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科普作品应当做到什么?_从互联到新工业革命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企业史 > 从互联到新工业革命 > 好的科普作品应当做到什么?
HeavenDuke 从互联到新工业革命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12-17 12:12:21

好的科普作品应当做到什么?

科普读物的用户群体往往对相关领域了解尚浅,然而时代发展至今日,对一项科技的形式化表述,往往只能为业内人士所领会。因此优秀的科普作品往往需要深入浅出地,让读者用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而非学科内的知识体系把握所要呈现的内容,以及更上一层楼地,吸引更多投向该领域的注意力。

我相信这本书做到了。全书以蒲松龄搜集民间故事最终著成《聊斋志异》的故事引出众包(Crowdsourcing)这一网络领域的理论,并以类似的众多示例,生动地阐述了与工业4.0及工业互联网有关的众多术语。此外,本书还用近似于历史小说的口吻,宏观与微观交叠地,介绍了德美中三国在两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战略,并穿插着解明了整个体系的背景、人们在推动体系发展时的动机,以及体系的价值等。历史小说往往能够带给人心潮澎湃的激动心境,而在这种心境下,读者能够一边沉浸于阅读,一边感受着网络革命的前世今生,感受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波澜壮阔。

然而仅做到生动还不够,科普作品还应做到条理分明与论述严谨。本书在条理性上无疑是十分优秀的,全书从工业4.0在德国的起源入手,紧接着讲述美国在战略上与德国的竞争,引入工业互联网体系,然后又更进一步,导出中国2025的战略发展蓝图。至此让读者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紧接着开始走向细节,分解整个体系,介绍各个组成部分的概念、互联面临的挑战、其存在的意义与市场发格局。最终当读者拥有对体系的宏观与微观把控后,抛出了三个设问——这带给了我什么?我要怎么加入浪潮?未来会是怎样的?书中对三个问题的回应与其说是解答,更多地是希望促进读者的思考,而这也正是科普作品的重要目的之一。

从严谨性角度来看,我因为阅读过刘教授先前的著作(诸如《物联网导论》等),因此相信刘教授所述的内容的真实性。但是除了前文所述的功能,我相信一项优秀的科普作品还应该能够让读者在希望严肃地学习行业知识时,能够快速地获取相关资料,而在这一点上,本书是存在一定瑕疵的。这里我要举罗杰•克劳利的《地中海史诗三部曲》为对比。这套历史小说的写作风格与本书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援引事例时,罗杰•克劳利做到了逢例证必附带引用,这种学术论文式的注释风格不仅没有破坏全书的流畅性,反而能够让读者在希望更深入了解具体内容时,能够有的放矢,快速找到相关的专业著作,而非在书后的参考文献目录中漫无目的地翻找。

两年前,当我刚刚迈上成为科幻小说作家的道路时,曾经与朋友一起尝试预测未来一百年内的科技与社会发展脉络。在那个时候在查阅过众多资料后,我们最终得到结论:人工智能也好,虚拟现实也罢,不论多么天花乱坠的未来社会,都要倚仗网络的支持,不论这种网络是什么形式,什么结构。

而现在,两年后的今天,在花费两个多小时读过这本百余页的小册子后,我相信如果它能够提前两年出版,那么或许我们当时能省下不少功夫。

展开全文
有用 0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