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很多人都应该和我一样,出于跟风或种种偶然才开始混豆瓣的。
豆瓣除了让我们交付时间似乎不需要我们支付额外的财务,或许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在混豆瓣的初期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在豆瓣寻找什么,只是杀杀时间。
第一次点开豆瓣是07年的事,正式混豆瓣开始习惯性刷屏是09年的事。那时大一,遇见一个伪文艺男青年,间断性暗恋。出于对他的兴趣我开始正式加入豆瓣,开始了我的豆瓣生活。
我追逐着该男的脚步,在豆瓣的小组里围观,沉默的看这里的人来人往。那时,我只是试图用他的眼光看待世界……
这一年,我看直播,吐槽。也发过几个没什么实质内容的小帖子,和几个豆瓣友邻有过简单的豆油和聊天,大多寒暄。后来,豆瓣主动或者被动的成为了我的生活方式之一,我对豆瓣产生希望,失望,再希望……对陌生人进行关注后又取消关注。陌生人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了我的生活……
伴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共享。一年过去了。
再次点开"我的小组",突然发现自己原本因为好奇加入的小组很多话题并不是自己真的兴趣所在,于是退租。开始在豆瓣重新定位自己。
豆瓣改版,饭否归来,老批豆瓣用户由着自己对豆瓣的感情和期许选择注销了豆瓣。或许是因为他们找不到那么多有趣的资源的缘故吧。
但是只要豆瓣还有新的价值可以被发掘和利用,就一定还会有新的人群加入进来。而我只是希望我赶上的是一个好时候。
我一个友邻一次发心情说:“想要关注量破千很简单——不断的更新图片和相册”,在豆瓣我还懂得一个规则——一个物件或人之所以有人关注就是因为它(他/她)为别人创造了价值。
就算这个豆瓣消失了,还有下一个豆瓣会出现。
我们需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