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最牛的团队》——确实,只有团队牛罢了,此书太弱_这才是最牛团队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创业 > 这才是最牛团队 > 《这才是最牛的团队》——确实,只有团队牛罢了,此书太弱
黑桃柒 这才是最牛团队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3-04 23:03:49

《这才是最牛的团队》——确实,只有团队牛罢了,此书太弱

    首先从外形来说吧,封面设计很不错,此书的印刷质量也还行。那么夸奖完之后,我来吐槽一下吧。首先表明,我觉得这本书很弱(客套),是一本典型用包装起来卖的书。看到作者名为“高级幕僚”,本来以为这本书是好几个人写的,所以一直在想,书写成这样,不敢署名应该很正常吧?然后无意中百度了一下,查了一下作者的背景,原来是天涯上的一个比较红的人。书页介绍说是一个大学讲师。

    我只能说,论文笔的话,连YY文都不如。此书对给大众励志还有一点帮助,但是要用来学习的话,只能靠自己感悟了。如果有异议请留言反对。

    我从开头到结尾给各位介绍一遍,这里所有都是个人看法。如果有异议请留言反对。

    第一部分:商场感悟

    作者在每章之前都有5则感悟语录。几乎所有语录都完全没有说服力,语录是什么?为什么平常传送的语录都是名人的?因为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生活感悟,虽然所想的相同,但却只有出自名人之口才有说服效应,而一般人写语录的话,如果不是特别精彩,可以说没有一点意思。

    摘每一章节的第一句(抽样调查,不要说我主观过强):

    “想致富,跑业务,啥业务,大客户,发大财,有缘故;第一步,找对路;第二步,要顶住。”——作者读季琦第一次打工经历有感。

    “要成功,先发疯;先交友,后交易。人品永远走在产品的前面。”——作者携程团队的创业故事有感

    “首先你要行,要人夸你行,夸你的人也要行,你还必须身体力行。”——作者读携程创业团队成员之间互相认可有感

    “如果有好业绩,老板对你很客气,你也多赚人民币,生活特别有意义。但我告诉你:兄弟,有一句话要牢记,卖的出去是能力,卖不出去是狗屁。”——作者读吴海激励推广携程业务员有感

    “思路决定出炉,眼界决定境界,态度决定高度,定位决定地位,格局决定结局,脑袋决定口袋。”——作者读携程上市有感。

    有个问题我想很久都想不通,为什么作者不用名人语录作为开局而要自己开辟一些语录?

    例如第三条,讲身体力行的重要性,完全可以用马云的一句(或节选)来代替。下面列出一句马云的语录。

“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最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马云

    如果在名人语录的基础之后加上作者的一些评价,那样说服力会大大提升,而不是单纯的空讲。

    再说,作者写的语录还不一定是正确的!

     第一条语录,跑业务一定要找大客户?并不是对所有人通用,很多人都是从小做起,积累人脉,并且也有很多语录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我就不举例了。什么不积跬步之类的。

    最后一条,思路决定出炉,出炉是什么?眼界为什么能决定境界,境界在这里指什么,定位决定地位?格局决定结局?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简短的,并且类似的呢?

    “观念决定高度。”

    看完整本书作者写的语录,只有一句让我有感触。

    “先为已经成功的人劳作,在与即将成功的人合作,最后让未来成功的人为自己工作。”——作者读梁建章的职场故事有感。

    最后,我想说的是,也许要找配对名人语录很麻烦,但是自己写的话完全没意思没说服力(如果你是史玉柱、马云等大神例外)。写一本书要出版的书就要将精力全身心放入,要对得起读者。在天涯上发发的话,倒没什么所谓。都是忽悠一下。

第二部分:寓言

    五章的标题我都列出来一下,相信一般人看标题都知道是个什么样的故事了。我就不多解释,有两个也许看名字看不出,我注释了一下。

    1、“V”形雁群

    2、“龟兔赛跑”

    3、“蜂蝇逃生”(就是蜜蜂和苍蝇怎么从玻璃中逃生的那个,一个靠光感,一个靠摸索。)

    4、母鸡“叫”经(鸡蛋好卖的原因:鸡懂主人爱好,在适当的时机向主人推销自己)

    5、雄鹰的理想。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故事,我都无力吐槽了,都是很常见的小故事。作者采用了粘贴复制的好办法,很好的凑了字数。并且还能用这些小故事导出很多人生道理,非常适合小白读者看。

    因为小故事本来就是假的,推出来的道理必然缺乏说服力,而且一个小故事可以推出千千万万的道理,其可信度就更加低了。

    个人认为小故事仅能用于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而写的,而不能作为道理推广。如果作者是作为趣味而写的话,这么长的篇幅未免有让人感觉有凑字数行为。


第三部分:正文


    1、 从故事方面看,携程团队的经历确实值得一写。从合作、融资、收购、腾飞、套现方面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2、从结构方面就显得有点赘余了,写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本书主讲携程,个人认为其他人物都可以几笔带过。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写了其他相关人的经历作为铺垫,

    3、从人物性格描绘方面,作者明显是有意突出携程团队人员,用了很多不该用的词汇铺垫。让人物显假。太多地方,我就不写了。有空想要看的,自己去百度一下,天涯似乎有原文。

只句一个例子吧。

    “想当年,张朝阳回过的时候,穷得没搭飞机,只好坐破轮船回来了。但是,张朝阳凭着一个门户网站的创意,竟然忽悠的风投的投资,这说明网络还是制作财富的沃土。……”

    朝阳哥,你原来是如此发财的……

    4、 作者词汇比较薄。用词,不说又是一大篇要讲的。

    5、 情节转折非常搞笑。过渡能力也弱。

    “XX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XX突然想起YY。”这个句法不知道用了多少遍。


    “突然XXX遇到了YYY。”这个也是。


    “什么,你也是做XXX的?”


    “就在写成团队一筹莫展的时候,投资人又出现在他们面前了。”


    ……


5、 细节缺乏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想看细节的。例如谈判实际过程,结识人的实际过程、融资实际过程。而不是一笔带过的结果出来。


6、 情节显假


    直接放例子。


    ①埃里森在耶鲁那个演讲(说哈弗耶鲁毕业出来的都是庸人,要大家退学那个。),根本就是假事情。作者请百度。


    ②血型理论,我搜不出有关这个的资料。作者说这四个不同血型有不同的性格,这不同的性格能够互补长短,硬将四个人往里面套,说这样是最好的团队。那个理论到底是什么?我见识低浅,实在不知。


    ③“梁建章对记者说:‘你只是看到我现在打在显示屏上的文字,但你看不到我当初滴在键盘上的泪水。’”——这个我不知道真假,反正网上常见到这样的文字。


    ④、花旗银行的面试题。一道计算题和一道脑经急转弯。

       我摘下那道脑经急转弯给大家看吧,很欢乐。



    第一道题:一个美国人在菜市场上做生意。第一次,8美元买了一只鸡,9美元卖掉了;第二次,10美元买了同样的一只鸡,11美元又卖掉了。那么,这个美国人到底是亏了,还是赚了?如果亏了,应该是亏了多少?如果赚了,又赚了多少?

第二道题:(……省略)

    也许面试官本来的想法只是让沈南鹏知难而退。一个仅仅在哥大数学系读了一年就退学的人,数学能好到哪里去?

    但是,面试官不知道,在中学6年时间里,沈南鹏一直在题海里游泳,虽然他承认自己不是数学天才,但从来都没有被任何一道智力题难道过。

    那天早上,一共有3个人参加面试。第一位是美国人,第二位是日本人,第三位是中国人(沈南鹏)。

    第2道题,他们3位的答案都是一样,不同的是第一道题……




    上面全是原话,结果是美国人认为赚2美元,日本人认为亏2美元,沈南鹏认为亏4美元。“沈南鹏的解题思路让面试官大感兴趣。于是,沈南鹏获得了花旗银行的一次工作机会。”原文。

    看来跟南鹏大哥思路一样的我,不可小觑吖!

第四部分:小结

     总结一下所有东西一下。就是PPT讲义内容。


第五部分:应用题


     马马虎虎,其实对于实战没有什么用。毕竟是钉死的题目,没有人的思想会这么单纯。


      白痴应用题~~网上常见,明显本书很多例子都是从网上直接摘下来的。


最后“我”的话:也许我写这片读书评论言辞偏激烈,但是我相信,一本书要禁得住评论的轰击才算是一本好书,如果各位有什么意见或者想法请留言,如果本人讲错的话会道歉修改。


http://hi.baidu.com/spades_7/blog/item/42a1da130e48d80a203f2e4c.html

讨论请到上面连接。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这才是最牛的团队》——确实,只有团队牛罢了,此书太弱”的回应

leegun 2013-04-28 10:51:54

我同意火鸟的意见,一本书吸引我读下去并且读完,是因为书中有一些内容和思路对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一些启发,如果能从中汲取到一二的营养,就已经很值得了。其实在我看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黑桃柒 提到的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这些小的问题并不影响我读到最后。这本书并不完美,但我希望我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黑桃柒 2010-04-14 06:05:34

多谢支持~

大汉 2010-04-13 14:21:20

支持下黑桃柒

黑桃柒 2010-03-28 16:15:05

好吧,随便你们了吧,看到到一群托,然后查了查天涯不断顶那些帐号都是托,我都懒得留言了。

火鸟 2010-03-28 14:42:04

回复》黑桃柒

我本人是一小地方一小公司负责人,也不是管理的科班出身,也就是说,没受过系统化的培训,更请不起职业经理人,所有的营销管理方面的东西都必须自己摸索。
之所以就这本书写这么多文字进行探讨,是因为感觉这本书里面的东西的确有很多不错的地方。
先放开故事情节不讲,我看中他这本书的就是最后面的团队建设的PPT,如果光是给我一个这样的PPT,可能我没有什么感觉,因为这种类似PPT我可以找到一大批,而书中的内容就是和这个团队建设PPT关联地写的,所以,看完前面的内容,后面的PPT自然就很好理解。

为什么对书中的内容有共鸣?因为我自己的公司也是互联网型的公司,虽然现在的平台和资源没有“携程”团队那么好,但是,里面有不少细节是让我有启发。让我明白,我虽然在这个小城市是这个行业的NO.1,但是为什么一直运作处于很被动,没快速发展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核心团队建设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问题。
我看过不少书,很多写的都是告诉你怎么想,但是怎么做,怎么具体执行,都很空洞。
还有很多讲座,都是公司有几十人,上百人,资产成百上千万听了才有用。
每个人处的位置,站的立场,拥有的资源不一样;这本书,让我看了感觉很对口味,是我需要的那本书,仅此而已。

小黄黄 2010-03-14 22:12:54

这本书就是书商拼凑的,许多内容来自于《第一团队》

黑桃柒 2010-03-06 03:40:27



非常高兴您能看完在下的评论。

个人先表明,我看的经管书不多,加起来也就十来本。此书在我看的经管书当中,算得上中等水平。李开复、唐骏的没看过,不过我相信个人不会因此而改观。在我的想法里,经管方面的书不应该写得这样浮躁,不经雕琢随便包装一下就直接上架(市场上大部分经管书都这样,对读者不负责)。

您所说的对团队的理解和概括才是本书的精华,但是我看这本书对团队所写的内容跟一般讲团队的书没多大区别,例如大学团队管理的教材。

我不能接受您所说的例子引用是否正确并不重要,作为一本出版的书,我觉得应该要尽力审核,对作品的质量把关好。尤其是类似传记的书,要尽量做到其真实性。错误的例子很可能会误导读者。

我认为作者作为一个高知识分子,其文笔不应这样了了而止。作为类似小说的记述体形式,我不敢苟同小说能这样写。如果他确实有这个功底,说明他写这些文章用的时间不多,没经雕琢。

您说所作者已经很负责地将引述部分在后面附加说明出来了,但是我没看到书中哪部分引用哪些书,个人认为,至少要做到这个层面上才能说是负责。因为个人在大学当中曾经随便(不写哪部分参考引用),在后面备注引用书籍,所为的目的就是让教师看上去会觉得这文章参考书籍多,可信性高(其后被教师责骂)。本书有无这个嫌疑我不清楚。

请枪手这个我不了解,确实大部分经管书的质量都不高。

我写这书评的原因是缘于大部分经管书对读者不负责而为。也许对本书挑刺过多,但也是我个人的想法,个人没有看到你对我所挑的刺有哪个地方不满。

最后问一个,您所说的买书看的人,目的就是“启迪”,在下想请问一下您从本书看到了什么样的启迪?(纯讨论,无攻击性。)

火鸟 2010-03-05 09:42:55

对于你的这篇书评不敢苟同。
或许你看书喜欢看谁写的,如果本书作者是李开复、唐骏之类的人,可能就没有挑这么多刺。
看完这本书,我通过后面的QQ号与高级幕僚联系上,他现在在一所大学教工商管理,但是,在此之前,做过某个大企业的高管、也自己独立创业过,但是失败了,可能感觉不适合在商场打拼,转到做教育。
书中的精华,我感觉不是对故事的讲述和语录之类的(其实我一直不相信所谓的名人的语录,基本上是他们对自己的包装),而是对团队的理解和概括,这个对于创业或正在经历发展的中小企业非常有帮助。
至于书中的例子引述是否正确,都并不重要,只要把后面的道理说明清楚,让大家理解到就可以了。毕竟这种不是学术方面的书,买书看的人目的就是“启迪”。
企业管理方面的书我看过不少,从这本书的结构来说,作者也是很负责。很细节一点,作者引述了哪本书都在后面附加说明出来;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书很多,感觉很多例子都雷同,很少看到书后面有引述哪本书的注明,很多所谓“著”其实是东拼西凑,上面写的某个名人著,其实是请枪手。
以上是个见,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