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0月5日更新)_创业者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企业史 > 创业者 > 读书笔记(10月5日更新)
liuh 创业者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09-10-03 10:10:05

读书笔记(10月5日更新)

2009-10-5
Craig Newmark
Founder, craigslist

读过一遍后,这篇文章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地方不多。但还是简单的记几笔.Craigslist美国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从95年就开始运作。开始的时候,craigslist只是craig本人的一个邮件列表,最初的用户也仅仅只有10-12个人,他将发生在旧金山地区的一些有趣的事发到邮件列表上。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加入这个邮件列表,并feedback给craig希望他加入其他他们感兴趣的信息。这样,一个由初始的兴趣驱动的雪球渐渐开始滚动起来了。

Craig认识到自己并不善于作管理工作,他在craiglist里主要作客服以及一些对外的工作。尤其是首席客服,他坚持了14年,不断的听从用户的意见,由用户去产生信息,不断的对社区进行维护和管理。可以看到,他本人对社区的理解是非常深的。Craiglist拒绝作一些有损客户体验的广告,而只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设立由广告信息够成的版面,这样使绝大多数用户体会不到广告存在的同时,有保证了网站的正常运转,做类似于房产中介的角色。

craig还有两点他一直反复强调的,trust your instincts and your moral compass.

社区性质铸就了一个轻公司的典型。

2009-10-4
Mark Fletcher
Founder, ONElist, Bloglines

这个主人公是一个连环创业者,首先在他是一个sun的工程师的时候,他利用一个side project的机会创办了一家企业,提供的是类似于邮件列表的服务,这家公司后被雅虎收购。在这之后,他创办了blogline,提供聚合服务(rss),这家企业后被ask收购。他创办blogline时有几点是值得关注的。一,创业的点子,和很多其他web2.0的创办来源一样,他自己对其服务有这个需求,就是他每天希望关注多达100个blog或其他站点的内容更新,而他对需要安装的客户端又觉得不甚方便,因此自己在为自己提供服务的同时,考虑到可能也有其他人需要同样的服务。二,创办blogline时是利用的自己的资金,这样就可以避免风险投资的过早介入;三、创业的伙伴多是他在Onelist时的战友,有助于其协同作战,而其许以期权而非直接的salary,使得这些同样将blogline作为side project的人可以全心投入,而又不必担心公司的负担太重。四,在当时,别说rss,连blog的概念都才刚刚兴起,blogline需要教育用户,幸好有press帮忙做这件事情,减少了很多blogline的压力。五,在将公司买给ask之后,Mark又在此工作了一段时间,这保证了其内心对blogline的想法能够完整的在这家企业中有所体现。

除了这之外,对话还谈到了面对VC要求另请CEO取代他的位置,是否需要一个律师,是否在收购时需要专门的投行人士帮忙等方面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值得学习。

创办一家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赚足够的钱,just for fun,还是要做一个big thing,无论是什么,需要企业的创办者在开始就想好。

还有两点需要补充:1。用户是一切,是唯一不可以被copy的,虽说可以被转移,但远比单纯的技术的copy要难和缓慢的多,这正是腾讯无所不能的主因;2。尽早把内容放出来,让大家去帮助提意见。3。一个技术人员加上很好的产品意识,要远比一个MBA更适合创办这种小型的企业,在这种小型企业中,根本没有如此多的商业逻辑需要一个MBA去剖析。

2009-10-2
Brewster Kahle
Founder,WAIS, Internet Archive,
Alexa Internet

Alexa是一个排名网站,公布世界上所有网站的排名。其信息是通过每一个用户电脑上的alexa toolbar在每一次访问时将一个信息发回给Alexa。Alexa利用这些大量的信息,进行服务处理(例如数据挖掘)。同时这类似于亚马逊提供的推荐服务机制。在我们利用用户的数据的同时,我们也必须为用户提供价值。因为Alexa没有找到合适的广告模式,最终被Amaion收购。

还有,就是被收购的公司如果可以保持独立运营,可以更好的完成其使命和价值。而这是与发起收购的公司的意图息息相关的。

每个人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Kahle的梦想是将出版物数字化。

有一个好的创业伙伴是至关重要的。


Tim Brady
First Non-Founding Employee,
Yahoo

雅虎是一家媒体公司,而不是一家技术公司。雅虎最初诞生的原因是两个创始人需要将起论文的参考文献整理出来而诞生的。互联网不是围场,这里不能有任何人试图去wall it,即使像雅虎这样的公司也不可以。所以,应该尽量的为大家提供服务,而非其他。对于类似微软这样的对手,他们的想法是,要么和我合作,要么我自己去处理它。不能go business with friends,非要这样的话,必须在开始谈清楚。伴随着企业的成长,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创始人自己不适合做CEO,那么从公司创办开始,就要有心思去寻觅一个合适的CEO人选。如果公司足够大,对外的形象也就要足够大,因此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足够的professional。雅虎创办一年就go public,因为IPO要顺应市场的大势,同时流动的钱要远比存在银行里的钱更加重要,public之后也可以有更多的money用于收购小公司以扩大自己。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给自己一个line,这样就可以真正开始后全身心投入。

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然后随着大势前进。就像10年前的internet


2009-10-2
Evan Williams
Cofounder, Pyra Labs
(Blogger.com)

Blogger的创始人只是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开始并没有足够的金钱和资历deal a big thing,但他一直渴望着拥有自己的公司。他在公司创立伊始,考虑的是在哪去创立这样一家公司,而其主要的考虑因素是要在一个有足够好的氛围和有趣的人的地方。在公司刚刚创办的时候,他们做的项目并不是blogger,而是一个项目管理工具。在作这个工具的过程中,他们把用于内部日志系统的代码整理并public,从而诞生了blogger.在诞生blogger之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取舍,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最终他们选择了blogger.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最关键的时期,他一个人挺了过来,坚持作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最后被google收购。

一个箴言,simplicity is powerful.

Joshua Schachter
Founder, del.icio.us

Del.icio.us是一个社会化的网站,第一个提出了社会化标签的概念。其网站的创办过程很有意思,就是Joshua有一个收集网址联接的癖好,当他收集的数量达到20000的时候,他突然间发现,在这中间查找一条消息变的不可能了。因此,他突发奇想,用一个或几个简单的词汇来描述这个url的含义,这样就可以用脚本方便的对url进行筛选。开始阶段,他并没有全职做这件事情,而是仍旧作为一个普通的MS的雇员,每天抽出15分钟的时间用于这个project.在机缘巧合之下,才离职全职做这件事情,并迅速取得了成功。他在作网站的过程中,认为最重要的需要考虑的事情是网站的可拓展性。

和上文一样,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kiss原则,尽量保证一个应用的功能足够的简单。

他的成功轨迹,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中似乎是走不通的,因为中国的公司太善于山寨了。

我们需要这些东西,能够满足我们某一方面需求的创新,怎么会没有商业价值呢?

展开全文
有用 2 无用 1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对“读书笔记(10月5日更新)”的回应

风轻轻吹起 2010-12-31 10:38:20

虽然对于我来讲好高深,不过只要自己觉得有收获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