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博弈》读后感【转】_伟大的博弈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企业史 > 伟大的博弈 >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转】
静雅思听 伟大的博弈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6-09-28 14:09:24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转】

金融史类的书籍,一般不会太枯燥。确凿的史料和翔实的数据必不可少,但穿插其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往往非常有趣,使阅读趣味大增。前者如同骨架,必须颠扑不破;后者如同血肉,于是历史这副本来冷冰冰的面孔一下子便生动了起来。《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可谓这方面的典范。

这本书几乎是不间断地看完的。虽然是讲的是华尔街的历史,但实际上读来就是一篇篇生动的人物志。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作者对华尔街传奇人物的生动描摹。对人物及事件的描述客观公正,但同时又能保证阅读时的趣味性,并且在字里行间你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价值取向。

虽然在华尔街三百多年的历史中,青史留名的人为数不少,但大多只是凭借精明的头脑积累了让人羡慕的财富——甚至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而称得上伟大的,在我心中只有三位: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Vanderbilt)和J.P.摩根(J.P.Morgan)。而在这三人中,最让我感动的又属范德比尔特。汉密尔顿固然伟大,但相比于没有任何政治头衔的范德比尔特,人们更容易被后者的伟大感动。当然,汉密尔顿的伟大不会因为其政客的身份而有丝毫减损。他兼有经济学家的智慧和改革者的魄力。他用美国政府信用作担保,发行新债券以偿还旧的国债,这一偿方案直接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他建立了第一家中央银行合众国银行和纽约银行,建立起了一个信誉良好的、统一的货币供应体系,币值不再像以前那样变化无常,这对整个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在个人品行上,他也几乎是无懈可击。“汉密尔顿本人很正直,从来没有想要通过他在政府的职位来谋取私利,也从来没有向他的朋友提供过内部信息。”(P29)在杜尔投机案之后,他立刻采取了有效的行动(大量购买联邦证券以支持市场),避免无辜的投资者受到伤害。这种力挽狂澜的智慧与勇气足以成就他的伟大。

和典型的唯利是图的华尔街人形象不同,范德比尔特给人最强烈的感受首先是:正直。而对利益的追求似乎只是他在捍卫正义过程中的附带报酬。在哈莱姆股票逼空战中,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范德比尔特看到了哈莱姆铁路的发展潜力,便开始大量买进哈莱姆铁路的股票,自信自己能够通过他远远高于其他人的效率来经营这条铁路并盈利。而这时华尔街的投机商们伙同无耻的市议会议员开始卖空这只股票。19世纪中期的美国政府腐败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为打压股价,市议会竟然毫无道理地突然取消了哈莱姆铁路的一项经营特许权,股价迅速跌落。眼看投机商和议员们就要从差价中获取巨额利润,但范德比尔特的巨大财富彻底粉碎了他们的卑鄙愿望。范德比尔特继续买进哈莱姆的股票来支撑股价,直到卖空合同到期,此时股价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将近四倍。于是所有的卖空者不得不面对市场上的唯一卖家——范德比尔特,以范德比尔特决定的价格平仓。《纽约时报》对这个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股票逼空战的评论是:“在这场较量中公众的同情心完全站在了范德比尔特这边,华尔街上的人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大家庆贺无耻的市议会操纵股票的企图彻底破产,并得到了加倍的报复。”(P107)范德比尔特的出发点无可非议,他想更好地经营一条铁路,于是他想买下这条铁路的控制权。而市场上的投机商们与议员勾结起来,想趁此机会做空这只股票,让范德比尔特血本无归。这种无耻行径无疑是范德比尔特非常痛恨的。于是他凭借自己巨大的财富狠狠教训了这些无耻之徒,同时大大增加了自己的财富。

有报道这样评价范德比尔特:“与其他所有的华尔街人相比,范德比尔特像是一只具有皇家高贵气质和高尚品德的雄狮,屹立在豺狼和虎豹遍布的沙漠中。”(P112)这段话可谓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范德比尔特和华尔街迥然不同的个性特点。前者伟大,而后者顶多算是精明。范德比尔特并非不爱财,只是他对财富的追求绝对不会不择手段,而永远是公平竞争——一个他从年轻时开始为之战斗的法则。

他性格中的这一特点最早在著名的“吉本斯对决奥格登案”就有充分体现。在他为吉本斯的蒸汽船工作时,纽约州政府颁布了一项赋予他们的对手——利文斯顿垄断地位的法案。这是范德比尔特深为憎恶的伎俩。尽管在之后的伊利股票逼空战中,贿赂法官和议员几乎是他最常用的手段,但在那样一个腐败的时代,也许不应以今天的价值标准来评判。于是他设计建造了一艘比吉本斯原有蒸汽船更大的蒸汽船,并命名为Bellona——罗马女战神的名字,暗示与利文斯顿斗争到底的决心。“一方面,范德比尔特每天驾驶着‘Bellona’,机灵地躲避着来自利文斯顿的追捕,另一方面,吉本斯在法庭上争取他们自己的权利。”(P103)即使对手开出高达5000美元的年薪来收买他,范德比尔特也毫不动心。因为,当他“被人冒犯时,一定会无情反击”。(P103)最终吉本斯一方赢得了胜利,法院判利文斯顿垄断违宪。抛却弱势个体战胜强权政治的传奇色彩,这一裁决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历史意义也是非同凡响的。“它确保了美国的经济向着真正的共同市场的方向发展。”(P103)可能是我本人有点英雄崇拜的倾向,所以将范德比尔特所做的一切都从高尚的层面来解读。在这一案件中,客观来看,范德比尔特的所为也只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动力下的必然选择,书中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范德比尔特等人在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已经无意识地推动华尔街甚至整个国家向前发展。”(P103)但无论如何,至少他性格中代表正义与公平的高贵基因加快了这一进程的速度。

范德比尔特“之于金融,正如莎士比亚之于诗歌、米开朗琪罗之于绘画”,这样的评价并非过誉,但我觉得这对范德比尔特并不是最恰当的概括。毋庸置疑,他是一个出色的金融家,“依靠无与伦比的财力和超人的智慧”在华尔街傲视群雄。(P92)。但他本质上却是一个实业家,一个伟大的铁路经营者。“范德比尔特无疑是19世纪最伟大的铁路经营者,但他却从来没有修建过一条铁路。相反,他购买铁路,并以无与伦比的效率来经营、扩张,尽一切可能把它们的作用发挥到极限。”(P105)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范德比尔特从未主动涉及过金融市场。无论是在之前大获全胜的哈莱姆股票逼空战中,还是在后来虽然未败却很惨烈的伊利股票逼空战中,范德比尔特的初衷都是:能够通过他的力量来使这些铁路处于良好的管理和高效的运营之中。而从来不是如德鲁、菲斯科、古尔德一般通过非法(尽管当时监管金融市场的成文法律几乎还未诞生)操纵股票的卑鄙手段来发财。在伊利股票逼空战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金融家和金融骗子之间的本质区别。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在资本市场上,没有道德上的对与错。这是让人听来颇觉沮丧的一句话。它的潜台词是,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未必要符合人类道德的普世标准。这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美国在20世纪屡见不鲜的银行挤兑事件和经济公司连续破产事件所导致的整个金融业的恐慌,已经明确无误地显示了,唯有当市场共同利益最大化时,才能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要保证共同利益的实现,至少要做到的一点是不损害他人,更进一步,救他人与危难之中——正如纽约股票交易所在60年代色拉油囤积活动之后所做的,为破产的经济公司承担责任,从而平息了一场金融恐慌。

当然,从宏观的历史层面来看,范德比尔特是不能与汉密尔顿相比的。在某种意义上,范德比尔特确实是在为正义而战,但前提是——不损害自身利益并且可以为自己带来巨大的利润。这种做法可谓一举两得,不应给予溢美之词。但无论如何,他的存在为华尔街人的形象增添了难得的高尚与阳光的色彩。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转】1

展开全文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