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 媒人还是陈列员?_策划人时代书评-查字典图书网
查字典图书网
当前位置: 查字典 > 图书网 > 策划 > 策划人时代 > 策划人: 媒人还是陈列员?
Lhamo 策划人时代 的书评 发表时间:2010-05-24 13:05:12

策划人: 媒人还是陈列员?

       这一篇其实更像读书笔记。
    
    对于策展的各方面毫无所知的我今年在当当网上买了这本书。2002年出版的,有一点陈旧。明斯特计划只介绍到97年的,也就是说对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策展人的活动状况没有太多介绍。这本书一共介绍了8位策展人,基本上都已功成名就,都主持过卡塞尔文献展或双年展(威尼斯,伊斯坦布尔,上海)这样的知名大展。作者并不侧重策展人的履历,而花了许多笔墨介绍这些人的思路和想法,同时也加入了一些自己对于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生态发展的感悟。所以这是一本不错的普及世界策展宏观状况的入门书。
    
    里面的一些话很中肯:

“美术馆应该成为一个公共空间,但是如果美术馆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会上的公共空间,那么,公共空间就应该成为美术馆”

“...... 艺术似乎越来越成为艺术家自言自语和所谓的'精英行为'。...... 与此同时,艺术的发展总是体现为艺术对社会既定审美趣味的挑衅,有时艺术家甚至会为了挑衅而挑衅。”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代艺术家开始失去对现实进行表述的能力的征兆。他们的创作变得相当封闭,就像手淫......”

“因为在以前,整个亚洲的当代艺术要么依附于艺术与官方政治的对抗关系而存在,要么依附于东西的文化殖民关系而存在。”

    以上摘抄的语句都很符合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作为一个非艺术圈中的人,我确实觉得艺术在艺术家的“自言自语”中与生活越走越远。对于当代艺术来说,好像“看不懂”或者“不懂也要装懂”才是正常的。我不认为体会不到艺术家的情绪是“不懂艺术”的表现。相反,我倒认为很多艺术家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
    
    前段时间刚看完今日美术馆馆长著的《美术馆》,发现中国的美术馆时代刚刚才突兀地到来。而在世界范围内,策展已经进入“反美术馆”时代了。虽然有悖发展顺序,但我觉得在中国这个艺术泡沫翻腾但艺术并未深入人民生活的地方,艺术更应该存在于“公共空间”而并非美术馆中。同时,由于艺术家的“高端性”,中国的策展人绝对应该花更多的心思在引导艺术理解上。所以,策展人绝不是简单的艺术品陈列员,他们需要成为艺术与民众间的媒人。因为说到底,无论是艺术品还是展览,都是商业链条里的一部分。
  
    



展开全文
有用 1 无用 0

您对该书评有什么想说的?

发 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