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竞争_中国的大企业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企业史 > 中国的大企业 > 中外竞争
有狐绥绥 中国的大企业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1-12-10 20:12:58

中外竞争

中外竞争是本书核心论点。本书选择英美烟和南洋兄弟公司作为中外公司的代表,讨论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史当中的意义。由此产生的问题在于,
1、英美烟能否代表或等于外国资本?换句话说,拿英美烟一家公司讨论帝国主义经济是否有效?与英美烟同时在华经营的外国烟草公司还有其他公司。作者很少涉及这些公司的情况。英美烟是一家太特殊的公司,从经营方法到规模在当时的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别家公司无法取代。假如能举出其他外国烟草公司,他们可能与英美烟没有多少可比性。在各自的经营史中,英美烟所采取的行事策略是很难由别家公司模仿的。以20-30年代的抗税为例,看起来像是帝国主义侵犯中国经济主权,但仔细看来,有能力长期抗税到底的可能除了英美烟也没有别人了。它能抗税不是因为它的帝国主义经济特权背景,而是其在华垄断地位。单以烟草收购来讲,我们可以看到南洋公司的惨败。甚至进一步说,英美烟已然构成中国烟草经济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外来的入侵者。甚至日本大举入侵中国之后,日军仍然需要英美烟来提供军需。这可能也是高家龙在末章讨论帝国主义的多种定义时,发现这么多种定义都难以准确描述英美烟的原因。
2、南洋兄弟的问题是同样的。它也很难被称为民族资本或本土企业。它的本土性甚至低于英美烟,它的工厂在香港,包装纸技术来自日本,烟叶自美国进口,主打营销东南亚,总经理本人甚至一度具有日本国籍。它看起来像是一家把生意延伸到大陆来的东南亚企业。它的主要市场也一直是以香港、华南为主。特别是在进军长江流域和华北时,它的华人背景、民族主义宣传并没有明显的竞争力,反倒经常被人攻击不是华资。
3、30年代以后的中外竞争依然存在。从资料汇编的数字来看,30年代上半期英美烟之外的其他公司所占份额是有所增加的。因为作者所选取的材料有限,而南洋兄弟在30年代因为种种原因收缩经营范围,反倒没法表现这一时期其它公司的经营状况。当然,可能这一时期没有一家强有力的公司能像南洋一样与英美烟竞争,也就是说英美烟的对手更加分散了。竞争进入了一个更加分化的阶段,也构成了研究的难度。进入抗战以后,英美烟的经营似乎仍然兴旺,作者较少涉及。
4、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压迫是一个能够论证的题目吗?作者在终章讨论“中外竞争”时,承认英美烟与南洋兄弟在实际经营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二者竞相论证自己更具有中国特色,互指对方为外国资本。实际上二者为适应中国的经营情况,思路与做法基本上相似。看起来到底是“竞争”而不是“中外”更重要。

展开全文
有用 4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