赚钱,卖胶卷比卖相机更赚钱,卖软件比卖硬件更赚钱。

整合营销:
 如今有个很热门很时髦的词,叫整合营销。有些专业人士呼吁把广告、公关、直邮、促销和其它活动融合成一个实体。
 不同的营销活动间会密切合作吗?毫无疑问,会。
 他们会因此合并成一个叫做“整合营销”机构的大品类吗?毫无疑问,不会!
 看看军队,你就知道营销在今后会怎样发展。陆军的三个传统分支是步兵、炮兵和骑兵。随着时间的流逝,骑兵进化成装甲部队,而分化使骑兵多了一个分支:空军。现在,这些部队之间的密切合作会让国防部把四个分支合并到一起吗?绝无可能。分化持续推动着四个分支的分化,促使国防部投入几个亿美元购买通讯设备来协调联合行动。


第一者生存
 两颗种子落在相邻的土壤里,先发芽的那颗种子能长的更高更大,从而遮蔽了后法种子的阳光。但成为第一并不意味着你的品牌就是领导品牌,你必须进化、成长,以维持领导地位。

第二者生存
 三颗种子落在泥土里,两颗种子靠的近,会争得你死我活。另一颗种子离得稍远,这时候,做领导品牌的对立面总是胜过抄袭领导品牌。
 第二者生存要求你和领导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一定的心理差距,从而获得生存的土壤。
 打造品牌的方式有两个:成为第一并把你的品牌打造成领导品牌,或者成为第二并把你的品牌打造成和领导品牌相对立的品牌。

修剪的威力
 每个园丁都知道,让树木保持生长旺盛的方法就是修剪。企业不应该让一个品牌成为通才,而是聚集单项业务,将多余的分支从这个品牌中分离出去。就像凌志从丰田分离后,一样能获得成功一样。

开创品类
 营销中最困难也是回报最高的事情就是开创新品类。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个新品类的名字是什么。如果你无法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定义这个新品类,这个新品类就不能获得成功。
 营销可以看做是填补顾客心智中的空缺。
 营销人员有时候在为新品类想名字的时候太死板了。最重要的不是描述新品类的好处,而是用尽可能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新品类的实质。
 每个产品都需要两个名字,一个品牌名,一个品类名。但要注意,并不需要把品类名包含在品牌名中,这样不仅多此一举,更有可能使你的品牌名变成通用的品类名。
 消费者在思考的时候先思考品类,再是品牌。以至于很多时候是用品类去思考,用品牌来表达。比如:(1)我渴了,我想喝啤酒。(2)喝什么牌子的啤酒呢?青岛啤酒吧。
 包装很重要。如果你要成为第二品牌,你的包装(而不是颜色)就应该和领导品牌相同,不如百事可乐推出的12盎司的6瓶和12瓶的包装,就是告诉消费者它和可口可乐是一个品类,但是他们的颜色不同。作为新品类,能量饮料必须做到不同,因此红牛推出了8.3盎司的包装。
 品牌越是强大,在顾客心智中移动就越困难。如果你有一个弱势品牌,你能轻易把品牌转移到其它品类,但是不值得这么做,因为品牌本身就是虚弱的。
 事实证明,个人电脑是一个重要品类,所以赢家不是通过延伸涵盖这个品类的老品牌(IBM,数码设备公司或其它),而是特意为品类打造的新品牌(戴尔)。同样,手机也是一个重要品类,所以赢家不是通过延伸涵盖这个品类的老品牌(摩托罗拉,爱立信,索尼或其它),而是特意为品类打造的新品牌(诺基亚)。
当然,也有很多重要品牌不是新品牌,而是通过延伸覆盖品类的老品牌。比如谈啤和健怡可乐。仔细看这些品类你会发现,通常没有为了这些品类而专门推出的新品牌。在没有新品牌的新品类里,成为第一就没有特别的优势,比如三大领先淡啤和他们推出的时间相反。
 品类存在于顾客的心智中,顾客心智中的每个品类都有一个小格子,如果这个小格子是安全轿车,那么这个格子属于沃尔沃。新品牌应该避免尝试进入别人的格子,而应该创建自己的格子。
 百威淡啤不鼓励淡啤从啤酒里分化,因为他在两个品类里具有领导地位。但作为次竞争者,就应该鼓励淡啤从啤酒的品类里分化,尤其是在消费者的心智中,这样才能成为领导品牌。

推出品牌
 浇水太多或者施肥太多,植物就会被弄死。同样,这种做法也会扼杀品牌。
 最强健和最持久的品牌都是从原有的品类分化创建的,但是,分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快速成长会削弱而不是加强对动植物的成长。自然界最大型的树是杉树,而它的成长速度比你的指甲还慢。而癌症,则是快速而非正常的细胞生长。
 新品牌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可信度,二是传统。
第一是可信度,新概念是不可信的,尤其是在广告中推出的时候。如果伟哥通过广告推出,他可能一无所成。正是这个原因,推出新品牌的营销方案最有效的应该是以公关运动开场。公关推动口碑传播,为品牌建立可信度。品牌只有在有了一定可信度后,公司才能把资源花在广告上。
第二是传统,大部分人是传统的,但少部分人是非传统的,他们渴望尝试新的东西。因此推出新品牌的诀窍就在于要和这部分非传统的人建立联系。基于这个原因,从非传统到传统需要时间。
 新品牌的推出包含七个步骤:
【透露】:把新产品的细节透露给媒体
【缓慢蓄势】:提前几个月开始透露
【招纳盟友】:让别人帮你宣传
【从低往高出场】:从小媒体到大媒体
【调整产品】:公关活动可以让你有充足的时间在产品上市前接受反馈并作出修正
【调整信息】:你有如此多的特点,该写哪个?媒体通常可以给你免费建议
【软性推出】:通常的假设是战争会轰轰烈烈地开场,实际上,战争通常以有限的空隙、秘密的边防调动和削弱敌人的攻心行动开场。营销战也应该这样。
 品牌不会因为没能让顾客满意而死亡,而会因品类的死亡而死亡。比如王安(文字处理机)和宝丽来(立即成像)。
 顾客买的是品类而不是品牌。要买一辆有“名望”的车的人通常买奔驰。说“我开奔驰”比说“我开一辆有名望的车”要简单,迅速,心理上也更满足。

展开全文
有用 6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